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6-28 13:28:43

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在UNIVAC Series 90大型機上出現的EDT文本編輯器增強程序開始,到1987年蘋果電腦上的HyperCard和QuarkXPress兩款插件在個人電腦上的第一次亮相。插件這個輔助應用程序的存在以“外挂”“輔助”等等諸多奇怪的形式陪伴電腦程序一起成長。一直以直接解決實際需求,拓展程序功能為根本任務的插件,自然而然的也被應用到了遊戲這個大家庭之中。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1

何為插件

提起插件,相信很多玩家都僅僅停留在有所耳聞的層面上。英文單詞plug-in、addin或extension等中文一般譯作“插件”,在遊戲領域,它們同時還有一個頗具歧義的翻譯“外挂”。插件是一種遵循應用預留的程序接口編寫出來的輔助程序。它隻能運行在程序規定的系統平台下,不能脫離指定的平台單獨運行。

遊戲插件往往不像MOD那樣直接參與修改增強遊戲本身,而更多的是給予玩家更加流暢爽快的體驗。如果說遊戲MOD是增強遊戲讓遊戲更加複雜更加耐玩,插件往往則是增強玩家的能力,代替一些非常複雜的操作從而讓遊戲簡化,使得玩家能夠更好的體驗遊戲。

口碑普遍較高的“良性插件”往往更容易出現在遊戲玩法更加開放,更具有創造性的遊戲中。很多遊戲在提供給了玩家一定的“創造樂趣”時,也很容易會出現一些大量的模塊化程序化的重複操作。造想與别人分享(亦或分享别人的)這些約定俗成的“套路”時,全指望軟件本身的更新是做不到的,所以插件也就應運而生了。

文字MUD中孕育的插件種子

如果說起中國遊戲圈中插件的應用,那就一定不能不談文字MUD遊戲。MUD遊戲即Multiple User Domain多用戶虛拟空間遊戲。現在的玩家或許對MUD已經不是很熟悉了,但是上世紀開始接觸網絡的玩家一定對文字MUD這種獨特的遊戲形式卻記憶猶新。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2

自從1979年第一個MUD(多用戶土牢)多人交互操作站點建立以來,這個包含了各種冒險遊戲、棋類遊戲和豐富詳盡數據庫的站點就大受歡迎。玩家隻要自己喜歡,可以在這些遊戲中專心做買賣,或到處遊曆,或什麼事情也不做而随便走走。與現在網絡遊戲中充斥着的各種“免費遊戲”特色相比,當時的文字MUD是一片純粹的遊戲玩家的淨土。

而談到國内的文字MUD,就不能不提一直堅守到現在的傳奇:北大俠客行。北大俠客行最初于1996年開始架于北大物理樓的一個服務器上,作為教育網中較早的幾個Mud之一,北大俠客行成了很多老玩家的樂園。而如今,在曆經二十一年的風風雨雨後,它們還存留有大量的優質玩家,遊戲主題内容也還在不斷更新,這一切都成為了圈内的一個美談。

而因為當時北大俠客行主要的受衆都是國内相當高學曆的人群,(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流傳于各高校的教育網),所以其玩家的動手能力出奇強。因為遊戲本身是沒有盈利模式,所以制作機器人(插件)這種憑借智慧把玩家從重複的勞動中解脫出來的重要手段,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文字mud的樂趣之一。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3

幹淨簡潔的代碼是一代大俠的标志

當能否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插件成為了變成高玩的必經之路,能否将插件效率做到最優化成為老玩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時,各式各樣的編程鬼才奇才層出不窮,以至于在零八年的時候甚至開發出了同時聯通QQ群,MSN組和文字MUD聊天室的神奇插件。而這些優秀的插件給其他剛進入遊戲的新人提供了極大便利之餘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開源的環境和簡單上手讨論熱烈的氛圍也成為了這個遊戲經久不衰的不二法門。文字MUD在本身的遊戲性之外,又增添了編程所賦予的别緻樂趣。

雖然文字MUD為國内玩家們開啟了插件的大門,但是國内遊戲圈對插件的應用尚處于小衆圈子裡的狂歡,而插件真正走入大衆的眼前還是要從《我的世界》開始的。

《我的世界》孵化出的插件國度

2009年,馬庫斯發行的沙盤遊戲《我的世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風靡全球,而後,Mojang工作室被以天價出售給了微軟。《我的世界》的巨大成功不僅僅因為其獨具匠心的創意和輕松寫意的玩法,還有其依托的諸多MOD與插件。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4

開放的世界架構會引發諸多制作者的創造欲。無論是内容需求還是功能需求,兩者都是玩家群體中客觀存在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無論開發者是自己想實現某些功能于是進行自制,還是因為玩家的呼聲才進行制作。正是因為有着這些外在需求的存在,創造欲高漲的各路大佬才開始了自己的改造活動。

由于《我的世界》官方沒提供相應的接口,因此在《我的世界》的遠古版本裡,為避免各個MOD之間存在的各類沖突,漸漸形成了一種底層框架。這些架構會直接修改《我的世界》的二進制代碼,并負責MOD的加載過程,為各路MOD提供一種更加相對可靠的接口,方便不同MOD調用。

在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底層框架——CraftBukkit、Spigot、MinecraftForge、LiteLoader、等這一類程序的努力下,MOD制作者們初步擺脫了物品代碼基本靠猜,苦思冥想新增物品代碼編成什麼才不會和别人撞車的悲慘狀況。

而在這種狀況下,一部分底層框架的制作者開始着手制作相對MOD來說更加穩定,可以跨越更多版本的附加程序,插件便再次走上了前台。

插件的新生

站在不同遊戲的角度講,隻要對遊戲的修改行為都應該被稱為MOD,所以《我的世界》中的服務端插件在這種角度下也應該被稱為MOD。但是對于《我的世界》而言,不同場合為方便區分,國内對插件和MOD有着約定俗成的細分。

插件和MOD是我的世界聯機服務器裡最重要的内容。插件更多的是改善遊戲體驗而非創新遊戲玩法,而MOD則正好相反。和MOD相比,插件更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可玩性,所以制作插件時,不需要非常周詳的遊戲策劃,幾乎不需要美工,所需求的是解決遊戲内基于遊戲本身的問題。而MOD不僅僅需要美工,而且可能還需要3D模型等隻會畫畫的美工沒法完全勝任的東西,插件開發的門檻比MOD低,而且執行效率比MOD更好,在兼容性和易用性上更是因為可以跨版本而遠勝于MOD。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5

MOD引起的遊戲崩潰往往也會讓新手玩家的心态一塊崩潰

CraftBukkit,Spigot等底層框架隻負責修改服務端代碼,并且提供一個相對穩定,可跨越多個版本的接口。基于這類底層框架的代碼通常放置于plugins文件夾,被稱為服務端插件。

MinecraftForge,LiteLoader等底層框架會同時修改服務端和客戶端代碼,但是由于遊戲的代碼經常發生變動,所以它們通常沒有辦法跨越多個版本。基于這類底層框架的修改行為通常才會被稱為MOD,位于MODs文件夾。

這種分類準簡潔方便,大家也一直在沿用着。直到2014年,SpongeAPI橫空出世。這個底層框架雖然基于的是服務端,但是它的插件竟然是放在MODs文件夾裡的。如果一個服務器使用了SpongeAPI,那麼當你打開MODs文件夾,就會出現MOD和服務端插件兩者混在一起傻傻的分不清這樣令人抓狂的狀況。更令人揪心的是——SpongeAPI甚至可以在客戶端運行,所以似乎就可以在客戶端運行服務端插件。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6

這樣一個怪胎的出現,徹底模糊了第二種标準中服務端插件和MOD的界限。因此SpongeAPI的開發團隊最近提出了自己的分類标準:隻依賴穩定的,跨版本的接口的修改行為被稱為插件,而同時依賴遊戲本體代碼,跨版本需要做特殊兼容的修改行為被稱為MOD。

然而無論是MCPC還是Cauldron,哪怕是KCauldron這些,MOD服務器的兼容性和穩定性一直令人頭疼。就好比郭德綱的一句名言:不是我多厲害,都是同行襯托的好,MOD大家族過于複雜導緻了各大MOD底層框架管理混亂,很多插件開始接過MOD的職責:MOD負責創新玩法,而插件則開始将MOD轉化成更加簡單高效的方式運行,MOD和插件的區别再一次模糊了起來。

拿《我的世界》中國版舉例,完全免費正版内容,方便的一站式啟動器,傻瓜式的便利體驗,一鍵開服一鍵增加插件MOD等功能都提供了相對爽快的體驗。基于“提供便利”這一理念更好的服務于基礎玩家,在《我的世界》原本的各個盲點進行着補充。

如何玩到單機我的世界(從北大俠客行到我的世界)7

網易将我的世界引入中國,中國的開發者們終于有了和我的世界開發組溝通的橋梁,統一的集成平台讓更多的人不必頭疼各大插件與MOD的兼容性問題,易用性得到了質的飛躍。而對于插件作者們來說,《我的世界》中國版注重開發者版權,積極聯絡所有開發者以求能給開發者一個穩定公平的大環境,讓整個開發鍊條更加健康平穩。緊鑼密鼓正在籌備的“創造者計劃”也讓人感到信心十足。

為什不不叫上小夥伴再來回顧一下這個由方塊組成的美好世界呢?畢竟這個世界從來沒有距離中國如此親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