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古代井裡打水的工具

古代井裡打水的工具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04 12:48:07

文|宮玉河

有一年,我去山東省平原縣張華鎮韓莊走親戚,午飯前,親戚告訴我,村裡有個挑杆井,想去看看不?我欣然前往。由此,我得以知曉,在辘轳之外,樸實而聰明的農民,還有另外一個省勁兒的提水工具呢。

下面我就把辘轳和挑杆這兩種汲水工具告訴給你。

辘轳。漢族民間提水設施,流行于北方地區。由辘轳頭、支架、井繩、水鬥等部分構成。利用輪軸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應該說,辘轳是絞車的一種類型。

辘轳有三隻腳,三點購成平面。它穩妥地立在井口,為方便操作,閃出了最大活動空間。辘轳有腳也有頭,叫辘轳頭,是一塊圓硬木,中有軸孔。穿在軸上,上繞繩索,繩頭系水鬥,辘轳頭上嵌一搖把,算是它的胳膊,一般用楊柳木制,把歪,成一定角度。水鬥為白柳條編制,遇水膨脹,有韌性,耐磨,耐磕碰,上有兩三個環,與繩連接。

辘轳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用于從豎井中提升銅礦石。1974年在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發掘中發現木制辘轳軸兩根,其中一根全長2500毫米,直徑260毫米,經判定為用于提升銅礦石的起重辘轳的殘件。起重辘轳的早期記載見于南朝宋劉義慶著《世說新語》。書中記述了三國魏明帝(227~239)在建築淩霄觀時,誤将尚未題字的匾先釘在高處,“乃籠盛韋誕,辘轳長縆(geng,粗繩)引上”,使他能在離地25丈的匾上寫字。

井辘轳應用的較早記載見于南唐李璟(916~961)《應天長》詞:“柳堤芳草徑,夢斷辘轳金井。”元代王桢著《農書》(成書于1313年)和明代宋應星著《天工開物》(成書于1634年)都有井辘轳圖。

《農書》還記述了一種複式辘轳:繞在軸筒上的繩子兩端各系一個容器,“順逆交轉,所懸之器虛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辍,見功甚速。”這就省去空容器的行程時間;同時,空容器的重量也起一定的平衡作用。

挑杆。古稱桔槔[jié gāo]始見于《墨子·備城門》,作“颉臯”。是一種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機械。如下幾條記載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使用桔槔的地區,主要是經濟比較發達的魯、衛、鄭等國(今山東西南、河南北部、河北南部)。

《說苑·反質》記載鄭國大夫鄧析過衛國,見五位農夫“俱負缶而入井灌韭終日一區”。鄧析下車為之教:“為機,重其後,輕其前,命曰橋。終日溉韭百區不倦。”但衛國人說,并不是不知道有這種機械,而是“有機之巧,必有機之敗”,所以不用之。這裡鄧析對桔槔的結陶和工作效率有較全面的描述。

孔子弟子子貢南遊楚國,過漢陰,見一丈人抱甕入井出灌,也向前介紹桔槔:“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沃湯,其名為槔。”

魯國的太師金借桔槔闡發為人之道。其中對桔槔的概括:“獨不見桔槔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機械原理。桔槔的結構,相當于一個普通的杠杆。在其橫長杆的中間由豎木支撐或懸吊起來,橫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與汲器相連,另一端綁上或懸上一塊重石頭。當不汲水時,石頭位置較低(位能亦小);當要汲水時,人則用力将直杆與汲器往下壓,與此同時.另一端石頭的位置則上升(位能增加)。當汲器汲滿後,就讓另一端石頭下降,石頭原來所儲存的位能因而轉化:通過杠杆作用,就可能将汲器提升。這樣,汲水過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于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體重,因而绐人以輕松的感覺,也就大大減少了人們提水的疲勞程度。這種提水工具,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主要灌溉機械。

關于桔槔的早期記載見于戰國時代莊周著《莊子》卷五《天運篇》中顔淵(公元前521~前490)與師金的一段對話:“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早期的桔槔圖見于山東嘉祥縣漢武梁祠畫象石(刻于147年)。

明代宋應星著《天工開物》(成書于1634年)有桔槔圖,用墜石作為平衡重。

桔槔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相當普遍,而且延續了幾千年,是中國農村曆代通用的舊式提水器具。這種簡單的汲水工具雖簡單,但它使勞動人民的勞動強度得以減輕。

2019年6月,我再次有機會去了韓莊,專門到挑杆井上看了看,井口已經被封起來。老挑杆,周圍是鐵絲網欄,也被保護起來。看來,對于這個有年頭、給村人帶來便利的提水設備,人們還是深有感情的。

古代井裡打水的工具(風物辘轳和挑杆)1

古代井裡打水的工具(風物辘轳和挑杆)2

古代井裡打水的工具(風物辘轳和挑杆)3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