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9:07:16

懷着激動的心情,今天我要冒死寫一寫柳傳志和聯想,為什麼聯想在國人心目中的分量下降了?

在我上中學的時候,聯想集團和柳傳志的名氣就已經如雷貫耳,在各種報刊雜志上頻繁出現。可能就海爾可以與它相比。那時候,聯想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分量很重,甚至超過了今天的華為。畢竟當時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稍有名氣的幾乎沒有,美國的微軟等大企業讓國人羨慕又畏懼,感覺“也許一二百年都追不上”,中國的科技企業與它完全沒法比,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名氣挺大的聯想,讓國人看見了些許希望,于是對她寄托了很美好的感情。毫不誇張地說,聯想在當年就是中國企業的一張金色名片。特别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期,聯想成為北京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聲譽在海内外達到了輝煌頂點。中國人當時看待聯想,特别親切,就相當于溺愛着退賽前的110米欄運動員劉翔,都指望其能夠為國争光,實力越強我們心裡越高興,最好是争霸世界。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冒死寫柳傳志和聯想)1

聯想成為北京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

在2008年的時候,我還一度熱血沸騰的以為,聯想接下來将一飛沖天,很可能成為與國際巨頭相抗衡的中國超級企業,有機會一躍成為一家橫跨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終端設備的超級科技巨頭,但很可惜這個夢想迄今沒有看見。如今,聯想的市值隻有區區幾百億。華為集團并沒有上市,這是創始人任正非做出的承諾。但如果我們假設華為現在就上市的話,估值至少達到上萬億元,是聯想的幾十倍,而且未來潛力無限。當聯想到達巅峰的時候,華為還默默無聞,為什麼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逐漸成為了中國企業的頭号名片,而聯想在國人心目中的分量則不斷下降了呢?

恕我冒死直言,聯想之所以這些年走了下坡路,歸根到底還是源于聯想集團的發展策略出現了重大失誤。也就是柳傳志和倪光南的“技工貿”和“貿工技”之争。

什麼意思呢?“技工貿”的開頭第一個字是“技”,科學技術的“技”,也就是把“科學技術”放在戰略發展的第一位。而“貿工技”的開頭第一個字是“貿”,就是把做好生意賺快錢放在第一位。

柳傳志和倪光南當年就因為“技工貿”和“貿工技”之争,發生了很激烈的沖突,二人友誼喪盡。以至于倪光南向上級組織公開舉報柳傳志,鬧得最後自己被趕出了聯想集團。當年他們的是是非非,這要寫出來,至少要1萬字以上。我對這些個人之間的争鬥不感興趣,所以不想具體說。我隻告訴大家,當年二人之間之所以發生了重大龌龊,其實并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在聯想集團未來數十年發展戰略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1989年11月14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公司改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倪光南擔任了公司董事兼總工程師。此人是科學天才,中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那時候,倪光南推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打算将科學技術作為公司的核心文化,所以他力求把公司更多比例的資源用于技術項目的研發工作。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冒死寫柳傳志和聯想)2

倪光南院士

倪光南之前由于在研發漢字處理技術系統上大獲成功,為聯想全面打開了市場,可謂是頭号功臣。在公司内部,倪光南的威望如日中天,他自己也積極要求公司繼續投入資源到聯想研發中心,搞技術的自主研發,而不是依賴進口。當時中關村裡面的企業,包括聯想在内,别看打着“高科技産業”的幌子,其實都是些搞組裝貼牌的——通過關系先從國外進口一些零件,然後由國内的工人組裝起來,就變為自己的生産品牌。聯想一開始也不例外,電腦部件基本上全是進口的,自己掌握的關鍵技術幾乎為零,更不要說搞國産芯片研發了。

倪光南的想法是,聯想要成為和英特爾一樣偉大的國際企業,同時為中國争光,我們就一定要搞“技工貿”,就是将“技術”放在第一位。而柳傳志作為董事長則堅持不認同倪光南的想法。柳傳志認為,我們公司的基礎還比不上國際巨頭企業,芯片技術的研發之路非常困難,即使在國際上也屬于最尖端科技。他認為,反正現在賺錢這麼容易,為什麼要冒險去搞芯片呢?倪光南則認為,别看中關村企業表面上各個都發展得不錯,但“紅利期”很快就要過去,不搞中國人自己的芯片等技術,總是要受制于人。所以他建議,把公司每年的利潤拿出很大一部分,專門投入到聯想研發中心。柳傳志則立即予以拒絕,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先将資金用于擴大市場份額,增加營業收入,所以多次拒絕了倪光南的科研經費申請,因為那些研究項目中很大比例都“不賺錢”。據說倪光南在多次被否決後,大為火光,他堅持認為,聯想漢卡的市場份額已經江河日下,需要突破瓶頸才能成為強大的企業,所以必須要尋找新的出路——技術突破。倪光南力主自主成就核心技術,對标Intel搶占科技高點,從設計入手制作國産芯片。他這樣的偉大設想不可能得到“保守派”柳傳志的支持。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冒死寫柳傳志和聯想)3

柳傳志

由于二人的理念發生了嚴重的沖突,加上性格上的原因,很快就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倪光南是一個典型的高級知識分子,有科學家的本色,按照現在某些人說法,就是“太理想主義”,認死理,不會圓滑。因為科研經費申報總是被否決,倪光南和柳傳志的矛盾不斷激化,到了後來,倪光南激動地公開舉報柳傳志有經濟問題,雙方關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柳傳志也不甘示弱,召開了董事會,最終罷免了倪光南的一切職位。這其實是一場悲劇,一場内耗。倪光南是聯想起步階段的第一功臣,沒有他貢獻出來的重大技術發明,聯想當初根本就發展不起來。可以說,沒有倪光南,就沒有後來的聯想,也許一開始就被市場淘汰了。但倪光南又太認死理,在要求不被滿足之後,就公開與柳傳志決裂。倪光南是黯淡退場了,他的離開,意味着柳傳志經營理念的全面勝利,也代表着倪光南“技工貿”路線的全面被否決。從此聯想不再追求高投入研發技術,而是走“短平快,賺熱錢”的階段。

那麼,柳傳志的戰略有沒有錯誤呢?憑着良心說,當時的環境和現在不一樣,也不能說柳傳志在當時的決定是錯誤的。在柳傳志的帶領下,聯想走上了一段時間的擴張之路,銷售額增長很快。可以這樣說,在聯想的早期階段,倪光南是第一号功臣,而在後面的發展階段,柳傳志确實功不可沒。但我前面說過了,制定什麼樣的發展戰略,要參照具體的社會環境。在20世紀80~90年代,由于聯想還處于起步階段,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還不多,不急着搞“技工貿”路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畢竟那時候還沒有做大。但是大,不代表“強”。你80年代、90年代不搞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這還說得過去,但是進入21世紀後還是老樣子,靠着進口零件組裝來賺錢,那就有點落伍了。柳傳志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在聯想已經做大到一定規模之後,在他臨近退休之前,沒有安排接班人改變公司的發展戰略,重新走上“技工貿”的發展路線。簡單地說,柳傳志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依據金融界在2021年11月5日發布的新聞報道《楊元慶回應聯想終止科創闆IPO背後:研發占比不足3%》,其研發費用率僅2.72%而已。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冒死寫柳傳志和聯想)4

任正非

再反觀任正非領導下的華為集團,其2020年研發總支出達1418.93億元,占當年銷售總收入8914億元收入的15.9%。華為堅持每年将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近10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7200億元。作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截至2020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餘族(超10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司馬南老師最近在怼聯想、怼柳傳志,說實話,我非常尊敬司馬南的勇氣,也不希望柳傳志真的晚節不保。柳傳志畢竟是一個時代的英雄,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他做到全始全終是我願意看見的。據說聯想還是堅持不搞996工作制、不“優化”35歲員工的。盡管聯想在5G投票選擇時,把票投給了高通,楊元慶也曾說過:“聯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們不是一家中國公司。”但我并不希望聯想從此窮途末路。畢竟這是中國人在執掌聯想。就像雅虎,明明是美國國籍的華人楊緻遠所創立,和中國沒有半點關系,但我想到他是華裔,血緣上有點親近,所以我對雅虎的沒落比較痛心。我對雅虎尚且如此,何況聯想集團的員工還是以中國人為主。

柳傳志硬是沒讓聯想進入核心技術(冒死寫柳傳志和聯想)5

司馬南

一位網友昨天給我的留言,挺讓我感動的。他說:“聯想給大約6萬人直接提供崗位職業,在全國派生出的聯想實體專賣維修店比比皆是!至于大家關心提到的聯想pc價格和上市等商業化行為,大家也是見仁見智!我捯希望聯想再強大,幹倒美國惠普蘋果,解決更多的大學生就業,給中國創造更多利稅和外彙收入!”我希望這家企業好好地反思一下,如果真的有了毛病,就治好;多一點國家情懷,重拾國内民衆的信任;改變發展戰略思路,走“技工貿”發展之路。世界未來的希望在中國,沒有中國這片市場, 沒有中國民衆的支持,任何企業是走不遠的。

值得一說的是,倪光南院士以八旬高齡,依舊在為理想奮力呐喊,迄今為止還心系聯想的發展前途。他始終堅持要搞國産芯片的自主産權,在“博客中國”上發布了多篇文章,呼籲國家盡快制定芯片等高科技項目立項的發展戰略。


作者:懷疑探索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