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景觀河綠樹成蔭風景如畫

景觀河綠樹成蔭風景如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06:32:32

景觀河綠樹成蔭風景如畫(魚翔淺底白鹭成群)1

近年來,福田區河流水質整體大幅改善。圖為深圳河。

原标題:深圳河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深圳特區報2020年1月10日訊 “以前這裡的水又黑又臭,如今清水潺潺,河岸兩邊也成了我們休閑散步的地方。”日前,記者在筆架山公園福田河暗涵段采訪時,在岸邊散步的市民王明如是表示。

根據水質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河口國考斷面全年平均水質達到V類,旱季達到IV類,首次實現全年均值達标。全年主要污染物氨氮、總磷濃度分别為1.5mg/L、0.23mg/L,同比分别下降58%、24%,水質達到自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好水平。

實施污水管網建設及暗涵綜合整治,有效削減污染源

深圳河全長37公裡,流域總面積312.5平方公裡,作為深港界河,深圳河在深圳一側占60%。在原特區高速開發建設過程中,由于市政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設的滞後,作為橫穿特區東西的深圳河除了承擔防洪功能外,也接納了大量的生活、生産污廢水,導緻河流嚴重黑臭。

為治理深圳河的黑臭污染,沿岸各區持續、系統地開展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近年來,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河長制體系,系統實施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雨污分流、小區内污染源正本清源、幹支流及暗涵綜合整治、污水處理廠提标改造擴建等工程措施,有效削減了進入深圳河的污染量。

2016年以來,流域内累計投入123億元,實施80餘項治水骨幹工程;新增污水管網409公裡;完成2000多個小區的正本清源改造;流域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28.6萬噸/天,出水标準提标至Ⅴ類及以上。為全面消除轄區黑臭水體,福田區積極探索暗渠化河道治理方案,實施鳳塘河、新洲河上遊暗涵、福田河上遊暗涵、筆架山河(福田段)、皇崗河暗涵清淤和截污工程。整治暗涵總長43.5公裡,清淤總量7.29萬立方米,新建截污管20公裡。

福田河作為深圳河的主要幹流之一,其上遊暗涵污染問題曾經長期困擾河流水質,是治污工程的“深水區”——福田河上遊暗涵段長達2.34公裡,流域面積4.4平方公裡,俗稱“河道隐脈”,雨污混流嚴重,雨季污水外溢對河道水質産生嚴重影響。為治理這一頑疾,福田區率先提出暗渠源頭治理,通過實施暗渠清淤、截污,打開暗渠總口,從根本上解決河流污染頑疾。在施工過程中,依靠無人船、氣體監測等手段,全覆蓋管理和全天候監測暗涵整治工作;人工不便施工的部位,利用清淤機器人作業,保證作業安全;在河道兩側排污口布置截污管,确保旱季污水不入河,減小雨季初期雨水污染。

經過一年多的治理,福田河暗涵出口水質達到地表水III類标準,昔日的黑臭水體如今流水潺潺,魚翔淺底。

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鹭成群”生态廊道

日前,記者走進福田區園嶺街道百花園一期小區,地面上塗着藍色與紅色标識的井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來這是小區雨污水管道系統的标識。作為福田區排水管理示範小區,該小區通過正本清源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已實現雨水排放口晴天無排水、雨天無排污,産生污水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系統。

近年來,福田區全面落實“水污染治理決戰年”部署,治理河道共10條,改造小區管網近500公裡,2114個排水小區實現雨污分流,打造荔枝湖片區污水零直排示範,轄區水環境得到整體性改善。

2018年,深圳河、福田河、新洲河等3段黑臭水體已全面消除黑臭,福田河榮登國家黑臭水體整治光榮榜,受到住建部通報表彰。2019年以來,全區河流水質整體大幅改善,福田河水質穩定達地表水IV類标準,深圳河、新洲河水質達到V類标準,基本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目标。

在水污染治理取得曆史性轉變後,福田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開展萬裡碧道建設的總體部署,統籌謀劃治水、治産、治城,優化生态、生産、生活空間格局,高标準地規劃深圳河北岸碧道,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深圳特區報記者彭軍/文 周紅聲/圖來源:深圳特區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