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經前期綜合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經前期綜合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18:38:48

經前期綜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經期前反複出現的一系列軀體、心理、行為及體質等方面的一些症狀,這些症狀多達150多種,常常在月經前一個星期内出現,在月經來之後好轉或消失,育齡期婦女發病率最高。

經前期綜合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你了解經前期綜合征嗎)1

西醫學中病因尚未明确,多認為與激素水平改變、社會心理因素、人格因素有關,治療以改善患者症狀為主,主要包括非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治療和星狀神經節阻滞治療。非藥物治療主要是飲食、休息和鍛煉。藥物治療中抗焦慮劑、抗抑郁劑、性激素等藥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心理治療需要在心理醫生指導下學習自我放松訓練療法、音樂療法等。

在中醫學中沒有此病名的記載,但根據不同的症狀,分别有經行乳房脹痛、經行頭痛、經行感冒、經行身痛、經行浮腫、經行情志異常等,現在中醫婦科學中将其統一歸為月經前後諸證。中醫認為該病多由肝郁氣滞、陰虛肝旺、脾腎兩虛引起。

常見證型和治法如下:

肝氣郁結

臨床表現:經前頭痛,經前或經行乳房脹滿疼痛,或乳頭癢痛,甚則痛不可觸衣。小腹脹滿連及胸脅,月經先後無定期或延後,經行不暢,血色黯紅,小腹脹痛,胸悶脅脹,精神抑郁,時歎息;或煩躁易怒,心煩,不思飲食,失眠,舌淡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養血調經。方劑選用逍遙散加減、柴胡疏肝散加減。

也可選用中成藥:逍遙丸、丹栀逍遙丸等。

脾腎陽虛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行面浮肢腫,晨起頭面腫甚,月經推遲,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畏寒肢冷,飲食減少,腰膝酸軟,大便溏薄或經前洩瀉,或經行前後頭暈嗜睡,胸悶惡心,舌淡紅伴胖,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

治法:溫腎健脾,化濕調經。方劑選用腎氣丸合苓桂術甘湯或右歸丸合苓桂術甘湯。

也可選用中成藥:金匮腎氣丸、右歸丸、濟生腎氣丸。

肝腎陰虛

臨床表現:經行或經後兩乳脹痛,兩目幹澀,口幹咽燥,或口舌糜爛,眩暈耳鳴,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煩躁少寐,腰膝酸痛,月經量少,色淡,舌淡或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腎養肝,育陰調經。方劑選用滋水清肝飲加減、一貫煎。

也可選用中成藥:杞菊地黃丸。

經前期綜合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你了解經前期綜合征嗎)2

氣滞血瘀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期頭痛劇烈,或經行發熱,經行乳房脹痛,肢體腫脹,月經量少,經色紫黯有塊,脘悶脅脹,腹痛,善歎息,情緒抑郁,舌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脈弦澀。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調經。方劑選用八物湯加減或血府逐瘀湯。

也可選用中成藥:柴胡舒肝丸、元胡止痛片、血府逐瘀膠囊。

心肝火旺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期狂躁易怒,頭痛頭暈,口苦咽幹,面紅目赤,小便黃,經行不暢,舌紅苔黃,脈弦澀滑數。

治法:疏肝解郁,清熱調經。方劑選用丹栀逍遙散加減。

也可選用中成藥:丹栀逍遙丸。

心脾兩虛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期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多思善慮,面色萎黃,食欲減退,或頭暈頭痛,或洩瀉,自汗或盜汗,月經量少或多,色淡質稀,舌淡紅苔白,脈細弱。

治法:養心益脾,補血調經。方劑選用歸脾湯加減。

也可選用中成藥:歸脾丸。

痰火上擾

臨床表現:經行煩躁不安,情緒不甯,甚或狂躁不安,惡心,痰多,失眠,面紅目赤,大便幹結,月經量少或量多,色深紅質稠,平時百帶量多,色黃質稠,舌紅苔黃厚或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甯心安神。方劑選用生鐵落飲加減。

也可選用中成藥:丹栀逍遙丸。

此外,還可見肝氣逆、肝郁脾虛、陰虛火旺、血瘀、氣血兩虛等證型,需要在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我是堅持為大家科普醫學知識的于春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關注或點贊,也可以轉發給您的家人或朋友觀看此文,謝謝了!

經前期綜合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你了解經前期綜合征嗎)3

#大家健康超能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