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女人出嫁,不是帶發修行?
何為“嫁”?女子出家。
女子帶着憧憬從一個家進到另一個家,從此世上少了一個女孩,多了一個女人。
家多了一個,以娘家和夫家區分。難回的是娘家,難待的是婆家。
天地之悠悠,下面是一個過來的女子寫的一本經——《難經》。此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簡稱。
一、《難經》第一難:為人妻!
1. 你希望我貌美如花,你又吝啬給我買花戴。
2. 你希望我既有美貌還要有智慧,早晚和你溝通無障礙。
3.你希望我有一定的交際能力,可以帶着去應酬。
4.你希望我能體諒你,還能為你排憂解難,必須具備學識和眼光。
5.你還希望我要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不能太低,不能拖你後腿,不能全靠你養家。
6.你希望我身邊沒有異性朋友,要不然你心裡很不爽。
7.你希望我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樣你在前線才無後顧之憂,還能在别人面前把我誇。
數了數才七條,要求不多,我努力做到了你希望的。蓦然回首,你已配不上如此完美的我。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你一根毛發,燈火闌珊處說聲“拜拜”,祝你永遠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成功做到這七條,歲月也沒饒過我。
二、《難經》第二難:為母難!
鬼門關裡走一遭,千辛萬苦生下一個小毛頭,從此有人喊我“媽”,無怨無悔扛起了“母親”的大旗。
1. 孩子餓了,喊“媽”;孩子渴了,喊“媽”;孩子要睡覺覺,喊“媽”。孩子在外打架、受欺負了,回到家喊“媽”;孩子做功課,喊“媽”。“爸”上哪去了,天知地知。
2. “媽”是什麼?是孩子的保姆,是孩子的管家,是孩子的保護神,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結果是孩子沒學會,當“媽”啥都會。
3.“媽”開始發脾氣,揍人。揍人之前還得思量思量,棍棒用木頭的還是鐵的,選的部位還得是肉多的,用幾分力揍,揍輕了不管用,揍狠了孩子恨你,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哭哭啼啼去找“爸”。
此時這個“爸”出現,終于得到機會好好表現:“走,娃,要啥爸給你買,安慰安慰你這顆受傷的小心靈。”
此話一出,矛盾激化,孩子更加堅定自己的判斷:“媽”是猴子派來折磨他的,“世上隻有爸爸好”!
“爸”當然好了。早出,孩子在睡覺;晚歸,孩子已睡覺。睡覺的孩子多聽話,不吵不鬧,不喊不叫,不膩歪在他身上,不占用他的時間。
當“爸”的錯誤地認為孩子好養,“媽”好當。孩子考試得滿分,當“爸”的以為是睡覺睡來的;孩子懂得英語abcde,當“爸”的大言不慚說自己的基因好。殊不知養兒育女的辛苦和成果就在這“睡”與“睡”之間。
娃喊出的這一聲“爸”還是當“媽”的教會的。
當“爸”的,你虧不虧心。
早上孩子睡醒了,問,“爸上哪去了?”
當“媽”的把答案美化,答,“出去掙錢!”
夜晚,娃又問,“爸哪去了?”
當“媽”的塗脂抹粉裝飾,答,“掙錢還未歸!”
這錢掙的披星戴月,使用者還得感恩戴德。
他的時間哪去了?鬼知道。但,工資說明了一切。
當“媽”的付出了精血,最後落了個裡外不是人。
哎,天理何在!
三、《難經》第三難:為媳難!
婆婆也是媽,未必當媳婦是閨女。
兒子對媳婦好,她嫌兒子眼裡隻有媳婦沒有她。媳婦對兒子好,她覺得陌生女人來跟她搶她的寶。
要彩禮吧,婆婆覺得媳婦圖她家的錢;不要彩禮吧,又覺得這媳婦傻,對這便宜到手的媳婦不知道珍惜,得了便宜還要賣乖。
媳婦發誓将來自己一定不會當這樣的婆。終于熬成婆,不知不覺中成了自己都讨厭的樣子,才知婆不好當。
一天突然覺悟,這經我不念了。不想念經,就還俗。可是哪那麼容易,你走了廟還在,燒香拜佛的女子那麼多,你不甘心。不甘心也得死心,憑啥?就憑新婚姻法!
女子何去何從?——自婚!
一個人也許顯得凄涼,兩個人的熱鬧最終不也是以悲和傷收場。既然這樣,就充滿激情的愛自己,充滿敬意地愛生活,讓自己一個人一直爽!
從此,不皈依夫,不皈依娃,不皈依婆,皈依自己!
渡人先渡己,念過的經證明這句話沒錯,佛也是這麼說。
我是楊小魚的魚塘,這裡有魚有蝦,有你需要的營養。
歡迎關注,謝謝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