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會理縣濱河路美景

會理縣濱河路美景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07 08:38:03

會理縣濱河路美景(春天永駐的地方)1

圖為會理古城鐘鼓樓。 黃正偉攝

隸屬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的會理,是位于川滇交界處一座有着悠久曆史的古城。兒時的我對會理城充滿了好奇,因為一首民謠:會理有座鐘鼓樓,半截伸到天裡頭……那時我一直在想,什麼時候自己能去會理城,看看那座神奇的鐘鼓樓?

第一次到會理是1983年中考。有機會進城,心裡别提多高興了。可是考試一結束,老師就把我們送回了鄉下。一個月後,我收到消息:我已經達到中專線。但另一個消息卻讓我發愁:體檢當天就結束了!我趕緊出發,終于趕到了縣城。好不容易完成了體檢,還得趕回學校補手續。幾番周折,哪裡還有心思在縣城裡逛?逛會理城、看鐘鼓樓的願望,再一次落空。

畢業後,我到一個邊遠的鄉裡任教。每學期,我們幾個年輕老師都要到縣城參加自學考試。考試一結束,就得風塵仆仆往回趕。學校老師少,那麼多孩子在等我們上課。就這樣,我一次次地與會理城擦肩而過。

十五年後,我和妻子先後調到城裡工作,終于在會理城安了家,也實現了好好逛逛會理城的願望。從那以後,每逢節假日,我就陪着家人,在暖融融的陽光下,漫步在古樸的大街小巷,感受浸潤在歲月中的古城曆史文化。

會理可以說是一個春天永駐的地方。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盛夏時節,綠樹蔥茏,空氣裡有着涼涼的芬芳;入冬以後,藍瑩瑩的天,金色的陽光,小城的暖冬一片和煦。很多來到會理的人,來了之後都不想走;很多走出去的會理人,上了年紀後又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來養老。

“寄放鄉愁,這才是好地方!”在大城市打拼了多年的雲子大姐,退休後回到了會理。她樂呵呵地對我說:“會理的氣候、陽光、空氣,鮮嫩的瓜果蔬菜,厚重的本土文化,是我最想念的……”

和雲子大姐一樣,我們自從到城裡安家後,越來越愛這座小城。我尤其喜歡在清晨到濱河大道上跑跑步,一邊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一邊欣賞着沐浴在晨曦裡的小城。我知道,在古城深處,有街巷裡的明清院落,有鮮香味美的小吃,有淳厚質樸的鄉音,它們是那樣的親切。

記得剛來會理時,一位老人告訴我:這個地方好,不管在哪兒你都暖和和的。時間一長,我才越發讀懂了這句話的深意。會理不僅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而且,會理人的實誠、厚道,讓人交往起來總感覺心裡暖暖的。

我和妻子以前是鄉村教師,能到城裡工作,是夢寐以求的事。進城後,我到政府部門從事文字工作。剛開始時,能不能勝任新崗位的工作,我心裡直打鼓。好在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不斷鼓勵我,幫我修改文稿,使我很快成長為業務上的骨幹。妻子進了城區小學後,同事手把手帶她,讓她很快适應了工作環境。同事和同學知道我們照管孩子忙不過來,有空就會過來搭把手。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會時時想起那些暖心的瞬間。

還有很多我不認識的會理人,他們的故事同樣讓人感到溫暖。

在一次報告會上,司法所工作人員沈學莉的事迹打動了我。為幫民工讨要醫藥費,面對對方的刁難和推诿,她反複交涉較量,即便是累倒在病床上,還不忘琢磨調解的辦法,最終讓對方支付了費用。

退休教師陳作恕,為讓鄉親們更好地了解黨的政策,在家鄉建起簡易的播音室。每天清晨8點,廣播聲會準時響起。九年來,他淳樸的鄉音如縷縷春風,滋潤着鄉親們的心。

在會理,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質樸的行動,讓這座城市溫暖如家。

會理是一座積澱深厚的古城,留下了鐘鼓樓等曆史遺迹。會理也是一座紅色的城市,當年紅軍長征曾經過會理,并在此召開了“會理會議”。現在,外地客人到了會理,我除了領着他們去鐘鼓樓、逛古城,還會帶他們去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聽講解員講述紅軍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當年,皎平渡兩岸的窮苦船工不舍晝夜,幫助三萬多名紅軍渡過金沙江,留下了軍民魚水情的佳話。這個動人的故事,我已經聽過多遍,但每次聽都有新的感悟,會收獲很多溫暖和感動。

如今的會理,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國石榴之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所在地,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會理多了一張又一張新名片。前段時間,一位曾在會理工作過的外地朋友對我說,他離開會理十多年,現在的會理已經變得讓他認不出來了,真好!說起會理的變化,會理人都無比自豪。城北城南新區開發,城東文旅康養項目,城郊十裡城河建設,一片片新開發的樓盤,一個個地标性建築……樓高了,路寬了,城美了,人的精氣神更足了。

好一幅生機盎然的壯闊畫卷。2021年,會理正式撤縣設市。我無比眷戀的小城會理,正大步走在發展的快車道上。

作者:李美桦

來源: 人民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