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系指腸蠕動減少,大便過于幹燥、排便困難、費力,量化指标為便<3次/周,或比以前減少,一般成人2日或兒童4日以上不排大便者為便秘,長期經常便秘者稱為習慣性便秘。
決定便秘程度的是大便的稠度而不是大便的次數。
一、便秘的病因功能性便秘——
① 不良的飲食習慣
② 飲水不足及腸蠕動過緩
③ 缺乏鍛煉使體内的腸蠕動不夠
④ 排入直腸糞便重量的壓力形成不了排便反射
⑤ 結腸運動功能紊亂
⑥ 長期濫用瀉藥
⑦ 生活不規律和不規則的排便習慣
器質性便秘——
① 直腸與肛門病變;
② 局部病變導緻排便無力;
③ 結腸完全或不完全梗阻;
④ 腹腔或盆腔内腫瘤壓迫;
⑤ 全身性疾病導緻腸肌松弛;
⑥ 藥物不良反應。
二、臨床表現便秘僅是一種症狀,不一定是疾病,是由于糞便在腸内停留過久,水分太少,表現為大便幹結,并感到排便費力、排出困難和排不幹淨。
3、痙攣性病變(腸痙攣!)主要為激惹綜合征,腸功能紊亂或結腸痙攣。便秘常伴有腹痛、脹氣及腸鳴音增加或亢進,以左腹部顯著,進食後症狀加重,排便或排氣後緩解。
4、低張力性便秘(身體弱,腸子沒力量!)常見于老年人、産婦或由身體衰弱,腸麻痹,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并發神經病變引起腸肌肉張力降低及腹壁和膈肌無力。
通常排出的是軟便,但蹲便時間較長。
5、藥物性便秘鎮痛藥如嗎啡能降低排便反射刺激的敏感性;
抗膽堿藥如阿托品能減低腸道平滑肌的張力;
抗酸藥如铋制劑、氫氧化鋁等的收斂作用均可引起便秘;
此外,含鐵、鋁、鈣的制劑也可緻便秘。
有的濫用瀉藥,引起腸道的敏感性降低或産生對瀉藥的依賴性。
三、藥物治療(一)非處方藥(1)乳果糖
(2)比沙可啶
(3)甘油栓
(4)硫酸鎂
(5)聚乙二醇4000(電解質散劑)
(6)微生态制劑
(1)乳果糖作用機制:在結腸中被消化道菌叢轉化成低分子量有機酸,導緻腸道内pH值下降,并通過滲透作用增加結腸内容量。上述作用刺激結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緩解便秘,同時恢複結腸的生理節律。
使用方法:早餐時一次服用。
根據乳果糖的作用機制,一至兩天可取得臨床效果。如兩天後仍未有明顯效果,可考慮加量。
(2)比沙可啶
作用機制:通過與腸黏膜接觸,刺激腸壁的感受神經末梢,引起腸反射性蠕動增強而排出柔軟而成形的糞便。
使用方法:一日1次、整片吞服。
6歲以上兒童,一次1片;成人,一次1-2片;
用藥禁忌:使用阿片類止痛劑的癌症患者,對本品耐受性差,可能會造成腹痛、腹瀉和大便失禁,因此,不宜合用。本品不應與抗酸藥同時服用。
(3)甘油栓作用機制:能潤滑并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糞便易于排出,其作用溫和。
使用方法:一次1枚塞入肛門,一日1~2次,多于給藥後30min見效。
(4)硫酸鎂作用機制:為容積性瀉藥,口服不易吸收,停留在腸腔内,使腸内容積的滲透壓升高,阻止對腸腔内水分的吸收,同時将組織中的水分吸引到腸腔中來,使腸内容積增大,對腸壁産生刺激,反射性地增加腸蠕動而導瀉。其作用強烈,排出大量水樣便。
使用方法:可單獨使用,或與山梨醇或甘油配伍。
成人一次5~20g。同時應大量飲水。
(5)聚乙二醇4000(電解質散劑)作用機制:為長鍊線性聚合物,口服後幾乎不吸收,不分解,以氫鍵結合水分子,有效增加腸道體液成分,刺激腸蠕動,引起水樣腹瀉,達到清洗腸管的目的。
處方中無機鹽成分與服用的适量水分,保證了腸道與體液之間的水、電解質交換平衡。
使用方法:成人每次服用125ml溶液,一日兩次;
老人開始時一日一次,必要時同成人劑量
(6)微生态制劑作用機制:可直接補充人體正常生理細菌,調整腸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腸道中對人具有潛在危害的細菌。
使用方法: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溫開水或溫牛奶沖服。
(二)處方藥
(1)酚酞
(2)莫沙必利
(3)普蘆卡必利
(1)酚酞◇機制:主要作用于結腸,口服後在小腸堿性腸液的作用下慢慢分解,形成可溶性鈉鹽,從而刺激腸壁内神經叢,直接作用于腸平滑肌,使腸蠕動增加,同時又能抑制腸道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和電解質在結腸蓄積,産生緩瀉作用。
◇特點:其作用緩和,很少引起腸道痙攣。
◇劑量與方法:口服……睡前服用。
(2)莫沙必利
◇機制:為選擇性5-羟色胺(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及肌間神經叢的5-HT4受體,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增強上消化道(胃和小腸)運動。
◇劑量與方法:成人用量為1日3次,每次1片(5mg),飯前或飯後口服。
(3)普蘆卡必利◇機制:為選擇性、高親和力的五羟色胺(5-HT4)受體激動劑,具有促腸動力活性。
◇用法:口服。可在一天中任何時間服用。
◇用量:不建議兒童及小于18歲的青少年使用本品!
其每日劑量超過2mg時,可能不會增加療效。
如本品治療4周後無效,應該對患者進行重新評估,并重新考慮繼續治療是否有益。
◇特殊人群用藥:
肝、腎功能障礙患者:
1/ 輕~中度肝、腎功能障礙患者
→無需調整劑量。
2/ 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
→劑量為每日一次,每次1mg。
嚴重肝功能障礙患者(Child-Pugh C級)
嚴重腎功能障礙患者(CrCl<30ml/min/1、73m2)
(4)歐車前親水膠——容積性瀉藥,可用于功能性便秘,在腸道内可吸附液體,使糞便軟化易于排出。
四、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1、應找準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盡量少用或不用瀉藥。
2、口服緩瀉藥僅是臨時的措施,一旦便秘緩解,就應停用;緩瀉藥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d。
3、一般緩瀉藥可在睡前給藥,外用藥物甘油栓、開塞露,一般即時應用。
4、緩瀉藥對伴有闌尾炎、腸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者禁用;妊娠期婦女慎用。
5、對症下藥:
對長期慢性便秘者(老年人、長期卧床)
——可選用容積性瀉藥乳果糖。
對結腸低張力所緻的便秘
——于睡前服用刺激性瀉藥(比沙可定/酚酞),以達次日清晨排便,或用甘油栓、開塞露。
對結腸痙攣所緻的便秘
——可用膨脹性或潤滑性瀉藥,并增加食物中纖維的數量。(聚乙二醇粉、羧甲基纖維素鈉)
6、注意藥物的合理使用▲乳果糖——糖尿病患者慎用,對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
▲比沙可啶——有較強刺激性,應避免吸人或與眼睛、皮膚黏膜接觸,在服藥時不得嚼碎。服藥前後2h不要喝牛奶、口服抗酸劑或刺激性藥。
▲硫酸鎂——宜在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飲水,以加速導瀉和防止脫水。另在排便反射減弱引起腹脹時,應禁用硫酸鎂導瀉,以免突然增加腸内容物而不能引起排便。
7、注意特殊人群用藥年老體弱多病的慢性便秘者——需長期規律應用瀉藥(乳果糖),最好不要間斷,以維持正常排便,預防糞便嵌塞。對老年人應慎用硫酸鎂。
妊娠期婦女——在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後仍不能解除便秘時,可用中等劑量乳果糖。如有需要刺激腸道蠕動時,尚可使用刺激性瀉藥或促胃腸動力藥。
兒童——一般直腸給藥,不宜應用緩瀉藥,因可造成緩瀉藥依賴性便秘。
8、長期用藥:長期服用番瀉葉、蘆荟、大黃等含蒽醌類瀉藥
——會發生結腸黑變病(結腸鏡下大腸黏膜色素沉着,呈蛇皮或豹斑樣改變)。
長期服用刺激性瀉劑
——可能引起瀉劑性腸病(鋇灌腸顯示,結腸袋的形狀消失、末端回腸和結腸擴張),産生瀉劑依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