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7-20 15:24:03

為什麼隻有男生才能光膀子?

——昨天微博熱搜上盤踞着這樣一個問題。從社會公德層面看,不管是男是女,在公共場合都要自覺注重基本的穿着禮儀,這很容易達成共識。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

但也有網友聊了性别啟蒙階段的困惑:小時候覺得天氣悶熱,學男孩子把衣服撩起來,卻被家長教育“要像個女生”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2

尚不知事的年齡段,相信每個人都受過這樣的教育:

男生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女生應該做什麼,不應做什麼……這些聲音中有父母的指導,有老師的提醒,有無孔不入的輿論塑造,還有整個社會按部就班的執行。

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大多數人都把男女的性别差異、行為舉止規範的差異、甚至理想性格模闆的差異視為理所應當;并通過遵守這一套範式得到獎勵。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3

瑪麗蓮•夢露:同時征服了男人和女人的女人

比如說:文靜乖巧的女孩子會被誇獎“有女孩樣”;找了一份穩定工作并積極承擔育兒責任的女性更受長輩認可;與此相對的,評判男性的最核心标準是社會地位、世俗成功與其賺錢養家的能力。

但如果“很不幸地”沒有遵守或不願遵守這套範式呢?

前兩天,一位博主的兒子想穿裙子上學,夫妻倆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可他不僅遭到了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還被其他男生掀裙子,回家後大哭一場。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4

很多人并不贊同這位博主的教育方式,他們認為“男生不穿裙子”是遵守公序良俗,也是社會規則對個體的行為約束。

于是我們發現:不管是穿裙子、光膀子、化妝等生活方式層面的“小”問題;還是夫妻分工、職業規劃等人生選擇層面的“大”問題,在性别限制下,每個人的自由都隻是“有限自由”

當糾結于性别限制的根本原因時,大多數人都會歸咎于自然的、内在的、天生的生理性差異。

——“這難道不是常識嘛?”女性本性柔弱,男性身體強壯;女人天生細膩有母性,而男性則更多保留着野性、沖動和本能。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5

《百萬美元寶貝》中性格剛毅的女主角

這樣的常識,也對也不對。

如果我們把目光從現代文化中抽離,遍覽地球上形形色色不同社會、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人類在性别表達上的巨大差異,便不難發現:

這些差異既是生物性的,也是文化性的;而文化對性别差異的塑造能力,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強大。

01

何為女性?何為男性?

“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真的是天生的嗎?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于1935年出版的《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氣質》一書,掀起軒然大波。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6

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

圖書封面

在這項著名的民族志研究中,米德比較了新幾内亞的三個部落:阿拉佩什(Arapesh)、蒙杜古馬(Mundugumor) 和德昌布利(Tchambuli)。在這三個群體中,每個部落裡的男人和女人,竟然都顯示出極其多變、與現代大相徑庭的人格特征

阿拉佩什部落的女人和男人的行為方式很統一,都是大衆所期望的女人的行為方式:他們展現出“一種人格……在雙親角色上,我們稱其為母性的;在性别特征上,我們将其歸入‘女性化’”。

蒙杜古馬部落的男人和女人的行為方式也是相似的,但卻符合大家對男性的認知。他們處在另一個極端:“男人和女人都表現出冷酷殘忍,帶有強烈的攻擊性,性感獨特,人格結構中所帶有的‘母性’微乎其微。這裡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近似于一種人格類型,在我們的文化中,隻有在缺少教養、野蠻暴力的男子身上才能發現。”

可以說,以上兩個部落都淡化了男女性别的差異,除了生理性征,從個體的性格特征、行事作風,無法判斷是男是女。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7

電影《丹麥女孩》劇照

德昌布利部落又同上面兩個部落(兩者都淡化了兩性的差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部落的男人和女人在兩性之間劃定了清晰的界限;但與又與當時(即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與我們自己文化中的性别态度截然相反,在那裡,女人是居主導的、非個人的、有管理權的夥伴;而男人則是不負責任的,在情感上依賴别人。”

以上三個例子裡,“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

女性和男性不一定必須存在生理之外的差異;就算存在差異,也不一定是“男強女弱”;正如米德寫道——

“如果說被動、敏感、撫育兒童的意願等這些我們傳統上視之為女性特有的氣質,能夠在一個部落裡輕松地被塑造成為男性氣質,而在另一個部落卻被大多數的男人或女人所不容,那麼我們就再也沒有什麼理由把上述行為特征說成是與生物性别相關的了。”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8

人類性别特征也同宗教、政治或經濟這樣的文化制度緊密結合。

在印度,男人想要信仰母親女神巴芙恰拉(Bahuchara Mata), 就必須通過閹割儀式放棄他們的“男性身份”,才能被視為真正的海吉拉(hijra)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9

在印度的海吉拉中, 男人想要信仰母親女神巴芙恰拉,就得丢掉他們的“男性身份”,改用女性的名字,改穿女性衣服,一舉一動都嚴格遵循女性的行為方式。照片由《非男非女:印度的海吉拉》(Neither Man nor Woman: The Hijras of India)一書作者塞雷娜·南達(Serena Nanda)拍攝

在成為海吉拉之後,他們改用女性的名字,改穿女性衣服,一舉一動都嚴格遵循女性的行為方式——在宗教的影響下,性别甚至可以是可轉變,可流動的。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0

台灣電影《海吉拉》的片名就與此相關

從某種意義上說,女人和男人的“誕生”都是文化塑造的結果。我們賦予自身完全不同的期待、完全不同的職能和角色,也因此,擁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02

男女之間的“另類”相處

去年有一部小甜劇《傳聞中的陳芊芊》特别火,劇裡“女尊男卑”的世界觀是前期最大的亮點:

由于女性占有作為國家命脈的礦物資源,因此女性是國家方方面面的管理者和統治者,而男性地位低下,夾縫求生,嫁入豪門是每個男人的夢想▼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1

這樣的社會在現實中存在嗎?

葡萄牙的小村莊納紮雷 (Nazaré)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在納紮雷,以打魚為生的人們生活在一個工薪階層的社區中。據民族志學者揚·布勒格(Jan Brøgger)報道,在這個葡萄牙的小村莊裡,男人作為漁民捕魚,而他們的妻子主要負責在公共市場售魚。

這個家裡幾乎沒有男人的空間。他們清晨醒來,快速吃完早餐後,必須盡快離開家門。在家裡,他們被認為是“礙事的”;在許多方面,他們都是家裡的邊緣成員。這也就是說,納紮雷的工薪階層基本上是從母居(matrilocal residence,又譯作從妻居) —— 新婚的夫妻婚後生活在妻子家中。

許多已婚的男人進入一個完全由女人控制的家庭,而他在這個家裡都被認為是“外人”。同時,整個家庭内部,女性擁有财産權等特權。

布勒格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與傳統上流行于美國和歐洲的情況不同,(在這裡)女人也負責管理家戶之外的經濟活動。許多漁民階層的婦女,是名副其實的買賣人。這種男人和女人之間反傳統的角色分化,使納紮雷的情況變得尤其引人注意……

女人的主導地位,對夫妻關系(即婚姻關系)和家庭結構都有重大影響。

再來看另外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

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和新幾内亞高地的幾個部落中,男人和女人生活在各自的房子裡。婦女和她們的孩子不與男人同住,男人居住在“男人屋”中。

女人和男人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觸,但是他們通常是互相懷疑的關系。在一些部落中,男人和女人據說彼此完全不信任;例如,他們的性關系極不頻繁。

現代社會的典型家庭通常建立在兩性(基于生物性别的)婚姻基礎之上;與此不同的是,在這兩個地區的許多部落中,家庭通常建立在同性别團體的基礎上。當然,低于特定年齡的人除外,比如那些生活在母親房子裡的男孩,他們還沒搬到或是被接納到“男人屋”中去。

這樣基于同性别基礎的團體,是不是讓大家想到《西遊記》裡排斥男人的女兒國呢?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2

最後,再讓我們把視線投向自身習以為常的當代生活:

在學校裡,籃球場通常是男生大展身手的場所,而女生常常喜歡聚在一起踢毽子,出現在舞蹈房;過年時,女性親屬多聚在廚房忙碌地準備飯菜,而男人們或者圍在酒桌邊舉杯暢談,或在電視機前悠閑地看電視節目……即使在所謂“進步”的年代,我們也很難擺脫自己對性别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我們發現,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社會結構下,性别觀念也迥乎不同,那麼這些差異是如何形成呢?

這就不得不提一個常常被忽略的重要概念——社會性别。

03

社會性别:學習怎麼做女人/男人

葡萄牙納紮雷的男人不是生來就知道他們在家中是礙事的存在,他們一定是在成長過程中習得了這些認知

亞馬孫河流域和新幾内亞高地的男孩被帶到男人屋前,也不是生來就知道他們将在成人儀式中習得的知識

同樣,納紮雷的女人也不是生來就知道她們将負責在市場上賣魚,她們是從她們的媽媽、阿姨或者姐姐那裡習得了自己的職責所在……

我們各自的文化成長環境,确保我們把這些差别看成理所當然的,并且我們會認為這些差異都是與生俱來的、天生的和不可改變的、自然而然的。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3

講述跨性别者的電影《普通女人》

有鑒于此,我們可以明确區分性别和文化,或者更具體地說,區分生物性别和社會性别。

生物性别(biological sex)反映了人類女性和男性生物體上的差異,包括生殖器、有無隆起的胸部等這種普遍的生物學上的性别特征。雌雄同體,即生來沒有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生物特征的個體是例外。

人類個體作為可繁殖的生物是有性别之分的,而社會性别(gender)則指的是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将意義移植到性别個體中的方式。這種移植和人類本身一樣變化多樣。

人類學家卡蘿爾·P. 麥科馬克(Carol P. MacCormack)說:“社會性别及其屬性并不完全是生物性的。賦予男人和女人的意義與賦予自然和文化的意義一樣,具有任意性。”

如果賦予性别的意義是主觀而任意并且仰賴文化的,那麼文化又是如何并為何最先賦予生物性别以不同的行為、角色和意義的呢?答案部分在于文化的運作方式,與社會互動密不可分。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4

男性凝視下的美豔女人©《西西裡的美麗傳說》

我們總是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度過一生:自出生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成為某人的子女或孫子孫女、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朋友或敵人、學生或老師、配偶、父親或母親、叔伯或阿姨、祖父或祖母。作為人類,我們很難避開這些關系,無論是我們為自己劃分了這些類别(如自我認同),還是他人給我們分配了這些類别(如種族)。

這些分類體系不是憑空而來。它們也指導我們與他人的交往。

比如說:在一些社會中,年輕人必須尊敬老年人;而其他社會則要求年輕人打破長輩建立的現狀;

有些社會鼓勵已婚男人與嶽母建立親密的關系;而在其他社會,他則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避開嶽母;

有些社會裡,種族決定了我們應該如何同其他群體成員交往;在其他社會,它甚至決定了我們能跟誰結婚、不能跟誰結婚……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5

從本質上來說,人都是特定群體的一員,并被期待以某種方式來行動。畢竟,我們都是文化的存在。

而且因為它是如此滲透我們的生活,以至于社會性别與我們的社會互動相交織:每個人都必須在社會中協調一個“性别化”的位置,無論他/她怎樣生活,在哪裡生活。于是,我們的性别,也變成了我們社會身份的一部分,指導着我們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正常”地生活。

但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社會性别在某些社會被認為是不可改變的;在其他社會,它則是非常靈活可變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印度的“海吉拉”,還有美洲印第安人男性中的異裝癖或同性戀者,又被稱為“雙靈人”他們在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但卻拒絕或超越了傳統的男性或女性角色。

理解了社會性别的主觀任意性,将對我們讨論當下的性别問題有很大幫助。

**

如今,性别議題的聲量漸大,也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我們從小耳濡目染、從小習得的“社會性别差異”背後,竟然隐含着諸多偏見、歧視,和權力的不平等。

尤其對于女性來說,開始反思性别陳規,恐怕會遭受到來自傳統、來自輿論的更大阻力:誰說女人的事業隻能拘泥于家庭和孩子的一畝三分地?女性和男性,誰的勞動價值更高?所謂的“性别勞動分工”,是否讓婦女在社會中處于了從屬地位……這些犀利的問題,并非一句兩句能辯得清楚,也并非一年兩年能讨論出答案。

但讨論本身,就有價值和意義所在。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6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因為,對性别問題、性别差異的關注,絕非鼓吹對立;隻有清楚地認識到“我如何成為我”背後原因的深刻複雜性,才能創造出一個更加寬松、多元和平等的環境,讓我,自由地成為我。

關于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差異,你怎麼看?如果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做出了一些不符合社會對性别定義的舉動,你會是什麼感受或做些什麼呢?人類學并不高冷,也近在我們身邊,關注現實議題,讓你從習以為常中看見新意。

兒子和班裡女生換鞋(兒子被同學掀裙子了)17

人類學入門經典,風行國外高校近20年。邀你踏上一場充滿趣味的探索之旅。在與現實和他者的碰撞中,我們不斷重新定位自我。

編輯:妍書

觀點資料參考:《人類學的邀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