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權威的中文語法書

權威的中文語法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06:07:28

權威的中文語法書(漢語語法--大怪獸)1

近日,一位網名為“米西德語”的海外中文學校教師發布了一條微博,對不同語言語法的難易程度進行了比較,形象地把英語語法比作小貓,把德語語法比喻成豹子,把俄語語法比作老虎,而漢語語法則被比作“大怪獸”。此微博一出,在被大量轉發的同時,也引發了網友關于“漢語語法到底有多難”的熱議。

語法像空氣 須臾不可離

今年的高考剛剛過去,中考即将來臨。在中考、高考的語文科目中,改病句是一項内容,而在改病句題目中,改語法病句又占有相當的比重。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天天說、時時用,當然語法不在話下。事實果真如此嗎?

北京101中學的小李同學剛參加完高考,對于改病句記憶猶新。她說,有些病句乍看上去有錯,感覺似是而非,但要指出其錯誤之處卻并不容易。為了備戰高考,她做了大量改病句練習,老師還為他們歸納了病句類型。其中一類就是違反語法結構規律的病句,如定語位置、狀語位置、虛詞位置不當的病句。如,“廣大的農村青年表現出無比的社會主義熱情”就是将“無比的”錯放在狀語的位置而形成的病句。老師還為他們總結了幾種辨别病句的方法,如語感審讀法、造句類比法、語法分析法等。小李表示,通過這種嚴格訓練,自己的漢語語法水平得以提高,能夠比較自覺地正确使用語法,也能夠挑出日常生活中人們熟視無睹的病句。

語法就像空氣,隻要使用語言,就一定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語法。因此,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語法學習始終是一個重要内容。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姚雙雲認為,當下我國語文教育中存在着重文學、輕語法的傾向。淡化語法教學,短期内似乎給學生減了負,長期看妨礙了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的發展,最終導緻語文素養和人文素質下降。

巧用産生美 錯用鬧笑話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語文常談及其他》中,從諧聲、拆字、歧義、歇後等方面論述過與語言學有關的笑話産生機制。在我國傳統曲藝形式相聲中,就時常借用引發歧義的病句制造包袱,一些笑話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語法錯誤制造笑點。

有人收到一封電報,其内容“船行二日即到”令他費心猜度。若“行”做謂語,即指船已啟程,兩天後到達或2号到達;若“到”做謂語,則表示船已行兩天,馬上就要到達。還有一個小笑話,叫《一滴就靈》。顧客:癬藥,價錢多少?店家:每瓶3角。顧客:一滴,賣多少錢?店家:怎麼可以買一滴?起碼一瓶。顧客:你們廣告上明明說“一滴就靈”。這是由歧義引發而來的,“一滴就靈”可以是主謂關系,表示“一滴藥就能産生靈驗的效果”,也可以是連謂結構的緊縮複句,表示“隻要滴一點兒,馬上就靈”。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華學院副教授冉啟斌分析道,漢語語法有兩大特點,一是動詞、代詞、名詞缺乏變化,需要根據上下文語義進行分辨;二是語法格式表示的意義多樣,格式與語義之間的關系非常靈活,而這種表達意義的多樣性和模糊性在增加學習難度的同時,也産生了中文詩歌等文學作品的美感。古人以“詩無達诂”為詩歌欣賞原則,意思是說教人不要隻看到詩歌文字與事物之間有形的直接的聯系,更要看到它們之間那無形的間接聯系。朦胧多解增加了人們想象、回味的空間。如果一首詩意義精确無誤、一覽無餘,也就喪失了作為一首好詩的韻味。如王維的《過香積寺》:“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既可以解釋為“泉聲幽咽地穿過危石,日光冷淡地照着青松”,也可以解釋為“泉聲因為危石而幽咽,日光因為青松而冷淡”。

漢語和以英語為代表的西方語言屬于不同語系,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之間也存在着較大差異。現在世界上有7000萬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除了四聲發音和漢字書寫外,漢語語法也是令這些外國漢語學習者頗為頭疼的攔路虎。

趣味學語法 搬開攔路虎

就讀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韓國留學生金恩智就感到了漢語語法的難。她舉例說,漢語裡的“我吃飯”在韓語裡就是“我飯吃”;而“了”字放在句子裡不同位置,句子的意思會随之改變。而且漢語中疊詞很多,如飽飽的、高高興興、雪白雪白等,用法多變,掌握起來難度很大。她也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驗,即多和中國同學接觸,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機會聊天,增強語感,一些語法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

一個在法國教授漢語的朋友曾經給我講過一個笑話。一次,她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十二生肖,法國學生熱情很高,紛紛對照自己的出生年份找相對應的屬相。這時,一個女生高興地大聲說:“老師,我查到了,我是屬于狗的。”聽得她哭笑不得,連忙解釋“屬什麼”和“屬于什麼”的區别所在。

法國留學生愛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漢語語法和法語語法很不一樣,但她并沒覺得漢語語法特别難,反而因為法語語法中有陰陽性、講究性數配合、時态變化多等,覺得法語語法要更複雜些。

米西德語老師說,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來看,漢語語法的教學應該排在漢字和語音之後,尤其在初期應盡量淡化和避開較難的語法點。因為對于以印歐語系為母語的絕大多數外國漢語學習者而言,漢字和語音已經很難了,如果開始就放出漢語語法這隻“大怪獸”擋路,可能會吓跑許多學生。

姚雙雲老師強調,隻要老師針對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設計和組織教學内容,采取科學有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同樣可以把語法知識教出趣味來,幫助外國漢語學習者搬掉漢語語法這個“攔路虎”。

責編:王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