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最讓男人羨慕的金庸武俠小說男主角。
韋小寶應該是榜上有名的一個,甚至,還可能是名列前茅的一個。
為什麼?
因為韋小寶是唯一一個集齊了男性的欲望。
官至頂峰鹿鼎公;
快意恩仇刀光劍影的江湖生活;
以及7個貌美如花,性格迥異各有特色的妻子。
爽感、權力、色欲、金錢,全部集齊了,堪稱人生巅峰。
所以,《鹿鼎記》也算是金庸小說當中,改編次數比較多的作品之一。
盡管隻是同一個角色的扮演,但演員本身對于角色的理解是不同的,自然在表演的時候,會有着差别。
相信大家對于韋小寶經典的記憶,就是周星馳在電影《鹿鼎記》之中的表演。
92版的《鹿鼎記》電影,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的電影了。
上下兩部一共208分鐘,将原著《鹿鼎記》一百四九萬字全部都呈現出來,并且還有所改編。
金庸先生原本是将《鹿鼎記》當做一本諷刺小說來寫的。
原本廟堂和江湖之高遠市井,但在小說當中,市井頑童卻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中。
大字不識胸無點墨的市井頑童,成為一代鹿鼎公,可以說是十分諷刺了。
如果說,在文本之中《鹿鼎記》的諷刺還是拿捏着分寸,用春秋筆法寫着武俠的話。
那麼在92版《鹿鼎記》電影中,星爺的無厘頭表演,簡直将諷刺二字擺在台面。
對付那些蠢人,就絕對不可以跟他們說真話,必需要用宗教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都是對的。
所謂反清複明,隻不過是一個口号,實際上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
清朝一直欺壓我們漢人,搶走我們的銀兩跟女人,所以我們要反清。
這些明晃晃地将“欲望”和“事實”擺出來,一直都是以往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所避免的。
即使是通俗小說或者諷刺小說,也都會冠上光明正大的名頭,或者諷刺的套路。
但是在周星馳的電影之中,基本上将這些諷刺展現了出來。
或者說,以一個市井的角度呈現了出來。
鳌拜是大反派,所以行事乖張;
建甯是公主,高高在上,但背地裡不知道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抖M!
吳建熊是吳三桂之子,色欲熏心,也很符合市井對于奸二代的認知。
總而言之,整部電影,都是以一個市井的角度來講述了一個廟堂和江湖的故事。
十分市井,但也十分諷刺。
當然也十分爆笑。
如果說,周星馳的無厘頭為原本帶有市井氣的電影,添加了笑料。
那麼周星馳本身也是将韋小寶這個長在煙花之地的頑童當中“油”表演了出來。
活脫脫是一個老油條。
如果說周星馳的韋小寶是油,那麼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則是猴!
盡管張一山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整個劇組想着将電視劇朝着動漫搞笑的風格靠攏。
但也難掩整部劇的風格浮誇。
這一點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張一山的表情上凸顯出來。
有人說黃曉明的韋小寶已經足夠油膩了,但沒想到張一山的韋小寶卻這麼“搞笑”。
活脫脫像個猴。
按說,以張一山的演技,應該不會遭到群嘲的情況。
畢竟有着《家有兒女》和《餘罪》這樣的作品傍身。
再加上在《餘罪》中的痞子和《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有着相似之處,張一山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但事實上,張一山就是翻車了。
這就是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出了問題,或者說導演對作品産生了誤解。
諷刺并不一定是誇張的表情,或者是猴戲。
看看周星馳的韋小寶,相比起其他演員而言,雖然語言和肢體有些誇張,但卻并沒有給人不适的感覺。
反而有種無厘頭。
但是張一山的猴戲,就顯得有些突兀。
在采訪中說劇組想要走偏漫畫風格,但即使是搞笑番,也沒有如此密集的“鬼畜表情”和“顔藝”。
所謂的鬼畜表情和顔藝,也隻不過是在恰當的時候,出現的一種表現手法而已。
畢竟二次元的風格,與現實有着明顯的不同。
在其中出現一些比較誇張的表情,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三次元的人,想要達成二次元的風格,雖說是“降維”,但顯然有些違和。
張一山版本韋小寶,被嘲諷為猴戲表演,自然也是不足為奇。
雖然韋小寶是市井頑童,但其本身也還是有着一個嚴謹的時代背景的人物。
廟堂和江湖,機靈和義氣都與韋小寶産生聯系。
所以,痞氣、義氣等等市井氣息,也是需要把握尺度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