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制老司機
考公務員的人,往往會忽視一個極其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公務員考試大綱。
公務員考試大綱,就是告訴大家,公務員考試要考什麼,要考你們的什麼能力。每一門考試,每一種題型,考察的能力,都是不同的。
大綱是方向性的東西,值得好好研究。
老司機大家來研究一下行測的考試大綱。
常識判斷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
“例題:某城市空氣質量較差,檢測結果顯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10顆粒濃度嚴重超标,PM2.5顆粒濃度及有害氣體濃度尚在正常範圍。如果你是城市決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氣質量?
①整改郊區水泥廠②整改郊區造紙廠③市區車輛限号行駛④改善郊區植被環境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
解讀:
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常識,是我們公務員履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舉個栗子,你在縣人社局的工作人員,現在縣裡有一些事業單位,存在一些人員的社保沒有接續好的問題,領導讓你研究一個工作方案。
研究工作方案,肯定就要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那這項工作,可能和哪些部門相關?各個部門的職責大緻是什麼?你必須得掌握才行。
常識依賴于我們平時對各個門類學科知識的了解和學習。人文社科類的學生,往往學習涉獵面比較廣。但理工科的學生,對其他人文學科,往往了解較少。
所以,平時多看書,更廣泛地了解其他學科知識,真的很有必要。
常識積累主要依靠的是二十來年的學習,集中火力背個兩三個月的常識,其實增分并不多。
因為常識考察的範圍太廣了。
言語理解與表達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确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緻;根據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态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确、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例題1:環境保護主義是一種信念,是一種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強烈願望。要實現這一願望,就必須樹立一種自然共同體的意識,即将人類在共同體中的征服者角色,變為這一共同體中的普通一員。它暗含着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隻有樹立了這樣的一種道德意識,人們才有可能在運用其在這一共同體中的權利時,感到所負有的對這個共同體的義務。這不僅依賴對自然本質的科學理解,也依賴在了解基礎上建立起的對自然的感情。文段最後一句話中的“這”指的是:
A.自然共同體意識的樹立B.對自然共同體的義務C.熱愛自然的感情D.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願望”
解讀:
言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是機關公務員最為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
因為大部分機關人員幹的活,尤其是綜合工作,就是寫材料。
體制内上層如何管理下層?下層如何向上層彙報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文字材料。
這種能力的第一個方面,是要會看。也就是閱讀理解能力。如果閱讀能力比較差,下級給你報的材料,或者網絡上相關的新聞報道,一些學者的研究文章,你都看不懂,那你基本上很難開展機關的工作了。
而表達,就是你能不能用準确的語言,表達出信息、觀點的。對于那些平時寫東西寫得比較多的人,這一點就有先發優勢。
行測中的填詞,比如上面的例題,在幾個成語中選擇一個,其實就是看我們能不能運用準确的語言的能力。
其實這個能力,和申論的要求是一樣的。
申論給你好幾篇材料,千奇百怪,有新聞報道,有學者文章,還有文學作品,官方調研報告,政策文件等等,你首先得看得懂。這叫閱讀理解能力。
申論大作文,要我們寫作文,就是要讓我們用直接、簡潔、準确的語言,把自己的觀點和思想,表達出來,這是文字表達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用題型有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種。
主要有幾種題型,數字推理,圖形推理,
“(數字推理)例題:1 2 4 8 16()A.16 B.24 C.32 D.36”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類比推理和邏輯判斷。
類比推理是給出一組相關的詞,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邏輯判斷是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運用一定的邏輯推論,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邏輯判斷)例題: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以上觀點的前提是:
A.貧困的代際傳遞導緻教育的落後B.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财富C.扶貧工作難,扶智工作更難D.富有階層大都受過良好教育”
解讀:
很多人對于公務員考數學很不理解,覺得很扯淡,畢竟在公務員的工作中,很少運用到數學知識。
同樣,很多人認為把數學作為中小學,甚至大學的必修課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但數學訓練的,其實是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數學能力強,說明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強。
而這種能力,不隻是公務員需要,做任何事情,做好任何工作,甚至是處理好婚姻關系,都需要這種基本能力。
比如說,機關裡寫材料,最核心的是什麼?其實是邏輯。
一篇文章,你先說什麼,再說什麼,最後說什麼,這個順序,就是邏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如何承接和銜接,他們是什麼關系?這也是邏輯。
一篇邏輯順暢的文章,能夠讓人讀起來非常順暢自然,說服性很強。反之,一會兒說張三,一會兒說李四,稀裡糊塗,亂七八糟,就是爛文章。
在機關裡,寫材料寫得好的人,其實大多是理工科和法學的人,那些學漢語言文學的,往往并不是筆杆子。
用一個更加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吧。
你是一個安全生産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現在你管轄的區域内,一家企業出現了安全事故,領導讓你去調查。
那麼,出現安全事故,是結果。我們需要找的是原因。
根據因果推理邏輯,我們就可以設想一下具體事實,從中猜想出可能的原因,比如說相關的安全設備偷工減料、防範措施沒到位、人員操作不規範、突發性事件等等。
那這些原因是如何導緻安全事故這個結果呢?想象或者說重塑整個過程,就需要我們的推理能力。
所以,邏輯推理能力,是我們的基本能力。
而圖形推理、類比推理、邏輯判斷題,都是考察與之類似的能力。
資料分析能力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文字、數字、圖表等統計性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
“例題:某市2015年全年糧食總産量4.16萬噸,同比下降2.3%;甘蔗産量0.57萬噸,下降23.6%;油料産量0.12萬噸,增長32.4%;蔬菜産量15.79萬噸,下降3.4%;水果産量7.84萬噸,增長7.4%。
全年水産品産量29.16萬噸,同比增長3.6%。其中海洋捕撈1.09萬噸,與上年持平;海水養殖6.07萬噸,增長89.5%;淡水捕撈0.18萬噸,增長1.1%;淡水養殖21.81萬噸,下降7.9%。
2010—2015年某市糧食産量及其增速2014年該市蔬菜産量比水果産量約高多少萬噸?A.6 B.7C.8 D.9”
解讀:
資料分析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能力,在公務員工作中,體現得非常透徹。
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給領導決策提供信息和參考,把情況告訴領導。
比如說,你是交通局的工作人員,領導想治理擁堵,讓你寫一個工作方案。你第一步得先收集信息,你收集到的信息,很多就是類似于資料分析中的各種數據,圖标等,比如近10年來我市汽車保有量等。
你要把這些亂七八糟,紛繁複雜的圖表、數據、資料整理,分門别類,呈現給領導。
不隻是說把圖表數據呈現給領導,還要把這些圖表數據背後反映的問題,也提出來,供領導參考。
在申論中,也有類似的材料分析。
抽象與具體的能力定義判斷:每道題先對相關概念進行定義,然後分别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黨政機關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文書。其中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準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意見适用于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批複适用于答複下級機關請示事項。函适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複問題、請求批準和答複審批事項。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應添加“批複”的是:
A.《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____》B.《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黑龍江雙鴨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____》C.《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陝西西鹹新區的____》D.《國務院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____》”
定義判斷實際上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能力。
何為定義?就是我們用最簡單的語言,把一個事情最本質的東西準确地呈現出來的能力。這是很難的事情。
大家如果平時看一些國家政策文件,或者一些政策理論文章,就會發現,這些文章文件裡,充滿着各種概念和高大上的定義。
這些文章的表述,都是高度概括的,往往用一句話,就概括和總結了很多的事實。
比如說,“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這句話。
這句話看似正确的廢話,但實際上,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說,增加農業機械補貼,扶持農業機械廠,搞農業機械化生産等等很多内容。
對于在省廳和部委工作的公務員來說,因為要經常制定指引全國或全省工作的政策,所以需要具有這種下定義,概括論述的能力。
因為全國各地和全省各地的實際情況差别很大,如果你不寫得概括一點,就無法覆蓋到所有情況。
很多人喜歡仿照那些高大上的政策文件和文章,寫申論範文。其實,這是錯誤的方向。
政策文件,是從很多事實中提煉出來的。
比如說,一些地方扶貧喜歡上農業産業項目,一個縣,搞了幾十種農産品的産業化項目;還有一些地方,看到别人搞鄉村旅遊,自己村子裡什麼都沒有,也沒有特色,也搞鄉村旅遊,最後歇菜了;還有的地方,村子裡隻剩下留守老人,很多年輕人都搬到了鎮裡或者縣城居住,偏偏要搞什麼勞動密集型的産業轉移,在村子裡建工廠。
這是具體事實。
針對這些事實,我們提出一個概括性的句子:當前,很多地方扶貧工作存在脫離地方實際,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的問題。
這是抽象的概念和表述。
政策文件或者文章中,一般不會把這句話背後的事實講出來,所以我們看起來,覺得有點空洞和乏味。
對于公務員來說,要做的,是能夠發現一句概括性的政策文件句子背後的事實。比如說,看到“當前,很多地方扶貧工作存在脫離地方實際,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的問題”這句話,我們能講清楚,這句話背後的事實有哪些。
更高一層次的要求,就是我們在很多事實的基礎上,找到這些事實的共同本質,進行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上面我們說到了很多地方扶貧工作的具體事實,那麼,他們共同的本質,是脫離地方實際、急功近利和形象工程。
定義(概念)和事實,永遠是不能分開的。
但很多人,盲目地學習所謂的範文,隻會機械地仿寫各種高大上的語句,還喜歡玩高大上的概念和詞語,但對于這些語句和概念,具體是什麼意思?對應什麼樣的事實?一無所知。
這就是典型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意思,還想寫出來讓别人弄明白?
後記:公務員考試是一種能力考試,每一種題型,考察的能力,就是我們複習和備考的方向。
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理解和明白,行測考什麼能力?申論需要我們呈現什麼能力?面試怎麼答才能符合考官的預期方向?
大部分人,都抓不住公務員考試的本質,而隻是渾渾噩噩地跟着培訓機構機械地學習。
不管是行測,還是申論和面試,都需要從能力出發,才能拿到高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