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對于學生或青少年而言,正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意識的關鍵期。”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表示,“有必要在國内進行一個系統的、良好的食育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敬畏食物,感恩食物,一方面享受美食,一方面能在美食裡收獲營養和健康。做到這些,孩子們才夠獲得真正良好的科學營養的基礎,從小培養起前面我們提到的科學營養觀。”
談到當下國民營養問題時,于康提到了一個概念,叫“兩張皮”。所謂“兩張皮”,一張皮是營養理論都懂,另外一張皮是不知道怎麼把自己需要的營養變成美味的食物。當然,健康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學營養觀要從娃娃抓起。
今年首屆“518中國營養節”以“科學營養, 營養中國”為主題,提出“倡導食物多樣化,科學攝入7大營養”的科學營養觀。如何科學吃好一日三餐?答案是:12種食物,7大營養,6個關鍵詞。
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一天攝入12種食物,一周攝入25種。有人說,一天怎麼可能吃這麼多種食物呢?專家給出的答案是:用心。于康認為,隻要用心去調整,科學地去規劃,慢慢就可以形成“食物多樣”的飲食習慣。
于康進一步介紹,“稍微用點心,開動一下大腦,有很多種讓食物更多樣的具體方法。比如,把普通豆漿變成五谷豆漿;把普通的粥換成八寶粥;把普通的白米飯變成三米飯(大米 玉米 小米),普通的白面條加點菠菜汁做成綠色的面條,加點胡蘿蔔汁做成黃色的面條,加點火龍果汁做成紅色的面條;綠葉菜作為打底,配上彩椒、紫甘藍、洋蔥、西蘭花、西紅柿、胡蘿蔔或紫色的茄子,用五顔六色的蔬菜構成‘餐桌七彩虹’……”
科學營養觀中提及的“7大營養”,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全部來自于我們吃的每日膳食,而且我們不能夠偏廢其中任何一者。
于康還總結了6個關鍵詞:天然、新鮮、多樣、清淡、均衡、适量。在日常飲食的食材選擇中,可以時刻記住這幾個點。“單一食物,我們更希望這個食物清淡一些,新鮮一些,天然一些,如果食材種類還能多樣一些那就更好了。”于康提醒,不要因為一道菜有營養或喜歡某道菜就反複隻吃一種菜,倡導食物多樣化,科學攝入7大營養,呼籲大家可以多嘗試其它地方的美食,做個營養“全面手”。
責編:齊钰
校對:王真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