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才是你心目中最火的狄仁傑?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是唐代著名的宰相
狄仁傑一生為官,先後兩次做宰相,終身清廉,為民請命,剿匪除惡,懲治腐敗,鏟除貪官,輔助武則天建立起盛唐大業。
而且敢于犯顔直谏,力勸武則天複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被後人稱贊。
但這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宰相,如今更多的以神探被人認知,是何原因呢?
一、狄仁傑的确做過“判案如神,無一冤案”
狄仁傑畫像
《舊唐書·狄仁傑傳》:仁傑,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滞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居數日,授仁傑侍禦史。
根據《舊唐書》記載,狄仁傑年輕時就是學霸一名,後來成功參加科舉,被授為汴州判佐,因為表現卓越,得到著名畫家、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的推薦,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到了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後改任侍禦史。
可以看到,狄仁傑在進入官場後,從判佐做到法曹再一步步升任大理寺寺丞,一直從事法律相關工作,而且在大理寺寺丞 的職位上一年審判案件一萬七千件,沒有一個人受到冤枉,這可以說是狄仁傑神探名頭的最早來源。
包公案小說
明清時期,小說創作大繁榮,流傳于民間的包公、施公等民間清官的斷案傳奇開始興起。
《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全名為《京本通俗演義包龍圖百家公案全傳》,又稱《龍圖神斷公案》。著名明代的公案小說,講述包公破案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文學三大公案之一。《百家公案》:明代萬曆年間一部以包公為主角的小說集。小說巧借傳奇手法,将包公的曆次微服私訪、夢兆,乃至陰間地府的鬼故事融合一起,把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發生的種種公案都加到包拯身上,使他的斷案顯示出亦神亦仙的離奇效果。
《施公案》又名《五女七貞》,清代民間通俗公案小說。早期版本亦稱《施公案傳》、《施案奇聞》、《百斷奇觀》,主要講述了康熙年間清官施仕倫在黃天霸等江湖俠士輔佐下鏟除貪官污吏、破案捕盜的故事。
在這樣的氛圍下,清末出現以狄仁傑為主角的探案小說《狄公案》也就順利成章了。
《狄公案》又名《武則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傳》,清末長篇公案小說,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寫狄仁傑任昌平縣令時平斷冤獄;後三十四回,寫其任宰相時整肅朝綱的故事。
《狄公案》名義上是寫狄仁傑破案,其實用武則天來影射慈禧太後,其實是一部政治小說。
三、荷蘭人高羅佩的小說
高羅佩
高羅佩,原名羅伯特·漢斯·範·古利克(RobertHans Van Gulik),生于1910年8月,卒于1967年9月,荷蘭著名漢學家,也是職業的外交官。他對中國文化十分癡迷,他的中文名為高羅佩,字忘笑,号芝台,住所取名猶忘齋、吟月庵。
在重慶時,高羅佩讀到一本清初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他對主人公狄仁傑屢破奇案大為折服,高羅佩發現中國公案小說在西方偵探小說問世前,就已在東方盛行了好幾百年,而且邏輯推理等不遜于西方流行的福爾摩斯等小說。
20世紀40年代末,高羅佩先是将《武則天四大奇案》譯為英文,又以狄仁傑為主角用英語創作了《銅鐘案》。結果大獲成功。
于是高羅佩一鼓作氣在20世紀50-60年代又陸續創作了《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四漆屏》《湖中案》等十幾部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最終構成了高羅佩的“狄仁傑系列大全”——《狄公斷案大觀》(Celebrated Cases of Judge Dee),即《大唐狄公案》,包括15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全書約130萬字。
狄公小說在西方流行已久,被譯成十多種文字,甚至包括瑞典語、芬蘭語、克羅地亞語等小語種,并有好幾次拍成電影,“Judge Dee”(狄公)也成為歐洲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成了西方人心目中“中國的福爾摩斯”。
正是因為這麼多原因的共同影響,著名宰相狄仁傑終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神探。
我是頭條号:以史為鑒,埋沒的曆史真相、誤解的曆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系……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