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2月14日電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在這個越來越多中國人被影響的洋節日,不斷上演着中西文化交彙融合的故事。約瑟夫(Joseph Nordstrom)和張豔(Emily)是一對跨國戀夫妻,Joseph來自美國,從事傳媒行業,Emily則來自中國山東省,是一名淘寶店主。兩人相識于北京,目前定居在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記者趙軍 賈雯帆)
相識在北京:Joseph和Emily是在北京相遇、相識、相愛的。提起兩人的初識,Emily記得很清楚,“我們相識于2008年11月14号,在一個我大學同學的生日聚會上。”她說,“當時老公陪他的同事來參加聚會,我們因此結識對方。”
一棵樹見證愛情:2012年,Joseph向Emily求婚了,這棵叫“Engagement tree”的樹見證了當年Joseph向Emily求婚的過程。
在市長的祝福中結婚:2012年5月30日,兩人在Joseph的老家美國俄亥俄州哈德遜市舉行了婚禮,當天剛好也是Emily的生日。這是一場西式婚禮,規模不大,隻有雙方的親戚朋友參加,在當地市長的祝福中,兩人宣誓結為夫婦。
在北京愛上中國文化:Joseph對中國特别着迷,他讀過很多關于中國的書,對于中國的發展表示樂觀和支持。“他對于中國人的那種愛,有時候讓我都覺得很佩服。”Emily說,“那天去發廊,我的巴西理發師跟我說,在一段跨國婚姻裡,除了彼此對彼此的愛之外,如果沒有雙方對彼此文化的興趣和熱愛,跨國婚姻也是很難存活的。這點我非常贊同。”圖為Joseph正在學寫漢字。
共同興趣是婚姻順暢的基礎:Joseph和Emily都喜歡跑步、旅遊、籃球、美式足球、網球。他們認為彼此有共同的興趣是一段感情或者婚姻順暢自然的基礎。在北京的時候,他們常常去朝陽體育中心打羽毛球。圖為在Emily的老家泰安,夫妻倆爬泰山。
文化差異和家庭背景的磨合:“我們語言沒有障礙,但是的确會有很多的文化差異和家庭背景上的磨合。”Emily說。據她介紹,兩人主要是靠英語交流,Joseph的中文不錯,但是Emily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山東人,山東口音很重,因此在交流上有一些障礙。“不過我父母特别喜歡我先生。”Emily說,“中國人相信感覺。有時候一個人的品行不一定靠語言來了解的。”
告别親人 去美國奮鬥: “我的媽媽是一個很勇敢很善良又很開通的母親。”提到母親時,Emily滿懷感激,“她從小就尊重我的想法和選擇。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比較幸運,我知道身邊有朋友處在我類似的情況時,父母的确有非常反對的,甚至關系鬧到很僵持。我覺得,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主要還是看人的品行。聰明的父母應該能明白這個道理。”圖為Emily的媽媽和Joseph在幫她發快遞,發完這批快遞Emily要跟随老公去美國。這一晚上Emily一直飙淚,想到可愛的弟弟,親愛的媽媽,還有戀戀不舍的狗狗,Emily很舍不得。
相戀7年的愛情保鮮法:談到丈夫Joseph時,Emily難掩幸福之情,“遇到我先生,我特别的幸運。他有大大的夢想。作為一個美國人,他希望通過他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中國,愛中國,尊重中國。他的這份執着讓我對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和熱情。”Emily認為,每個人都是特别的,嘗試不同的方法,不要太注重外在,找個人品好、懂得珍惜和疼愛女人的好男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屬于自己的成熟的愛情。
美國生活初體驗:在北京那段時間,每年聖誕節,兩人都會回美國在Joseph的母親家過聖誕,去年則是在波特蘭自己家中。“這次我們在自己的小家過聖誕。飯後又聊天,感覺挺棒的。”Emily說,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留言說,“感謝所有給我發信息的親們,祝大家愛情美滿,家庭幸福。節日快樂!大家都要幸福啊!為父母,為孩子,更為自己。圖為2014年平安夜兩人做“中西合璧”的餐點,Joseph負責烤,Emily做水餃。
懷念中國味道:搬到美國後,他們也經常去當地的中餐廳吃飯,雖然味道一般,但對于Emily來說,思鄉之情卻可以聊以寄托。Joseph常說,回美國後會很念中國菜,想念水餃、糖醋裡脊、酸辣土豆絲、驢肉火燒、雲南美食、芥末菠菜金針菇、新疆菜、烤串等等,他甚至記得濟南青龍橋旁邊小巷子裡的一家館子做的醬排骨。圖為Joseph在倒茶。
在美國重拾興趣愛好:“在波特蘭,我們經常到家附近的公園跑步。”Emily說。圖為Emily和Joseph一起跑步。
浪漫與愛情:到了2013年他們已相識5年了,10月7日那天是Emily的生日,同時也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早晨在法國普羅旺斯,中午在阿爾勒,晚上在美國蒙彼利埃,非常非常漂亮的三個地方。”Emily說,“沒有鮮花,沒有珠寶,兩人牽手流連在古迹和大自然裡就是我追求的浪漫和愛情!”
吸取東西方教育精華的子女:目前兩人還沒有孩子,他們計劃明年要個寶寶。“我喜歡男孩,先生喜歡女孩。”Emily笑着說,“希望孩子能吸取東西方的精華教育觀點。”他們打算讓孩子在5歲之前都待在美國這邊,然後上國際學校,Joseph認為接觸更多的有類似背景的孩子,可能會對孩子的适應和成長有好的影響。圖為倆人共同養的一隻狗:Bordeaus。
社交圈的交融:在北京的時候,兩人的朋友圈子是有交集的。Joseph原來是中國一家民營電視台其中一檔經濟節目的主持人。Emily也會常常參加他們公司的聚會,也會認識Joseph節目組的人員。“大家關系都很融洽。先生也會認識我身邊的朋友。我學習法語,所以認識很多的法國的朋友,先生本身也很喜歡法國,所以在朋友圈子上還是有很多交集的。”Emily說。
未來充滿希望:因為剛剛搬到波特蘭,所以Joseph的事業還在籌劃中。據Joseph介紹,他現在正在籌劃一個關于中國的節目。Emily一直從事代購,繁忙中也有些小小的滿足。“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創立一個自己的品牌。目前具體事宜也還在籌劃中。”Emily說。
人民日報海外版精華,以及人民旅舍、金台2号、俠客島、學習小組、海外網評、全球頭條等獨家欄目,盡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微信(rmrb_hww),歡迎關注。讀者群:17980971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