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家長朋友,大家好!今天這堂課我将為大家分享:如何端正孩子的學習态度。
在上一堂課我們講了這孩子學習目的明确之後,我們還要帶着孩子走第二步:端正學習态度。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的學習着急,但是更多家長關注點是孩子考試得了多少分,作業完成的怎樣,這些結果性的問題。其實,恰恰把學習的規律弄反了!
學習的規律是:學習态度決定了學習過程;學習過程決定了學習結果。
學習态度是學與不學的問題,學習過程是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而學習結果隻是學習過程的必然産物。
在這呢,請大家記住一句話:
“任何的結果本身都沒有意義,教育的智慧體現在如何獲得下一個好的結果!”
孩子考試成績出來了,無論是好成績還是壞成績,它的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難道我們罵孩子一頓、打孩子一頓就能改變這次考試的分數嗎?打一頓、罵一頓、埋怨一頓就沒有下文了,然後學習态度的問題家長沒有帶着孩子解決,學習過程的問題也沒有解決,難道孩子下次就能考出好成績嗎?這樣的教育就是簡單粗暴的!
我們如果去關注學習結果,執着于學習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和學習态度,恰恰是本末倒置了。
這就如同,總是天天盼着雞下蛋、催着雞下蛋,甚至殺雞取卵,但是沒把精力放在好好養雞上一樣。
我還見過一些家長,一看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就着急了,馬上給孩子報了相關科目的輔導班,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方案。可是,孩子被逼迫去上課了,不過隻是去了而已,孩子還是不好好學,把時間蹭過去就萬事大吉。還有的孩子私底下賄賂老師,讓他玩手機打遊戲,下課了走人。
什麼原因呢?學習态度的問題沒有解決啊!當孩子學與不學都成了問題,請再好的老師也沒用。學習态度不提前抓,等孩子糟糕的學習結果出來了再着急,已經晚了。
培養孩子努力的學習态度,我們家長要做以下三件事。
和孩子都要明确:成績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努力學出來的(路在何方)
我們有些家長在孩子考試前,總是叮囑孩子:“好好考哈,好好考,考好了給你獎勵”,教育的關注點放在了孩子考試上。如果孩子考好了,家長就高興了;如果孩子考不好,家長就生氣了,或者焦慮了。其實,這樣的引導方式恰恰錯了。孩子的考試成績,隻是平日裡學習态度和學習過程的一個必然結果。成績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
如果孩子平時學的好,考試成績自然會好。孩子考好了,應該獎勵的不是這次成績,而是平日裡學習的态度。這樣的引導方式,會讓孩子明确,下一次隻有再繼續努力學習,才會考得更好。
如果孩子平時學的不好,成績還用去考場檢驗嗎?我們當家長的提前就該知道了啊!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考好了,我們千萬别高興!孩子沒學好,而考出好成績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憑運氣蒙上的,一種是孩子作弊了。如果這樣的考試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贊揚,會引導孩子下次繼續靠運氣或作弊。孩子沒考好,我們要引導孩子去總結平日裡學習态度和學習過程哪裡出了問題,這次糟糕的成績就是你平日沒有努力學習的警鐘,抓緊制定以後怎樣努力學習的具體計劃,這樣孩子才有可能下次考出更好的成績。
2,努力學習這件事,沒商量
培養孩子努力學習的态度,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讓孩子明确:努力學習這件事,沒商量(封掉退路)
幾天前,我接到了一個小學四年級男孩家長的求助電話,說孩子不想去上學了,原因是不想寫作業,上學不快樂。家長說,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孩子就是不聽,問我怎麼辦?我說:“别商量,也不用和孩子聊這個話題,必須去,第二天早晨向往常一樣帶着他去上學就好了!”家長說:“如果孩子就是不去呢?”我說:“如果這件事您都搞不定,您實質上已經失去了對孩子的掌控權,以後您别再對教育孩子有任何期待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底線啊!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連想不想上學、要不要好好學這樣的問題都需要商量,對孩子百般放縱,毫無規則底線可言,那麼我們還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嗎?
要想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成績,努力學習的态度就是要作為一種剛性的規則,沒商量,不談任何條件。我們很多家長把剛性的規則放在了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上,把剛性的規則用在了孩子最終的考試成績上。其實,我們更應該把跟孩子死磕到底的規則,用在最關鍵的學習态度上。
我在線下做過多年的男孩自主學習能力訓練營。剛入營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在學習态度上存在問題,有的不學、有的不好好學、有的試圖投機取巧、有的假裝學習表演給我看......孩子們會不斷試探我的規則底線。但是發現我對他們努力學習态度這件事很堅決,不商量,他們根本沒有漏洞可鑽。漸漸地,孩子們也就放棄了懈怠學習的想法,走上通過努力學習赢得肯定和贊賞的這條路了。随着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學習态度逐漸端正了,學習效率也就提升了,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成就感,這種感覺遠遠比在學習上偷懶、懈怠所獲得的那種所謂的舒适感要強得多。
3,長期跟蹤與檢測孩子的學習态度
培養孩子努力學習的态度,我們要做的第三件事是長期跟蹤與檢測孩子的學習态度(路怎麼走)
培養孩子努力學習的态度,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個需要長期關注、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更直觀地表述孩子學習的努力程度,在教育實踐中,我把孩子學習的學習态度分為四個标準:
第一個标準:拼了
——孩子學習玩了命了,超出正常的努力标準
第二個标準:努力
——我們心目中的那個可以持久的良好學習狀态
第三個标準:一般
——談不上努力,但也還過得去的狀态
第四個标準:懈怠
——态度上松懈,不好好學習的糟糕狀态
在我陪伴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會用這四個評價标準每天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評價。每天學完習不能稀裡糊塗就過去了,而是要清楚自己的學習态度到底在哪個标準上?你認為自己是拼了、努力、一般還是懈怠,對自己的學習态度滿意還是不滿意。另外,除了孩子的自我評價,我們還需要從導師或者陪伴者的角度出發,給孩子一個客觀的外在評價,告訴孩子你的學習态度到底在哪個标準上。
如果孩子學習态度處在拼了和努力這兩個标準上,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孩子繼續保持。
如果孩子的學習态度處在一般和懈怠這兩個标準上,要及時給與提醒,鼓勵他明天繼續加油把學習态度提上去,如果明天還是懈怠,再給他提醒,繼續鼓勵他加油。如果孩子學習态度接二連三發生問題,那就要找孩子談話、做思想工作、或者采取懲戒措施了。
總而言之,我陪伴你學習,就要對你的學習負責,你的學習态度良好,沒有得到肯定,沒有給你持續的動力,是我的責任;你的學習态度長期不好,我沒有管你,讓你一直堕落下去,更是我的責任。
我帶過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想用學習結果來衡量孩子,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生而不同的。就像一條跑道上奔跑着的人們,總有跑第一名的,也總有跑最後一名的,這是由于每個人的天賦和能力都不同。孩子學習的跑道也是如此,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奔跑的态度,而不是奔跑的成績。孩子的學習态度不努力,就算你跑在前面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因為你本可以做得更好;孩子的學習态度已經努力了,不管取得什麼樣的學習結果,都應該得到贊揚,因為他已經做到了他的最好。
劃重點
陪伴孩子學習需要我們做好三件事:1. 狠抓态度 2. 嚴管過程 3. 參考結果我們如果想讓孩子學習成績更好,管理孩子學習态度上應該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态度是根上的問題。千萬不要放掉态度、忽略過程、死磕結果,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家長和孩子都要明确:成績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努力學出來的。「天上不會掉餡餅,更努力,才會有更好成績。
讓孩子明确:努力學習這件事,沒商量。孩子努力的态度,就是您陪伴孩子學習的規則底線。不談條件,不可觸碰,一定守住、守住再守住!
長期跟蹤與檢測孩子的學習态度。孩子的學習态度由于沒有長期監控而出現問題,最終導緻學習結果出現問題,不是孩子的責任,而是大人的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