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陳道明的好文章

陳道明的好文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1:25:04

陳道明的好文章(薦書從我見)1

文/龐驚濤

青年學者、作家趙琨的著作《我見陳道明:用角色與觀衆交流》(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10月)作為國内目前第一部剖析陳道明表演藝術的作品,在給讀者提供專業、全面、深入、精細化解讀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一個文體學歸類上的難題。這究竟是人物傳記還是藝術評論?或者是融合了人物傳記底子的文化随筆?

本書是在國内圖書市場上享有盛譽的“後浪電影學院”書系之一,後浪選題策劃人自己給出的陳列建議是“傳記、影視、暢銷”,戲谑言之,充滿了“牆頭草”和“騎牆派”依違兩可的“狡黠”色彩:既不甘心被普通的明星“傳記”這一印象标簽套牢,又不願在“影視”這個二類取向裡弱化了“陳道明”這個大IP(陳道明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為中國影視界标杆性人物,從藝幾十年來成就巨大,獲獎無數)帶來的潛在影響,最後還要“副翼”一個時髦的“暢銷”,真可謂“精緻的不老實”(錢锺書《圍城》自序中調侃語)。策劃的刻意,在圖書營銷至上時代,實在可以說是無可厚非。

兩相比較,我更喜歡作者寫作的率性和自然——他顯然并沒有把這種末端的文體學問題作為一個問題。他将喜好、興趣轉化為持久的關注和精深的研究,再挾熱情、才氣、勇氣和蠻力以及巧手繡花的功夫,窮8年(2013-2020)精力,将陳道明40年演藝生涯及幾十部影視劇作品熔于一爐、燴于一鍋,抽絲剝繭、去粗取精,一心一意、九蒸九制,最終“我見”出了一個别樣的陳道明及其“藝術人生”。其藝術研析高标見技,直立樹偉,行文旁征博引、從容熔鑄,提煉精到精煉、睿智明斷,誠為陳道明表演藝術研析既開風氣、複集大成之作。

此書之成,或天所假,沒有對陳道明演藝的深沉喜愛,是無法遍覽陳氏從藝40年來所有50來部影視劇集、海量訪談文字及影像資料的,更是無法花8年時間專注于做一件事的,僅僅這份投入與堅持,就當令人為之動容。

不了解趙琨的讀者可能會以為他是影視圈中人,或者是戲劇學院表演系專業出身,最起碼,他應該是藝術門類相關從業。殊不知趙琨其實是一個審計專業、成天和枯燥的數字打交道的80後理工男,個人經曆裡既無影視圈經驗,也沒有表演天賦。他所憑借的,不過是興趣、熱情和耐力。他通過深度閱讀中外表演藝術大家的著作,逐幀逐幀觀看品嚼陳道明影視劇作的畫面,一篇一篇搜羅陳道明接受的公開采訪,然後綜合運用影視戲劇、古典文學、曆史、哲學、美學、心理學等學科積累,對陳道明的表演藝術進行賞析、提純和概念設定。趙琨這一整套可稱為“微分子作業”的過程,既有闡幽發微,将陳氏表演的精微深美準确捕捉、深度抉發從而彰顯于衆;又有不憚批龍鱗的愚直,對陳氏表演或處理思路中的一些他認為的不妥之處,也提出了率直的商榷批評。可以說《我見陳道明:用角色與觀衆交流》既是陳道明表演藝術的賞析大全,也是一部理工男向表演藝術研析者的進階史。

問題是,趙琨的“我見”能否成為公衆的“共見”呢?或者說,趙琨的“我見”能否經得起專業賞析和公衆共情的檢驗?這些文本在形成《我見陳道明:用角色與觀衆交流》一書前,趙琨曾以“荞麥花開”為筆名,在“知乎”上專開了“陳道明表演藝術賞析”專欄,本書中的大多數文章,都曾在知乎上發表過。從網友的評論和響應程度來看,他的“我見”是有價值的,“比陳道明更了解陳道明”等乍一看“誇張”的網絡評價,使他“陳道明表演藝術賞析”的知名度和品牌度逐漸形成。從網文最終落地為《我見陳道明:用角色與觀衆交流》這本書,可見他的“我見”經受住了“共見”的檢驗。

而陳道明本人對趙琨的“我見”所持的态度,則更顯示出了趙琨“我見”成為“共見”的價值。坊間流傳着一個傳言,趙琨“我見”的寫作雖然出于自我命意,但“知乎”的影響早已經被陳道明本人所洞悉,并電邀趙琨赴北京吃飯(喜感也體貼的是,來回的飛機票陳老師“報銷了”)。一夕快談,趙琨的部分“我見”被傳主的“主見”部分認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即便以陳道明自己,今日之陳道明,也無法完全“準确”地“複盤”昨日之陳道明。所以任何來自他人的觀察,都不可能為“傳主”百分之百認可),這等于是傳主和作者關于“共見”的一次訪談,作為“共見”的一部分内容,它融化在這部“緻廣大而盡精微”的表演藝術賞析之作中。

竊以為,趙琨對陳道明“達斯汀·霍夫曼式”及“羅伯特·德尼羅式”兩種導向兼融的表演實踐,對陳道明“表演到表達”的轉化,對陳道明“藝術人生”的總結等,都因為既有理論導向又有賞析導向而具備了“共見”的較高水準,更由于他篇篇有理、句句融境、字字到情的寫作,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影視劇賞析,而有了文學與藝術兼美、高雅與通俗融通的藝術評論氣象。書中用将近一半的篇幅,絲縷一般解構《圍城》《手機》兩部劇集的表演精道之處,其對陳道明表演藝術的研習,尤為具眼,深受啟迪。

但如果僅僅把《我見陳道明:用角色與觀衆交流》看成一部研析陳道明表演藝術的著作,則不免有取向“低見”之嫌。本書的“高見”之處正在于,它以陳道明的表演藝術研析為出發點,熔鑄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審美和精神向往,以及對文化自尊文化深度等重大命題的深度叩問和努力探求。以陳道明之演藝為切口和通道,打開了一個更大的融貫了文、史、哲、藝的宏大世界,這種寫法既遠非一般的人物明星傳記所及,也非常規的戲劇表演研究專業著作所能限。可以說,由陳道明的演藝出發而及于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這才是本書的真正命意所在。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緣何在陳道明表演藝術研析中,要“妄攀”王國維、陳寅恪、錢锺書等賢哲來“幫陳道明站台”,原來此中有深意存焉!

但這樣的“高見”卻是本書最難成為“共見”的一部分。大多數讀者,仍然隻能在本書裡看到他自己喜歡看到的那一面:表演藝術愛好者在這裡看到了理論;曆史愛好者在這裡看到了一段和影視劇作相關聯的曆史;而掌故愛好者可能在這裡讀到了有關陳道明的談資;而陳道明的擁趸在這裡可能會生發出“原來如此”的頓悟。至于将陳道明作為“引子”,引向更高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審美和精神向往,則可能是殘酷的“知音世所稀”。所以,趙琨才謙卑地堅持以“我見”作為書名的關鍵詞。他相信,作為影視藝術研究評析者,在藝術之内,他是驕傲的王者;而在藝術之外,跟傳主陳道明一樣,他同樣也是無奈于這個年代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