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生與崔莺的故事

張生與崔莺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14:17:48

張生與崔莺的故事?唐朝貞元年間,有一個叫張偉的書生,性情溫和,風采美好張生和朋友們遊玩飲宴,從不與人争吵,總是随和敷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張生與崔莺的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張生與崔莺的故事(民間故事張生與崔莺莺)1

張生與崔莺的故事

唐朝貞元年間,有一個叫張偉的書生,性情溫和,風采美好。張生和朋友們遊玩飲宴,從不與人争吵,總是随和敷衍。

他二十三歲尚未娶親,亦不近女色。有朋友問他:“你不好色?”

張生笑道:“我不好色是假的,隻是沒找到使我留連忘情之人罷了。”

過了兒天,張生到蒲州遊玩。蒲東有一座普救寺,張生就寄宿在寺裡。 寺内還有一富貴人家,姓崔,老夫人鄭氏帶着女兒和幼子,要回長安,途經蒲州,在寺内暫住。

張生和崔老夫人叙談起來,論起親戚,原來張生的母親也出于鄭氏家族,乃崔老夫人同族姐妹。

這年,兵馬副元帥渾死在绛州節度使任内,監軍的宦官丁文雅不會治軍,以緻引起兵變,搶掠蒲州。

亂兵來到蒲東,揚言普救寺中住有富豪,金銀财寶甚厚,要來圍寺搶劫。寺中和尚聽到傳言,連忙報知崔老夫人。

崔老夫人聞報,十分驚慌,手足無措。她召來奴仆,商議保家之策。奴仆雖多,怎能敵住亂兵?

這時,張生來到,說他在軍中有一好友,乃統兵之将,可請他前來援救。

張生托一和尚向蒲将投書。那蒲将果然帶兵前來,解了普救寺之圍,使崔家免遭于難。

崔老夫人感激張生的保家恩情,特在中堂排宴,命仆人帶幼子歡郎請張生赴席。

張生來到中堂,崔老夫人命歡郎再拜,感謝恩情。她說:“幼子弱女,不能保家護身,幸得援救,容後圖報。”

崔老夫人又召來丫環紅娘,命她去請小姐前來,拜謝恩兄。紅娘轉身去了。

霎時,紅娘轉來,道:“小姐身體不爽,容後再謝吧。”

崔老夫人沉臉說道:“救命之恩,怎能不謝,快快叫她前來!”

一時,紅娘扶一少女走入中堂。隻見她淡妝常服,面色豐潤,雙頰飛紅,光彩照人,款款向張生禮畢,依坐在崔老夫人身旁。

張生驚遇麗人,連忙還禮,問其年紀、名字。崔老夫人忙回道:“年已十七,小字莺莺。”

張生又問其它,欲以言詞挑逗,莺莺始終不答。席散時,張生覺得心神恍惚,快快告退。

自遇莺莺,張生心神不定,似見到使其留連不能忘情之人。想與莺莺相會,又不得見。這時,他見紅娘走過來。

張生四顧無人,忙走到紅娘面前,再三再四地施禮。紅娘吃了一驚,問她要做什麼? 張生支支吾吾地說出他對莺莺的相思,請求紅娘轉達他的心事。紅娘吓壞了,轉身就跑。

張生見紅娘吓跑了,心中十分懊悔,真不該如此莽撞,如被崔老夫人知道,惹得莺莺惱怒,這可如何是好?

轉天,紅娘又來了。張生走上前羞愧地道歉,并言明再也不說那些昏話了。紅娘見他那呆樣兒,抿嘴笑了。

紅娘道:“相公的話,我不敢去說,也不敢洩露出去。可是,你和崔家是姻親,又有恩于崔家,何不就此去求親呢?”

張生道:“我自幼知禮,從不敢窺視婦女,如今更加不敢。可是自從那天見了莺莺小姐,就無法克制我的相思了。如托媒求娶,要等數月,如何得了”

張生懇求紅娘設法成全。紅娘道:“小姐貞潔自重,我們下人怎敢去說。隻是小姐酷愛吟詩著文,相公賦情詩一首如何?”

張生立刻回房,作《春詞》二首,出來交與紅娘,千恩萬謝,求她傳遞。

張生終日坐立不安,心懷忐忑,一直等到夕陽西下之際,隻見紅娘手裡拿着一紙花箋來了。他連忙讓到屋裡。

紅娘出示花箋,上有莺莺詩《明月三五夜》一首:“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張生含笑點頭,似悟詩意,轉身對紅娘一再拜謝,送她出房而去。這夜,張生來到崔氏住房牆外,隻見有杏樹一株,枝伸牆頭,可攀枝過去。他心中暗暗打好主意。

轉天,正是二月十五,月夜甚明。張生攀枝越牆,以杏樹為梯,來到崔氏院中,直趨西廂。 西廂房門,果然半開,張生挨身進房,擡頭一看,是紅娘卧于床。

紅娘驚起,問道“相公何以至此?”張生道:“是小姐的詩召我來的,望請通報。”紅娘連忙去了。

一時,紅娘轉來,輕聲叫道:“來了,來了!”張生既驚且喜,心想定能成其好事了。

莺莺衣著整齊,面色嚴肅,進得屋來,對張生道:“恩兄救我全家,情義甚厚。奈何乘危難之機,命婢女傳淫逸之詞?”

張生驚疑難對。莺莺又道:“我以四句鄙靡之詩,召兄前來,實為當面言明真意,望恩兄自重自持。”說罷,轉身去了。

張生怅然若失,許久方似有所悟,悄悄挨出西廂,攀杏越牆而歸。這幾天,張生在房中悶坐,心潮翻騰,行不知止,食不知飽,相思之情,如割心扉。他感到絕望了。

這天黃昏後,張生悶悶獨卧床上,忽聽有人輕聲呼喚,他驚駭而起。 原來是紅娘抱着繡枕錦被站在床前,含笑道:“來了,來了!為何睡下了?”

張生驚疑未定,拭目細看,未曾醒悟,紅娘放下繡枕錦被,轉身去了。 張生呆坐床上,疑是夢境。他心中一動,連忙起身,整整衣冠,恭恭敬敬地等待着。

霎時,紅娘扶莺莺來了。她面帶嬌羞,緩步盈盈,似柔羽無力,與那天的端莊嚴肅全然不同。

張生飄飄然,猶如神女降臨,身在仙境。此時,斜月幽輝,透窗晶瑩。 紅娘攙扶莺莺坐在月下床頭,望望張生,看看小姐,默默無語,靈犀已通。她深情一笑,掩門去了。

此時,正是二月十八日,斜月移出浮雲,柔風吹綻夜花,人間天上,一片幽情。一夕轉逝,天将破曉。

随着寺廟晨鐘,紅娘進來,催促莺莺快走。隻見她發髻未整,倦眼垂淚,懶懶下床。

莺莺去了,一夜并無片言隻語。張生凝視窗上晨光,仍然疑是夢境。隻是溫香仍留錦被,枕上淚光熒熒。

以後十餘日,未通信息。張生在悶念中作《會真》詩三十韻(六十句),把那日月夜之會比做遇到神仙。

張生的《會真》詩尚未寫完,紅娘來了。他抄上花箋,請紅娘将此詩轉交莺莺,以表深戀之情。

自此,他們又相會了。每逢入夜,張生就攀杏越牆,暗到西廂與莺莺相聚;晨光一現,就悄悄爬牆出來。

每夜相會,莺莺情深無語。張生問她道“小姐因何對我如此情深?”莺莺答道:“我無可奈何呀!”

不久,張生要去長安,戀戀不舍地告知莺莺。莺莺并無留難,隻是愁怨之容,使人感動。

張生臨行前一日,莺莺沒有再見他。轉天,張生就動身到長安去了。

過了數月,張生又來到蒲州,住在普救寺内。崔氏一家仍在此留住未去。當天夜裡,張生仍越牆至西廂與莺莺相會。久别重逢,自然異常恩愛;隻是莺莺寡言少語,面上浮現出淡淡的哀愁。

張生知道莺莺字寫得好,文筆亦佳,屢次請她作字屬文,莺莺總是不動筆墨。張生拿出自己的文章,莺莺也不甚看。

莺莺文才極高,而不顯露;言詞敏捷,而少應付。她待張生情義甚厚,從未以言詞表達。哀怨欣喜,亦不見諸于外。

一日,莺莺獨自撫琴,調寄凄恻,曲盡惆怅。張生在門外偷聽,頗有繞梁之妙,甚為歎賞。

琴聲停,張生進門,一揖到地,請莺莺再鼓一曲。一再懇請,莺莺隻是不允。

張生不解莺莺由衷深情,甚感惶。走期已近,又要西去長安,他歎息一聲,與莺莺道别。

莺莺心知訣别之期已到,緩緩說道:“始于勾引,終于抛棄,固然沒什麼,我也不怨恨。隻是你我終身之盟,總要有一結局。暫短之别,不必戀戀不舍吧。”

莺莺見張生總是悶悶不樂,又道:“君既煩悶,聽我鼓琴。”因命紅娘焚香拂琴。

莺莺端坐,鼓《霓裳羽衣》序曲。隻是數聲之後,即哀音怨亂,不成曲調了。隻聽得紅娘哀歎垂淚,張生感慨不已。

莺莺停下來立即起身,淚流滿面,遂扶紅娘出了西廂,匆匆回房去了。 莺莺去後,沒有再來。轉天清晨,張生整裝赴長安去了。

一路西行,張生念及與莺莺合歡未已,離愁相繼,心中不禁怅然。張生進京赴考未中,留在長安年餘。他想起西廂之事,就提筆給莺莺寫了一封書信,隻是勸她凡事看開一些,卻并不提婚娶之事。随信還捎去了絨花。

不久,莺莺回書;詞盡眷戀之情,情深意切,羞于當年私會,願結永好:随書捎來玉環、茶碾,以表如玉之真、如環不解。

張生将莺莺的書信傳抄給幾位好友,以示自己的多才豔遇。其中,楊巨源、元稹等還撰寫詩詞《崔娘》、《會真》詩等,贊歎異事。

張生住在長安行樂之地,每日詩詞酬對,遊玩飲宴,已忘卻了西廂之情,而決意與莺莺斷絕了。

元稹續作了《會真》詩,問張生有何話可說?張生卻把莺莺比做“天生尤物”道:“不妖其身,必妖其人,怎能為一女子喪志!”

在座的朋友聽了張生的話,都深深歎息。不久,張生就娶了另一大家小姐為妻。

又過了年餘,張生出外遊玩,聽說莺莺也嫁人了。他特地來到她夫家,請求以表兄妹之親,拜見莺莺。

莺莺的丈夫進房轉告。莺莺搖頭,拒不出見。張生聞聽莺莺不見,十分懊惱,怨恨之情,現于顔色。他長歎一聲,快怏離去。

回到寓所,莺莺差人送與張生一詩:“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從此,二人再沒見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