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餓到極點會做出哪些泯滅人性的事情?曆史上有名的“易子而食”,還有吃土事件,吃樹皮都是輕度的“變态行為。”一個人餓到了極點,就像一個瘾君子毒瘾上身,做出什麼事情來都是有可能的。
颠沛流離餓肚子的晉文公
如果一個餓到了極點的人,有人突然給你一塊肉吃,你會不會感恩一輩子?當然會,因為滴水之恩還要湧泉相報,何況一塊肉呢?晉文公就曾面對過這樣的境遇。
晉文公在被後母陷害後逃跑到各地方飄零,一葉孤舟,無依無靠。晉文公為了躲避後母骊姬的毒害,一躲就是十九年之久。這十幾年來,他輾轉到各國避難,衣不蔽體,居無定所,經常面臨着餓肚子的尴尬處境。
晉文公一共去過八個國家,又一次在衛國逃離期間,他實在是太過于饑餓,正在挖野菜充饑。眼看着主子吃糠咽菜,晉文公的一名手下不再忍心看下去。
饑餓的時候突然有肉吃
就在晉文公吃菜正難以下咽,眼淚橫流的時候。這名手下卻給他端來了一碗香噴噴的肉湯。晉文公一看大喜過望,立刻狼吞虎咽,連肉加湯吃了個幹幹淨淨。
心滿意足的晉文公卻突然疑問起手下,這荒山野嶺,哪裡來的肉湯?此時,手下并沒有告訴晉文公實情,而是說是麻雀湯。這名忠心耿耿的手下叫介子推。
介子推端來的不是麻雀湯,而是他自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養着主子。晉文公重耳還是沒有打消疑慮,經過觀察得知,介子推是用自己的肉喂養自己。于是心裡感激不盡,發誓要回報介子推。
介子推不居功自傲,隐退山林為了紀念這個事情,晉文公為了回報介子推,還衍生出一個節日——寒食節。這本是一個好故事,如果沒有後來的事情。
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振旗鼓,當上了一國之主。在晉文公四處逃難的時候,對他忠心耿耿的人做了一一封賞。所有人都歡天喜地的接受了晉文公的賞賜,唯有介子推不肯領賞。
介子推救人于危難之時,當别人回報的時候又不求回報的精神固然偉大。但是,君王之心不可測,晉文公偏偏要報答他。介子推拗不過君王的好意,帶着老母親躲到了山裡。這要是在現代社會,定然是個奇葩。
介子推和母親隐居深山密林不願露頭,按理晉文公當成全自己恩公的好意,也就随他去吧。可是晉文公偏偏是一個特别執拗的人,非要報答這一肉之恩。要我說,要給别人一個感恩的機會,否則自己也會很尴尬。
果不其然,晉文公為了報恩,竟然安排人放火燒山,想要用大火逼着這母子倆走出山林。不曾想遭人陷害,火勢過猛,介子推抱着老母親在一棵大樹下活活被燒死在山裡。
寒食節的由來
這在當今社會,倆人都是稀缺的人才。一個報恩不得,一個死活不肯受恩。按理介子推割肉給晉文公吃的行為,當理所當然的享受這一行為帶來的禮遇,可是他沒有!按理晉文公受人恩惠,别人拒不接受,也當成全别人的美名,給他一個痛快的前程,但是他也沒有。
看到被火燒死的恩人,晉文公哀嚎不已。他下令,每年的這個時辰定為禁火節,嚴禁生火做飯,隻吃冷食寒食。晉文公到底是君王,霸道,為了紀念他的恩人,命令全國的老百姓都要禁火,真真是有點過了。
不過老百姓聽說了這倆人的故事都感動不已,很配合的過起了禁火節,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習慣,延續了很久。随着時間的推移,禁火節就演變為了寒食節。
介子推與母親抱着柳樹一起死去,遺體就在一顆大柳樹旁邊。晉文公看着傷感,給柳樹起名為“清明柳”。當時介子推和母親所躲避的山名字叫綿山,晉文公下令以介子推名字命名為“介山”。随着時代的演變,寒食節也漸漸又變成了全國百姓普遍認可的清明節,及至到了今天,老百姓也還是以清明為重要節日。我們現在的認識裡,很少會想到介子推,隻把它當做祭奠死人的節日了。
禁火節到了寒食節,寒食節又演變為清明節,這一曆史過程的改變,都源于介子推與晉文公之間這段故事。
每到初春季節,老百姓們紛紛出去踏青,祭奠祖宗。這個季節,氣候還很幹燥,容易起火而無法控制,我想這個也是介子推之所以被山火燒死的原因。因為當時那個時候,氣候幹燥,一火起而整座山都着了火,等到晉文公後悔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救了,這也是他封禁火節的緣由吧。
晉文公勵精圖治,成為霸主晉文公感恩圖報,勵精圖治。他的治理下,晉國國力大增,百姓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公元632年,晉文公打敗了當時的楚國。躍升為春秋五霸中名列第二的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之久的宏圖霸業。
介子推與晉文公的故事既是一場悲劇,也是一出喜劇。看到悲劇的看到了介子推母子倆的死,看到喜劇的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晉文公落難的時候,能有這樣一個人願意割肉給他吃,這就是人性最大的善良。
隻可惜,晉文公雖然心裡感激,想要報恩,但是聽信小人用了錯誤的辦法導緻了悲劇的發生。
世界上很多人,都還信奉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報恩是一件好事,但是盲目報恩,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着想考慮問題也是不可取的。
結語
從沒想到清明節源于寒食節,而寒食節又源于禁火節。禁火節是一個名字叫介子推的善良之人引起的,是一個叫晉文公的君王推行的。他們之間的故事還在被後世之人傳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