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推出的旗艦 TWS 耳機橫評又雙叕來了!
經常刷差評的差友應該都知道每隔一段時間,托尼就會給大家帶來 TWS 耳機的測評,從開始到現在,體驗過的耳機少說也有十幾台。
之所以這麼熱衷于耳機評測,還是因為除了手機,日常我們使用率最高的就要數 TWS 耳機了,至少對我來說,出門一定不能沒有耳機~
目前中低端 TWS 耳機市場卷的可謂是水深火熱,各個價位段都産生了不少爆款,隻要你買的耳機不是來自冷門的小廠,基本不會踩坑。
然而要是你想在降噪、音質、功能以及續航等方面獲得極緻的體驗,那還得是旗艦 TWS 耳機,就目前來看很多中端耳機都是偏科生。
而今天參與橫評的四款旗艦 TWS 耳機,無一例外全部來自手機大廠。
其中有兩款耳機剛在前陣子發布,是本次橫評主角;而另外兩款,則分别是如今安卓和蘋果端标杆級的存在,上市至今收獲了廣泛好評。
它們分别是華為 FreeBuds Pro 2、小米 Buds 4 Pro、OPPO Enco X2 以及蘋果 AirPods Pro,售價從 999 元到 1999 元不等。
接下來話不多說,讓我們正式進入主題。
老樣子,咱們還是先從外觀說起。
差友們可以看到四款耳機中,應該就屬小米 Buds 4 Pro 的外觀最為特别,它的充電盒采用了磨砂和亮面拼接設計,而且還是開放式腔體:
而其餘三款耳機,它們的充電盒雖然在外觀上有所差異,但采用的都是鵝卵石造型和半封閉腔體:
有一說一,這組合放現在說實話有那麼一丢丢平庸,因為現在絕大多數百元耳機也是這樣的設計。
不過華為 FreeBuds Pro 2 和 OPPO Enco X2 都在充電盒背面轉軸處别出心裁的搞了一個金屬裝飾的銘牌,多少提升了它們的辨識度。
這裡托尼必須特别誇一下華為 FreeBuds Pro 2 的充電盒,它表面的磨砂處理手感是真的舒服,而且也不用擔心會沾指紋和油脂:
而小米 Buds 4 Pro 的亮面蓋子我隻要一上手就會留下印子:
至于另外兩款耳機,它們的充電盒表面早就已經布滿了各種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劃痕,光面外殼留下劃痕真的不要太容易。。。
四款耳機的本體沒啥好說的,它們無一例外都使用了柄狀設計,而且在外觀上也延續了充電盒的設計風格。
在這幾款耳機中,單耳重量最輕的是 OPPO Enco X2,它是這裡面唯一一款單耳重量在 5g 以下的耳機:
而華為 FreeBuds Pro 2 單耳重量則是來到了 6g,是這四款耳機中最重的,其次是蘋果 AirPods Pro,然後才是小米 Buds 4 Pro。
不過說實話, 這點差距反饋在佩戴上我還真沒感受出來它們有多大區别。
四款耳機讓我感覺佩戴最舒服的反而是小米 Buds 4 Pro,華為 FreeBuds Pro 2 其次,然後是蘋果 AirPods Pro,OPPO Enco X2 排在最後。
之所以重量最輕的 OPPO Enco X2 舒适度不如其它三款耳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它的發聲單元比較長,以至于塞進耳朵最深,異物感稍稍有些強了。
而小米 Buds 4 Pro 和華為 FreeBuds Pro 2 得益于腔體比較大,利用耳廓分擔了一部分耳機重量,使得它們戴在耳朵上基本沒什麼負擔。
OK,外觀部分就介紹到這裡,下面讓我們再來看看它們的降噪和音質表現。
降噪強弱和音質好壞應該是區分一款 TWS 耳機是否稱得上是旗艦的重要标準,所以你會發現在它們的産品描述頁,這兩項都是作為重點來宣傳。
實測,在降噪開到最大的情況下,小米 Buds 4 Pro 的低頻降噪效果是這四款耳機中最強的,初次佩戴降噪産生的耳壓竟然讓我感到了不适。
不過自從給小米耳機更新固件之後,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已經适應,我感覺耳機降噪好像變弱了一點,後續再戴上去也沒有再出現過不适感。
OPPO Enco X2 的低頻降噪效果僅次于小米,而高頻降噪則比小米來的優秀,周圍同事說話聲還有鍵盤敲字聲比小米 Buds 4 Pro 隔絕更徹底。
至于華為 FreeBuds Pro 2,它整體降噪效果雖然不如前面這兩款耳機,但還是比蘋果 AirPods Pro 的降噪要強上那麼一些。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 AirPods Pro 已經用了快三年,由于電池有損耗影響了降噪效果也說不準。
總之不管怎麼說,這四款耳機的降噪表現都已經處于第一梯隊,降噪效果怎麼說都比百元耳機要強上很多,神仙打架了屬于是。
音質方面,原本我以為四款耳機都是旗艦,它們的音質應該不會拉開太大的差距,但事實證明我想太簡單了,它們的音質差距竟然大到離譜。
如果把聽起來像白開水,音質整體很平淡的 AirPods Pro 作為一個基準的話。
華為 FreeBuds Pro 2 的音質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泡了綠茶的白開水,高頻通透明亮,非常适合聽女聲,低頻下潛到位,但是一點也不沉悶和轟頭。
而 OPPO Enco X2 則更像是一杯奶茶,味道濃郁,中低頻厚實澎湃,高頻表現則有些一般,像我這種喜歡聽女毒的就不是很對我的胃口。
至于小米 Buds 4 Pro,它的音質在編輯部評價偏低,低頻量雖然足但是很散,高頻則是有點偏刺激了,耳朵聽久很容易會感到疲勞。
當然話說回來,這部分的音質評價僅僅隻是我的主觀觀點,不同人的感受肯定會有所差異,所以差友們有時間的話最好還是去線下實體店試聽一下。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蘋果,其它三家耳機都支持自定義調節音效,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對耳機的音質進行細緻化的調整。
有些差友可能還會關心它們在通透模式下的表現怎麼樣。
就這麼說吧,在這四款耳機當中,蘋果 AirPods Pro 和華為 FreeBuds Pro 2 的通透模式最接近無感,另外兩款耳機就稍微差了點意思。
手勢操作和功能方面,蘋果 AirPods Pro 和小米 Buds 4 Pro 都支持通過按捏耳機柄來實現音樂的播放、暫停以及切歌。
而華為 FreeBuds Pro 2 和 OPPO Enco X2 除了按捏之外,還支持滑動耳機柄調整音量,這在聽歌的時候會方便很多,不用再把手機從口袋掏出來。
除此之外,華為 FreeBuds Pro 2 和小米 Buds 4 Pro 還支持 AirPods Pro 首創的空間音頻功能。
由于華為 FreeBuds Pro 2 的空間音頻功能還要等後續的固件更新,所以托尼這裡隻體驗了小米 Buds 4 Pro 的空間音頻。
你别說,小米的空間音頻做的真不賴,效果跟蘋果 AirPods Pro 有的一拼,不過我總感覺它好像有點延遲,轉頭後聲音總是要等一會才跟着轉過來。
總之前面一番體驗下來,這四款耳機可以說各有優勢,除了小米 Buds 4 Pro 在調音上功力略顯不足之外,其餘三款耳機都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而蘋果于 2019 年 10 月發布的 AirPods Pro 真的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發布都快三年,竟然還能跟手機廠商新出的旗艦 TWS 耳機打的有來有回。
這讓我更期待 AirPods Pro 2 代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希望今年 AirPods Pro 可别再跳票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