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苋在中國的南北地區均有生産,是一種富含營養價值的植物,除了食用價值外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以其入藥,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的作用,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種植馬齒苋。馬齒苋喜高溫,耐澇性和耐旱性都很好,适宜栽種到中性或是弱酸性的土壤中,接下來就從種植時間、栽培要點、防治蟲害、水肥管理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來了解馬齒苋的種植方法。
種植馬齒苋時的氣溫應當在20℃以上,所以我國種植馬齒苋的時間多在2月下旬,采收時間在11月;江浙一帶的播種時間多在5月下旬;華北地區的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上旬。
2.栽培要點馬齒苋的種子較為細小,所以在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深耕,深度約為15厘米,種植方式以條播為主,為使播種的密度均勻,可以在種子中混入100倍種子重量的細沙進行播撒,播撒後隻需覆蓋一層細土即可,當苗高15厘米時,開始間苗,使株距保持在9-10厘米左右,播種後約25天左右,植株的高度達到25厘米,就可以進行采收了。
種植馬齒苋過程中容易出現病毒病、白粉病以及葉斑病,防治這些病就可以使用百菌清、多菌靈、速克靈等藥物進行噴灑使用。
馬齒苋的耐旱性極強,所以在澆水時要控制好澆水量,讓土壤保持在半濕的狀态即可;馬齒苋對肥料的需求不大,選用肥力較大的土壤進行馬齒苋的種植,之後的養護過程中就不需要再施肥了。
5.繁殖方式馬齒苋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兩種: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種子繁殖便于大面積的生産馬齒苋,無性繁殖的方式主要為扡插,使用頻率并不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