3.月是故鄉的明
教學目标
1.認識“渺、篝”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燕”。
2.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曆,産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理解課文内容,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4.再搜集一些思鄉的詩文,和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都見過月亮,看到彎彎的月亮,我們總會脫口而出:彎彎的月亮像小船。那麼,又大又圓的月亮,又讓我們想到了什麼呢?(圓盤、月餅、中秋)哦——中秋節,在這個傳統佳節,我們常常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餅,欣賞着天上的明月。但是,中秋賞月,僅僅是在看月嗎?(不是,大家看着月亮,就會想起自己的故鄉及親人。)所以,詩中說得好啊——月是(故鄉明)。(闆書課題)
2.介紹作者:季羨林(1911—2009),山東清平(今并入臨清)人。著名古文字學家、曆史學家、作家。在中印文化關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獲良多,是享譽海内外的東方學大師。一生創作了許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選集》等。
季羨林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但仍忘不了那個小鄉村,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與季羨林一起回味那故鄉的明月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生字)學生練讀,師正音。
2.多音字“燕”:
yān(燕園) yàn(燕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可分為幾部分?
2.提出問題: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曆?産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1)課文第1自然段的描寫有什麼作用?(開篇點題,引出下文)從第1自然段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愛(故鄉的月亮)。
(2)作者為什麼說“如果隻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兒孤單”?(因為太單調了。)所以,古詩文中,月亮常用什麼東西當陪襯?(山、水)想到這裡,作者便回憶起了小時候的一些趣事。
(3)作者的故鄉在哪?(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因為平原地區沒有山,所以他從小沒有見過山,他想象中的山是什麼樣子的?(圓而粗的柱子)多天真的孩子呀,也正因如此,他小時候望月,從不與山聯系起來,就連詩中說的情景,他也無法想象。(補充蘇轼《前赤壁賦》資料)
(4)作者沒有見過山,那有沒有見過水?(有,他故鄉的小村子裡到處都是水。)那麼他和水之間有什麼趣事呢?(夏天黃昏後,他就去坑邊場院裡數星星,在古柳下搖知了。)還有沒有别的趣事?(更晚的時候,去坑邊看水裡的月亮,晚上做夢還夢見兩個月亮疊在一起。)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真的十分喜愛月亮,而且,他總能圍繞着月亮,找到許多樂趣。
四、精讀課文,情感升華。
1.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曆?産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1)往事: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夢月亮。
感受:在作者的故鄉,幾個大葦坑占了村子面積的一多半,坑邊的月景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他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樂趣。通過對故鄉往事的回憶,體現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與懷念。
(2)經曆:①作者離鄉背井,在世界各地見到過許多美妙絕倫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還是故鄉的小月亮。②作者居住的朗潤園景色優美、環境優雅,是賞月的勝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鄉葦坑裡的平凡的小月亮。
感受:無論是在萊蒙湖上、非洲大沙漠中,大海中,還是在高山上,都看到過美妙絕倫的月亮,甚至作者居住的朗潤園這樣的賞月勝地見到的奇景,都無法撼動故鄉的小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足見作者對故鄉月亮的懷念,對故鄉的懷念。
2.在回憶這些往事的時候,作者多大年紀?(年近耄耋)耄耋指老年,高齡。耋,七八十歲的年紀。這時,他早已不在故鄉,而是住在朗潤園,這裡的環境怎麼樣?(此地有茂林修竹……賞月勝地。)多美的景色啊,可是,他仍然懷念的是故鄉葦坑裡那個平凡的小月亮。
3.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這段話隻有短短二十多個字,卻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你知道是什麼情感嗎?(作者渴望回到故鄉的迫切心情和通過月亮寄托的思念之情。)
五、布置作業。
搜集有關思鄉的詩句,與同學交流。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在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僅起到輔助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内容,體會作者情感,真正意義上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由于時間有限,故文章一些詩句來源不能一一點出,隻能留給學生課後探究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