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已至,秋意更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将凝結也。”在這個深秋将臨的時節,無論是“藜杖侵寒露”、“氣冷疑秋晚”的自然變化,還是“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的情感沖擊,或是“故人何,煙水茫茫”的思念情懷,盈盈的露水勾起了詩人們無限詩情。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池上》一詩中發出“袅袅涼風動,凄凄寒露零”的慨歎。宋代王安石曾在《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中寫道:“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寒露時節,願牽挂之人彼此珍重,好待來日相見!
	
寓崇聖寺懷李校書
唐-許渾
	
幾日卧南亭,卷簾秋月清。
河關初罷夢,池閣更含情。
寒露潤金井,高風飄玉筝。
前年共遊客,刀筆事戎旌。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齊讴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後着鞭去,梅山道路長。
	
晚景怅然簡二三子
唐-李峤
	
楚客秋悲動,梁台夕望賒。
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江月圖
宋-朱熹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
扁舟何處歸,吟嘯永佳夕。
	
宿興德寺
宋-李複
	
東峰霁月出,林叢寒露明。
夜久風漸息,深院無人聲。
	
寒露
宋-陸遊
	
一枕鳥聲殘曉夢,半窗竹影弄新晴。
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漸平。
	
喜友人相訪拟韋蘇州作
宋-嚴羽
	
朝朝竹林院,閉戶讀殘書。
幾閣晨風入,荒郊寒露馀。
故人步屧至,清坐每踟蹰。
辍卷還留興,漱泉同飯蔬。
	
夜坐偶成
宋-文天祥
	
蕭蕭秋夜涼,明月入我戶。
攬衣起中庭,仰見牛與女。
坐久寒露下,悲風動纨素。
不遇王子喬,此意誰與語。
	
九日月中對菊同禧伯郎中賦
明-張本
	
花上清光花下陰,素娥惜此萬黃金。
一杯寒露三更後,誰信幽人更苦心。
	
夜坐
明-景翩翩
	
柳底繁陰月易藏,無端寒露泣寒螀。
殘秋莫坐空堂夜,二十五聲點點長。
	
宿三山别業
明-姚汝循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雲鄉。
落日楓千樹,殘霞雁幾行。
桂香清小院,蛩語近匡床。
自卧滄洲穩,逾憎世路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