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7:26:20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看清一個人的修養)1

“飯桌雖為方寸之地,卻是最能體現衆生百相。”

作者:每晚·藍歌

來源:每晚一卷書(洞見旗下賬号)

錢鐘書先生寫過一篇名為《吃飯》的散文,文章表層是寫千姿百态的吃相,深層則是坦陳關于人生處世哲學的思考,簡而言之即為“吃飯見品性”。

吃飯,是極為普通的一件事,卻如同一面鏡子,在一蔬一飯,一言一行中,照出吃飯人的性情,照出衆生百态。

越是細微處,越是藏着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和人品。

1

最近,因《少年的你》問鼎金像獎最佳新演員而火了一把的易烊千玺,又因一個極小的動作上了熱搜。

在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中,千玺和何炅老師、娜娜一起吃飯,因為他的位置是中間的C位,他就坐得很偏,坐在桌角處。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看清一個人的修養)2

娜娜問他為什麼不坐中間的墊子上?

何老師說:“他覺得這是中間的位置,不好意思”。

在中國飲食禮儀中,飯桌正中間位置,一般是留給長輩入座。

在何老師和娜娜面前,千玺始終記住自己是晚輩,入座十分講究,并将這一份禮儀銘記于心,貫穿于行。

這個2歲就進培訓班,18歲就紅遍全國的帥小夥,除了過硬的專業能力,還有處處得體的為人處世之道,哪怕在飯桌上,也盡顯修養。

我們常說,飯桌見人品,席間見修養

的确如此,人在放松的狀态下,最能彰顯本性。

越是有成就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更為得體。

有一次,餘秋雨約國學大師季羨林吃飯,在赴約之前,季羨林專門給自己捯饬了一番,身旁的秘書說 “不要換了,餘秋雨是您學生輩的,不用這麼禮貌的”。

季羨林說:“那怎麼行,這是尊重他人”。

每每回憶起這件事,餘秋雨都說:“長輩學者就是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我們都不會想到,和别人吃飯要換下衣服”。

正因為吃飯是件小事,所以大多數人都随意而為之,而一個有涵養的人,會重視他人的邀約,會體面地出席每一次飯局。

這不是自我誇耀,而是尊重對方。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值不值得深交,往往通過吃一頓飯就能知道了。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看清一個人的修養)3

2

前段時間,在滿屏娛樂八卦中,有一個消防帥小夥悄悄登上了熱搜榜,獲得網友狂點贊。

當時,西安一民房起火災,消防大隊收到消息後立即出警,忙活了大半天才把火撲滅。

饑腸辘辘的消防員們,隻好先拿泡面充饑。

一名消防員因車裡坐不下,就把泡面放在一輛私家車的引擎蓋上,弓着腰吃了起來,吃完之後還用衣服擦拭幹淨。

這一舉動被行車記錄儀拍下,視頻迅速在網上走紅,被網友狂點贊800萬餘次。

很多人都說:“真是太有教養了,吃完飯也不給别人添麻煩,人帥心更美”。

随時能為别人着想,一定是個有修養的人,凡事懂得為他人想一步,一定是一個靠譜的人。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吃飯能否反映一個人的教養、内涵”?

在兩千多個回答中,都是清一色贊同評論。

和别人約吃飯,打扮體面,及時赴約,這是尊重。

吃飯不亂丢骨頭,保持餐桌整潔,這是為他人着想。

吃飯惦記别人的用餐喜好,這是體貼。

說到底,吃飯一事,最能凸顯人性之根本。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看清一個人的修養)4

3

關于吃飯哲學,王家衛曾有句經典之言,他說:

“一男一女,你可以去喝個茶,沒事。但要是有一天,你說,我願意跟你去吃一頓飯,那就意義就不一樣了。

你願意跟這個人吃一頓飯,就是說你不讨厭和他相處,因為食物是有記憶的,誰也不願吃一頓苦的飯”。

這句話鞭辟入裡地分析了男女交往的真相。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吃過一頓飯後,大抵就了然于心了。

朋友最近去相親,回來和我吐槽這頓飯吃得太糟糕了。

對方條件不錯,985碩士畢業,眼下從事的行業正處于朝陽期,且在公司擔任高管職位。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不可多得的擇偶之選,沒想到一頓飯就涼涼了。

兩人剛入席點菜,男方說對這裡菜品不熟,讓朋友點菜。

朋友詢問他想吃什麼,男生說沒關系,結果,點了海帶,男生說不吃,點了秋葵,男生說也不吃,點了鴨肉,男生說不感興趣,一來一回點了二十多分鐘,就确定了四個菜。

點完後朋友告訴男生菜名,其中有個菜是男生不愛吃,就删掉了,變成了3個小炒。

上菜時,有道菜叫巴浪魚,總共不大的兩條魚,一共被切成了6段。

朋友以為是每人一條,但男生顯然是沒有意識到,菜一上桌,他直接就挑魚最好吃的部位下筷子,結果男生風雲殘卷地把兩條魚最好吃的部位吃完了。

朋友看着盤子裡被翻爛的魚根本下不了筷子,隻好随便吃應付了一下。

這頓飯,吃得朋友一言難盡。

吃完之後,朋友就與男生坦白了兩人不合适的想法,結果男生說這頓飯AA。

飯桌雖為方寸之地,卻是最能體現衆生百相。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看清一個人的修養)5

即便對不上眼,飯桌上的基本禮儀還是要有的,這種不顧他人感受,隻顧自己用餐愉快的人,往往品性自私。

吃飯是小事,往後餘生的相處是大事。

小事不能顧及對方的感受,大事更加不用提了。

作家池莉曾在一本書中講到一段自己年少時的愛情故事。

她27歲那年,遇到了一位工科男,相貌英俊潇灑,多才多藝,家境優越。

他們第一次見面,就彼此對上眼了。

可惜,吃了幾次飯之後,池莉覺得對方不能托付終身。

池莉說:

“他經常來我們食堂吃飯,用我的飯票。我的飯票吃完了,工資很吃緊,他毫無意識。

偶爾我們也去吃個餐館,我搶單,他毫無意識;我再搶單兩次,他竟習慣了;再吃完,人嘴巴一抹,先撤,候在外面,吸煙去了。”

林清玄在《從食物看人的性格》一文中寫道:“人總是選着自己的喜好,這喜好往往與自己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所以從一個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實際上,我們在尋找厮守一生的伴侶時,其實也是在找志趣相投的飯友

對一個人越好他越覺得理所當然(看清一個人的修養)6

4

陳丹青說:所謂教養、所謂禮貌、全看小事情。

而吃飯這件小事情,往往就藏着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格。

修養是從一個人的内心流淌出來的,細節也是,如果沒有,那不經意釋放出的也就隻有冷漠和自私了。

早年,在拜讀蔡康永《痛快日子》一書時,有一段是記載蔡康永父親談飯桌修養的故事:

爸每次請客,要決定菜單時,總會對我們小孩解釋兩句:“這家的蹄筋是皮的,不要點”。

“六個客人吃這條魚太大了”、“點蝦要點完整的,别點剁碎的,可能不鮮”。

雖然隻是一頓飯,卻能方方面面照顧到用餐之人的習慣,這是情商,也是修養。

這麼多年,蔡康永能在圈内外活得遊刃有餘,并創造四通八達的人脈關系,是父親潛移默化影響出來的。

人與人之間交往,免不了觥籌交錯,推杯交盞。

有的人在飯中吃出了感情,有的人則吃出了間隙。

說到底,想要看清一個人品性如何,和他吃一頓飯就夠了。

今日互動#你找到志趣相投的“飯友”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