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白班,很忙,護士都靠喊得那種忙。
就在下午臨近交接班的時候,急診科鄭醫生(化名)正忙着收拾一下準備交班下班了,120急救車拉來了一個病人。
憋氣,不能呼吸
鄭醫生剛剛放下的聽診器,趕緊又挂到了脖子上。
分診台護士:“鄭醫生,來了個憋氣的,血氧飽和度70!”
聽到護士這麼一說,鄭醫生穿過人群,來到患者面前:“怎麼了?”
護士在一旁連心電監護,旁邊一女的,看她那焦急地樣子應該是患者的家屬,她湊過來回到:“哮喘發作了!”
這時120急救醫生拿着轉運單來到了鄭醫生面前,說道:“在車上推了一隻甲強龍,上車的時候都不能說話,現在能說話了。”
120急救醫生這般說法,看來和家屬都同意了患者是哮喘發作。
急診很忙
再看病人,此時病人已經躺不下,端坐了起來,劇烈咳嗽,吐白痰,煩躁,口唇紫绀。心電監護顯示的心率130次/分,氧飽和度70,血壓180/110mmHg,刹一看,難道真的是哮喘發作了?
鄭醫生拿起聽診器,從上到下都聽診了一遍,滿肺濕啰音!
“趕緊抽個血氣,準備呼吸機!”鄭醫生看到眼前的情況,也十分考慮是哮喘重症發作了,他要做好萬無一失的準備。
原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診斷明确,針對治療?
哪知道,随後發生的事情讓鄭醫生猛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坑”。
既然是哮喘急性發作,那就趕緊用藥治療吧。鄭醫生心裡想着。
“甲強龍,喘定各一支!”鄭醫生立刻下了口頭醫囑。
很快,護士将針打了下去。效果立竿見影,患者明顯好轉了。
心電監護
鄭醫生再次用聽診器聽診,雙肺濕啰音竟然消失不見了!
但究竟是甲強龍起了作用還是喘定的效果,鄭醫生當時心裡也沒譜。
過了一會兒,鄭醫生再看心電監護,此時患者心率已經降到了110次/分,氧飽和度升到了90!患者自己也能說話了,精神狀态也明顯好轉!
恰巧血氣結果也出來了,除了氧分壓58以外,其他的都是正常的!
看到這裡,鄭醫生松了口氣,坐在闆凳上準備交接班的事情。
哪曾想,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患者再次憋氣!
此時的心電監護又回到了剛來時的狀态,心率再次達到了130次/分,血壓也上來了,氧飽和度又降到了70,患者呼吸頻率明顯加快!
“快!甲強龍,喘定各一支!”有了剛才的經驗,鄭醫生再次下了同樣的醫囑。
哮喘發作
看到護士靜推了以後,5分鐘過去了,患者竟然沒有絲毫改善!
鄭醫生看到患者呼吸頻率越來越快,就差張着嘴大口吸氣了。
不行,要插管了!鄭醫生心想。
鄭醫生急得已經忘記了時間,趕緊問護士:“推了(指的剛才下的醫囑)多久了?”
護士回答:“我隻推了激素,沒用喘定!”
鄭醫生一愣,立馬說:“立刻喘定一支!”
護士不敢怠慢,趕緊靜推了一支喘定。
奇迹的一幕又出現了,沒到5分鐘,患者又明顯好轉了!
這什麼情況?鄭醫生心裡咯噔一下。
鄭醫生立刻把家屬喊到一邊,準備談話。還沒等鄭醫生開口,患者的家屬開始說了:“咳嗽十幾天了,一直讓他來不來!”
醫患談話
鄭醫生一聽,難道是肺部感染誘發的哮喘?
鄭醫生開始和家屬談話:“考慮到患者曾經有過慢阻肺、肺氣腫、哮喘,這次根據現有的血氣、病史、查體,哮喘,危重型導緻現在情況的可能性确實很大,肺部重症感染誘發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現在你們要考慮的,是否接受氣管插管,穩不住就要插管!現在把抗生素給加到最高!”
患者家屬明顯遲疑了一下後說:“可以插管,不過還是先用藥吧!”
聽到家屬這麼說,鄭醫生開始坐下來,翻看抽血的結果,結果一看C反應蛋白之類的指标都是正常的。
不是感染?這太可怕了!鄭醫生此時此刻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了。
看到醫生在電腦前發呆,家屬走過去:“藥開了嗎?我去拿,看他現在挺難受的!”
鄭醫生這才回過神來:“你先等一等,我要想一想。”
鄭醫生看到電腦的結果後,有點懷疑之前的診斷。再次拿起聽診器走到患者跟前,從上到下聽診了一遍,結果發現雙側肺上部都是呼吸音正常,除了濕啰音
鄭醫生轉身回到電腦邊,拿起手邊的電話:“呼吸科嗎?急診科會診!”
呼吸科的醫生很快下來,問了基本情況後,拿起聽診器聽了一下:“咦,左下肺呼吸音很低!”
聽診
聽到呼吸科醫生這麼說,鄭醫生趕緊上去聽一下,果然是這樣!
氣胸?
鄭醫生自認為自己在急診科算是經驗豐富的了,但是氣胸發生在肺下部,還真的是少見。
“别猶豫了,趕緊聯系胸外科,穿刺吧!”呼吸科醫生催促道。
鄭醫生還是覺得呼吸科更專業,于是點頭答應。
大概又過了半個小時,家屬把患者的胸部X片拿過來了,鄭醫生一看:之前的診斷都被推翻,這哪裡是哮喘,還真的是肺下部氣胸啊!
氣胸
趕緊聯系胸外科。胸外科醫生下來後,十分娴熟地進行穿刺,穿刺過後,患者很快好轉!
第二天,鄭醫生在上班時,發現這個患者正在病床上玩手機。
鄭醫生對于昨天的診斷還是十分不解,就走過去問道:“你昨天有沒有胸痛或者用力?”
“有,昨天早上10點上廁所後突然憋氣,下午五點說不出來話,才來得急診!”
一聽患者這麼說,鄭醫生當時差點吼出聲來。但還是憋了回去。
鄭醫生心想:你這是用命在考驗我的水平?
本文根據急診老狼分享病例改編。僅供科普學習,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謝謝
#非常病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