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在大街小巷上就常見到有人售賣涼粉,便宜的幾塊錢一碗,貴的也能賣到十幾塊錢。尤其是在一些飲料店裡面的,價格就更貴了。
那你可知道,這些涼粉都是用什麼做的嗎?為什麼這些涼粉就如此的好吃呢?
其實這些涼粉的制作材料并不稀奇,好些就是藏在我們的身邊,也是經常遇到的,隻是很多人不懂它們能做涼粉而已。或者是知道能做涼粉,但卻不知道如何做。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認識一下藏在我們身邊的5種常見的制作涼粉的野生植物,希望大家遇到了不要再錯過了。
第一種是涼粉籽。這應該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一種了,因為在大街上很多涼粉店的涼粉就是用它做的,相信不少人也購買過它來制作涼粉。隻是好些人不知道它原來長什麼樣子而已。
涼粉籽是假酸漿的種子,在民間也叫它藍花天仙子、鞭打繡球等,它是茄科假酸漿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這是原産自秘魯的一種植物,後來才傳入我國,目前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分布。而它和我國另外一種野果極其相似,那就是燈籠果。隻是燈籠果的果實能吃,而假酸漿則不能,主要是用它的種子來制作涼粉。
假酸漿常生長在路邊、河邊、荒地,或者是莊稼地裡,它的種子如同芝麻一樣很細小。雖然不能直接食用,但是做的涼粉卻相當的美味。因為假酸漿的種子上面有一層膠質,經過水浸泡,用力揉搓後就能制作涼粉。用它做的涼粉晶瑩剔透的,口感冰冰涼涼,既能清熱解暑,又能解渴消暑,在夏季的時候深受消費者的青睐。
第二種是苦槠果。你們小時候撿過苦槠嗎?筆者小時候就常去山裡撿苦槠,一些用來制作玩具,一些則是用來做豆腐。在幾十年前,苦槠果還是很搶手的。記得小時候,如果孩子們腹瀉了,一般都是用苦槠粉沖泡成苦槠羹,喝上一碗就不腹瀉了。
苦槠果雖然味道有點苦,但是它的用途還是很廣的。苦槠果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而它如果經過了脫澀以後就能做成多種美食,比較常見的就是苦槠豆腐、苦槠粉皮、苦槠粉絲和苦槠糕點等。
特别是在夏季的時候,用苦槠做的涼粉也很美味。它經過浸泡脫澀,然後再去殼,磨成粉,之後倒入鍋裡面加熱攪拌成糊狀,等到冷卻了以後就成為了涼粉,切成條就可以加入各種調味料拌着吃了。因為苦槠果本來就有通氣解暑,去滞化淤的作用,夏季食用再合适不過了。
第三種是鬼饅頭。筆者的老家這邊普遍叫它鬼饅頭,或者是秤砣果,有些地方也叫它涼粉果、木饅頭等,而它的學名叫薜荔。因為它的果實很像饅頭、秤砣。
這是一種爬藤植物,常攀附在岩石,或者是其他的樹上。在長江以南,這種植物都有分布,一株上面往往能結果數十個。
鬼饅頭制作涼粉和涼粉籽是差不多,同樣都是取它的種子,原理也是一樣的,因為種子的表面富含膠質,用它制作的涼粉也多數是呈半透明的,看起來就非常的好吃、誘人。其實鬼饅頭做的涼粉不光是好吃,還有祛濕利尿、清熱降火、解毒去暑的作用哦。
第四種是臭黃荊。估計不少人見到過它,甚至還嫌棄它。從名字也知道原因,臭黃荊是自帶雞屎臭味的,味道确實有點不好聞,可是用它做涼粉在我國的曆史悠久,在南方一些山區它做的涼粉還成為了當地的特色小吃呢!
臭黃荊也叫觀音柴,有些地方更是稱它為神仙葉,而用它做的涼粉也被稱之為神仙豆腐。它是我國本土的一種植物,是馬鞭草科豆腐柴屬的多年生落葉灌木,常生長在路邊、灌木叢,或者是岩石堆附近,有着較強的生命力。
而和前面幾種制作涼粉的植物不同,臭黃荊則是用它的葉子來制作,把它的葉子清洗幹淨了,磨碎了以後用水擠壓,然後就會形成綠色的膠狀物。因為葉子是綠色的,而用它做的涼粉也是顔如翡翠,吃起來口感滑膩,瞬間即化。大家不要擔心,它做的涼粉可沒有臭味,并且吃起來還是滿口芳香,這也是很多人夏季避暑解渴的理想小吃。
第五種仙草。這對于雲南、貴州和廣東等省份的農民來說,是一種較為熟悉的植物。以前它多數是野生的,而在後來因為市場需求量大,還有些農民專門種植它。
仙草長得很像薄荷,有些人也說它像羅勒,是一種較為矮小的植物。而在南方地區很知名的“燒仙草”,實際上就是用這種植物的莖葉制作的。
之所以說它是燒仙草,因為這種植物制作涼粉,要先把他曬幹了,然後再加入水中反複熬煮出汁液,最後再加入米湯,這樣煮出來的水過濾、冷卻以後就是燒仙草了。
用仙草做出來的涼粉,顔色如同龜苓膏一樣是黑色的,但是吃起來一樣很美味,加入蜂蜜,或者是其他的調味品,好吃極了。并且它一樣也有清熱、消暑的作用。估計這也是兩個地區的人愛吃它的原因,就連很多的涼茶裡都會放一點仙草。
以上這5種野生植物,它們就是常用來制作涼粉的原材料,你們吃過幾種呢?又還知道哪些植物能制作涼粉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