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個測試的背景是這樣的
最近買了個移動電源, 商家宣稱是 MFi 的, 看了下頭确實是 C94 的鍍铑, 可連 iPad 就是彈框.
然後就想到了兩種可能:
然後就買了一款測試儀, 看了下情況
結果确實是原裝頭, 那基本坐實了是 iPadOS 15 的問題.
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順帶拉上了之前賣買的 KM001C 一起測試 E-Marker 兼容性.
Lightning 鐵頭測試
用過的第一根 Lightning E75 線, 放了三年已經開始發黃掉皮, 是正品(笑), 不過用還是能用.
17 年買 AirPods 初代的 Lightning 線還健在, 輕微發黃:
前段時間買新 Apple TV 4K 送的 E75 線, 鎖扣都沒拆, 據說最近 E75 漲價嚴重, 原來最便宜 35 的線都要快 50 了.
然後就是各種形狀的 E75, 比如這根 Beats X 送的短線. 不過這玩意的後代 Beats Flex 就換 USB-C 了, 送的 C-C 線還不帶 CC 端子.
這是前段時間停産的 iMac Pro 配的黑色鍵盤的線, 連端子都是黑的, 不過還是彩筆 E75.
不過我還有一根 Mac Pro 的 C91 線, 不過最近應該是忘在杭州了, 以及貝爾金的 一個 E75 Dock 和 Lightning 轉 HDMI 也應該在杭州...
16 年買的第一根 C52 老的 C-L 線, 鍍金有一點腐蝕, 發黃掉皮嚴重, 而且很粗, 很容易沾灰:
後面買的 2m 線, 一模一樣的問題:
後面買的 2m 線, 一模一樣的問題:
在介紹 C91/C94/C100 之前, 再插一個 C68E 的 Lightning 轉 30pin 轉接頭, 算是兼容早期 iPod 音箱底座的轉接線, 後來官方的帶 3.5mm 輸出的 dock 用的應該也是這個鐵頭:
不過就别想搭配老的 HDMI 适配器了. 估計 Lightning 一面一對差分對被占用了. 但是能充電就很神奇, 等于你可以用一個非 MFi 的 30pin 用它轉換為 Lightning.
然後就是 C91, 我一共有四根官方 C91, 兩根是在香港買的, 一根是港版 iPhone 送的, 一根是在國内買的.
雖說 C91 開始已經能現實産品名和 SHA256 簽名, 但是這裡的産品名仍然是 B291.
後來 AirPods Max 贈送的 C94 就完全正确了.
Anker 的 C94
然後就是新的音頻轉接器的 C100 芯片:
耳機
兼容 AirPods Max 3.5mm 輸入的 Lightning 線, 有黑白兩色
然後就是最神奇的, 傳說中的 Lighting 轉 USB3.0 的相機套件, 讀不出來代号.
我手頭沒有 USB 3.0 的那個讀卡器, 不過那個隻支持 UHS-I 的 95M/s 速度, 不支持 170M 和 UHS-II... 所以就沒什麼意義.
然後 Anker 的編織線.
然後就是一些喜聞樂見的寨廠産品:
放在小米燈後面的一根可以作為手帶的 Lightning 線.
一根 micro/lightning 二合一線, 一個鳥樣.
一個自帶轉接頭的移動電源, 直接讀不出
充電器測試
這個測試一個是看到充電器提供的 PD 功率-電流組合, 還有就是是否是 Apple 原廠.
比如說這個港版 18W:
雖然現顯示有未知, 但是能出來 vendor 和 serial 基本就是真的, 仿品一般懶得整這個. 這個似乎在 Mac 的詳細信息也能看到.
然後就是:
上面是真的 20W, 下面是假的 18W, 乍看差不多對吧?
真的, 能出來
假的一直卡在 loading 上, 非常詭異.
然後就是 87W.
這一看比較奇怪, 為什麼名稱有 87W, 但是隻有 60W 呢?
很顯然就是因為線沒有 E-Marker, 換一根原廠的 2m 5A 線.
然後整了一堆雜七雜八的Nest 的 28W 充電頭, 差不多 20 塊一個.
Switch 的 39W 充電頭
ZMI 10 移動電源, 當時隻有 40W 輸出, 現在都 ZMI 20 了.
Pro Display XDR, 輸出 94W, 不過沒有顯示 Vendor
XDR 的 USB 口輸出
綠聯移動電源的 USB-C 輸出
Anker 的 USB4/TB4 擴展塢輸出
愛否的 65W 2C1A, 直接幹出邊界了:
E-Marker 測試
Lintes 的爛大街 2m 和 0.5m tb3 線
新的 USB4/TB4 線似乎就是改個名(Anker TB4 hub 附贈)
522 轉換為 16 進制:
Apple 2m 5A 充電線.
Apple 的主動式 2m Pro 線, 兼容所有協議, 内置的就不是 emarker 了, 而是兩個 Intel Redriver, 價格直接飛天, 我的測試器固件版本略老, 讀不出來.
相比其他家主動線的區别在于: 完全不影響 USB 3.1 和 DP Alt 協議.
0.8m Apple 被動式數據線, 相對玩得起的線.
微軟 950 上給擴展塢附贈的 1m 線纜, 3A 10gbps, 當時十塊錢一根. 除了公頭松了點都還好.
索尼手機送的 USB-C 線, 結果是帶 20gbps 被動雷電的, 非常神奇, 現在甩貨隻要 23 一根(QZXX), 淘寶包郵 35 一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