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發展前景及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1 白芨發展前景
白芨藥用價值潛力巨大,目前較成熟栽培技術仍以塊莖繁殖。為進一步開發白芨生産潛能,實現白芨工廠化生産,應當把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栽培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研發組織培養及種子培養基直播育苗技術,提高白芨生産苗出苗率及成活率,解決白芨資源短缺問題;同時利用現代育種技術獲得白芨優良品系,選育出農藝性狀好、産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優良品系,為白芨産業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白芨在十堰分布廣泛,主要品種有紫花、白花、黃花白芨等。野生白芨常生于疏生灌木和雜草的山坡多石之地,如棟樹林或針葉林下、路邊草叢或岩石縫中。喜溫暖、陰濕的環境,稍耐寒,耐陰性,忌強光直射,喜涼爽氣候及腐殖質豐富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2 白芨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2.1 土地整理及覆膜
選擇海拔 300~1200m,土壤富含腐殖質、溫暖潮濕、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深耕或深挖15~20cm 以上,将土壤整細,選 1.5m 寬幅的可降解地膜覆蓋在廂上,四周用土壓實。播苗前用地膜打孔機打孔,孔距 15cm,孔深 8cm,種後蓋 3~4cm 厚的細土,種植最佳時期 2—3 月。
2.4 白芨病蟲害防治
2.4.1 病害主要為黑斑病、塊莖腐爛病、根腐爛病、葉斑灰黴病等
黑斑病,黑斑病主要為害花卉和蔬菜類作物葉片,其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葉或土壤中越冬,翌年 5 月中下旬開始侵染發病,7—9 月為發病盛期,在白芨大面積種植時較易發生。防治方法:土壤消毒,用 50% 的多菌靈 5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1000 倍液浸種,在栽苗時浸苗基部 10min;根腐病,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此病以預防為主,發病後無根治效果的方法。預防方法: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苗床加強通風排水;葉斑灰黴病,葉黴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以危害莖、花、果實等。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其中濕度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條件适宜時,病斑正面也可長出黑黴,病斑多從底部葉片向上蔓延,嚴重時緻使全部葉片幹枯卷曲,植株呈黃褐色幹枯狀。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和病葉,及時采取藥
劑防治。藥劑防治可用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 600~800倍液、65% 代森鋅可濕性粉 400~500 倍液、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600 倍液交替噴施。
2.4.2 蟲害主要為地老虎、金針蟲等
最常用的方法為人工捕殺、翻土晾曬,結合間作或套種、輪作倒茬。适時灌溉、翻曬苗床可擾亂地下害蟲的活動規律,起到暫緩解作用。金針蟲對新枯萎的雜草有極強的趨性,可采用堆草噴藥誘殺;必要時使用化學農藥辛硫磷灌根防治。
3 白芨塊莖繁殖方法
生産上采用塊莖繁殖。9—10 月收獲白芨時,選當年生老杆帶嫩芽的塊莖作種,開穴栽植。穴深約 8~10cm,每穴 3 放個種莖,芽嘴向外,每 667m 2 約用種莖 1500 個,栽後施有機肥,蓋土與畦面齊平。
4 白芨的采收與加工
曆史文獻中對于白芨的采收與加工很少。據蘇頌《圖經本草》載:2 月 7 月采根;在《新修本草》與《名醫别錄》上有:9 月采;《本草綱目》中提及:8 月采根用:《吳普本草》中有述:2 月、8 月、9 月采。《本草蒙筌》則記載:2、8 月采幹。
4.1 采收和初加工技術
采收,白芨秋種 4a 後、春種 3a 後,于 10—11 月其莖葉枯黃時采收,過遲采收則生長不良。此時,地下塊莖一般為 7~14 個,采挖時用平鏟或小鋤将鱗莖連土挖出,剪去須根,除掉地上莖葉運回;初加工,将塊莖分開,洗去泥土,剝掉粗皮,置開水鍋内煮至内無白心,取出冷卻瀝幹,後烘至全幹;也可趁鮮切片,幹燥即可。
4.2 道地藥材特色采收加工技術
白芨常以塊莖入藥。将塊莖放人水中浸泡洗淨,除去須根,放入鍋内煮 5min,不見白心時撈出,瀝幹後再攤在太陽下曬或用明火烘烤,至表面幹硬不粘結時,采用硫磺熏蒸,後繼續曬或烘至足幹,除去雜質和殘留須根,使表面呈光潔淡黃白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