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文斌
韓愈,“一代文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自唐宋以來,儒林中人無不對其贊賞有加。白居易說他:“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班固)、馬(司馬遷)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勢利,自緻名望。可使執簡,列為史官,記事書法,必無所苟。”蘇轼則說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元豐元年(1078年),宋神宗趙顼追封韓愈為昌黎伯,并準其從祀孔廟。“伯”屬爵号;“從祀孔廟”,即其牌位、遺像可供奉于孔廟,随孔子一同接受世人的拜祭。
關于韓愈其人,史書上說他“發言直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由于這些特性,韓愈“累被擯黜”,數次因言獲罪。但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東西以外,韓愈還有一個藏而不露的閃光點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注目和褒揚。“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韓愈在其《馬說》中的感慨,或許正是因為認識到了“伯樂”的可貴,“三歲而孤”的韓愈在自己并不通達的仕宦生涯中,身體力行,也在做一名力所能及的伯樂。
被韓愈發現的名聞遐迩的“千裡馬”首先要算賈島。賈島騎着驢子去城郊拜訪朋友李凝未遇後,寫了一首《題李凝幽居》。有趣的是,這個嗜詩成癖的年輕僧人在翌日回家的途中,又琢磨起了這首新作。熱鬧的長安街頭人喧馬嘶,摩肩接踵。全神貫注的賈島正為那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到底是該用“推”還是用“敲”妥當,冥思苦想、反複斟酌之際,不知不覺間,人和驢子已撞入了一位朝廷官員的儀仗。這位官員正是時任吏部侍郎的韓愈。被抓至轎前的賈島慌忙解釋“撞車”的緣由。如若換作他人,在法度禮儀的威嚴之下,一頓皂役的呵斥和闆子肯定少不了,可端坐轎内的韓愈問清原委後,對莽撞的賈島非但沒有任何責罰,反倒與這個騎驢不看路的詩癡和尚探讨起詩藝來,說自己覺得還是用“敲”字好。賈島受益匪淺,欣然接受。從此,方外之人賈島認識了位高名重的韓愈,并與其成為知心朋友。元和六年(811年)春,賈島還特地從長安前往洛陽,專程拜谒了時任河南令的韓愈。
正是由于韓愈等人的賞識、推介和教導,少小即已出家的賈島還俗應舉,投身科場,并于長慶二年(822年)進士及第。韓愈對賈島的愛惜與器重,從《贈賈島》一詩中也可見一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閑。天恐文章中道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李賀父名晉,不應進士,而愈為賀作《諱辨》,令舉進士”。被後世譽為“詩鬼”的落魄詩人李賀,雖才思聰穎,少年成名,且名滿京洛,但終生困窘苦寒,境況凄慘。個中緣由之一是,李賀的父親名叫“晉肅”,許多人認為“晉”與“進”同音,犯了“嫌名”的忌諱,不能考進士,且鼓勵李賀去考的人也不對。本來早在貞元十二年(796年),韓愈便通過《高軒過》一詩,見到過時年7歲的“神童”李賀,對他非常賞識。元和五年(810年),韓愈在與李賀的書信往來中就鼓動其考進士。對于因“嫌名”不能考試的世俗之見,韓愈自然是頗為不滿,于是,“考之于經,質之于律,稽之以國家之典”,仗義執言地寫了一篇議論文《諱辨》,為李賀可以考進士旁征博引,力排衆議。盡管韓愈此文沒能實現使李賀應會試的目的,但無疑算冒天下之大不韪,為他賞識的才子沖鋒陷陣了。
“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後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勵後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飲不給,怡然不介意。”年長韓愈17歲的孟郊“才高氣清,行古道”,“用心勤,處身勞且苦”(《與孟東野書》),韓愈與其早年相識,友情甚笃,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而有關張籍的情況則是:貞元十四年(798年),經孟郊介紹,和州人張籍在汴州結識了韓愈。當時的韓愈任汴州的進士考官,因為喜愛張籍“樸質好學”,便竭力推薦了他。貞元十五年(799年),張籍在長安進士及第。長慶元年(821年),韓愈舉薦張籍為國子博士。後來,張籍又調任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在韓愈與張籍相處的二十餘年裡,這年齡相仿的二人“一會如平生歡,才名相許,論心結契”(《唐才子傳·張籍》)。當然,交往多了也難免産生磕碰,每當那個時候,韓愈便展現了自己寬廣的胸懷。張籍“性狷直,多所責諷于愈,愈亦不忌之”(《唐才子傳·張籍》)。也因此,張籍被稱為“韓門弟子”。
還有一點特别值得一提,韓愈待人接物毫不趨炎附勢,對有識之士親和平易,對有權有勢的豪門貴胄卻瞪着眼睛、不屑一顧。年輕人去韓愈的館驿讀書學習,雖然館裡不能提供早飯,但大家仍然很開心,一點兒也不在意。
“頗能誘勵後進”。韓愈扶掖後學,不遺餘力,甘為人做嫁衣,許多人得益于其提攜,日後都有所成就。所以,《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六·列傳第一百一》中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
凡此種種,可見韓愈一生的确“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是個甘為人梯、助人達己的當之無愧的唐代伯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