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下球鞋市場,衆人的目光多是聚集在價格之上。但如若回歸到穿鞋的本質,保護雙足或許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而由保護雙足進階而成的着用舒适性絕對是各大鞋履品牌以及消費者愈加在乎的事情。
那麼如果我們告訴你,有人在幾十年前曾提出一個叫做 “削履适足” 的概念,你第一時間會想象出怎樣的畫面?不過,先别急着拿起麥克風,在你分享腦海裡的畫面之前,不如先聽一聽下面這個小故事。
孤注一擲的制鞋匠
一個人每天大概會走 10000 步路,而每走一步,雙腳都需要承受兩倍于體重的壓力。基于此,中年人卡爾·土斯比(Karl Toosbuy)在上世紀 60 年代的某一天裡,突然有了那麼一個念頭:“可不可以做出一種鞋,讓人覺得走路是一件沒有壓力且有意思的事?
帶着這樣的想法,卡爾做了一件十分大膽,甚至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事:放棄穩定的工作,變賣了房産,帶着家人去到了丹麥西海岸的布萊德布(Bredebro),并用賣房的錢接手了一個空廠房,投身于鞋履生産業務中。
位于丹麥西海岸的布萊德布的工廠(圖片來源:Google)
當然,卡爾也絕非有勇無謀之輩,他看似孤注一擲,實際上也帶着把握,畢竟卡爾本人也擁有多年制鞋以及工廠運營經驗。
而且在正式開始設計生産之前,他還跑到《日德蘭郵報》刊登了一則标題為 “WHO WANTS US” 的廣告,這則廣告一方面吸引了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視作招聘啟示。
“WHO WANTS US” 廣告(圖片來源:Google)
終于,在 1963 年的 4 月 1 号,屬于卡爾的鞋履工廠正式落成。同年年底,卡爾的工廠就已發展成了擁有 74 名雇員的中小型企業。
看到這,或許你已有了頭緒,這位孤注一擲的制鞋匠便是丹麥知名鞋履品牌 ECCO 的創始人卡爾·土斯比。
ECCO 的創始人卡爾·土斯比(圖片來源:Google)
在而後發展的數十年間,卡爾所帶領的 ECCO 團隊一直都堅持着“既使是在混凝土的路上行走,感覺也好象是在草地上一樣”的制鞋理念,也由此發展出了多項核心科技,就比如說 FLUIDFORM™ 直接注塑科技。
削履适足的進化之 “履”
(圖片來源:ECCO)
毫無疑問,我們對鞋履舒适度的要求必然是越來越高的。穿鞋時,腳面是否被恰到好處地包裹着,接觸地面的鞋底又是否可以給腳底帶來足夠的緩震保護,都是我們去判定一雙鞋履是否舒适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這些重要因素也都是 ECCO 十分在乎的部分。自創始人卡爾·土斯比創立品牌以來,削履适足的概念,即鞋履必須遵循雙足,而非要求雙足适應鞋履的理念貫徹始終。
這也正是為何 ECCO 旗下鞋履總是可以給人一種肉眼可見的舒适感,其優秀皮質用料和鞋底科技都體現得尤為明顯,而一雙普世認為的好鞋恰恰也是由鞋面材料和科技含量兩個方面組合而成。
ECCO 創始人卡爾·土斯比制鞋(圖片來源:Google)
但優秀絕不會憑空而來,之所以 ECCO 鞋履的皮革可以保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柔軟程度上,正是因為 ECCO 在制鞋前,總會将皮革材料先運送到品牌旗下的鞣革廠,對皮革進行最細緻的鞣革處理。
ECCO 對皮革進行鞣革處理的場景(圖片來源:Google)
同時,ECCO 旗下多數鞋履均采用不含金屬成分的 COMFORT FIBRE SYSTERM 植物鞣革鞋墊,這也是保證鞋履透氣性、讓足部得到充分呼吸的要素,然而這些都還是 ECCO 持續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情。
除了保證品牌立足之本以外,ECCO 也一直都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發力,運用在 ECCO ST.1 适動系列中的兩項當家科技 FLUIDFORM™ & SHOCK THRU 便是極佳佐證。
包含了 FLUIDFORM™ & SHOCK THRU 兩項科技的鞋底(圖片來源:Google)
FLUIDFORM™ 全稱為 FLUIDFORM™ 直接注塑科技,這項科技實際上是一種物理性變化後的結果,即由輕質的液态物質轉變成柔軟的固态鞋底,就像是将水凝固變成一種具有韌性又同時十分柔軟的膠狀物。
以 FLUIDFORM™ 直接注塑科技制作而成的鞋底與鞋面牢固貼合,有效地避免了其它品牌鞋款連接鞋底與鞋面的膠水容易脫落的尴尬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科技還可以使鞋底更加貼合雙足。
在 FLUIDFORM™ 直接注塑科技的基礎上,ST.1 适動系列鞋履的鞋底還加入了标志性的 SHOCK THRU 緩震科技,鞋底那一抹熒光綠便是其所在之處。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款(圖片來源:Google)
說到緩震,那就必須得親自上腳才可以高下立判,不過 SHOCK THRU 緩震科技或許甚至不需要親自上腳,用手按壓便可輕易感受到其緩震效果,這以足以保證 ST.1 适動系列鞋履的穿着柔軟度和回彈力。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款(圖片來源:Google)
除了 FLUIDFORM™ 和 SHOCK THRU 這兩項技術以外,ECCO 還開創性地将 PU 與PHORENE 混合材質注入到了鞋底科技當中。同時,優質皮革、修長鞋型以及撞色設計又為鞋款提供了更多的潮流穿搭可能性。
熒光黃為 PU 材質,白色為 PHORENE 材質(圖片來源:ECCO)
那麼,這樣一個既擁有高級用料做工,同時也在創新的道路上持續發力的進化之 “履” 系列,自然也會引來一大批球鞋愛好者紛紛上腳。就在前兩日剛剛結束的 YOHOOD 潮流嘉年華中,我們便捕捉到了一批穿着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履的街頭青年。
潮流穿搭達人上腳
如你所見,随着 ECCO 在運動潮流領域的持續發力,穿搭達人上腳的鞋款早已不是我們傳統印象中的 ECCO 的鞋款,流線型的鞋身、多種材料的混合重組,再加上愈加時髦的顔色搭配,都逐漸建立起 ECCO 在這一領域的時代形象。
同時,ECCO 除了在鞋款上持續創新以外,還不斷地在其店鋪空間的設計和運營中推陳出新。就比如說以阿姆斯特丹旗艦店 W21 為靈感打造的 ECCO STUDIO。區别于一般零售店鋪,ECCO STUDIO 希望诠釋的是品牌的多樣性和現代感,以此颠覆大家對 ECCO 的固有認知。
ECCO STUDIO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 812 号(圖片來源:ECCO)
就在昨日,我們便是去到了 ECCO STUDIO 裡參與到其線下 Workshop 活動中。
另外,我們還在活動現場與球鞋定制師點點針對當下球鞋文化現象展開了簡短的讨論。
點點 球鞋定制師
「行業标準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所以魚龍混雜的情況時有發生」
當下的球鞋定制市場相當火熱,不過不知從專業球鞋定制師的角度去看,這個市場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呢?以及,這個市場是否存在什麼問題?
整體上來說,球鞋定制在國内還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新興行業。如果要說到問題的話,我覺得當下這個市場因為是新興行業,行業标準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所以多少還是會有一些魚龍混雜的情況發生。
你認為定制球鞋這種制鞋方式是否會給 ECCO 這樣的運動潮流品牌帶來什麼影響?
我覺得這種制鞋方式會給 ECCO 這樣的品牌帶來更多的消費者吧,畢竟對消費者來說,定制球鞋會給到他們更多個性化的選擇。
當 ECCO 找到你提出合作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第一反應是驚訝的,畢竟 ECCO 這個品牌和其它的一些品牌稍微不一樣一點。然後驚訝之餘,又覺得特别的驚喜,因為我拿到 ECCO 這次 ST.1 适動系列的鞋子時,我覺得質感真的是非常到位,鞋面上的皮非常柔軟有質感,另外在連接鞋面和鞋底的地方是完全沒有溢膠的,這點真的是非常厲害。
球鞋定制師點點當天着用的便是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款,該鞋款采用了時下流行的拼色設計,同時鞋身修長,複古跑鞋味道濃郁,非常适合運用在各種潮流複古造型之上
你在過去的采訪中,曾提到球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實用,那麼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款的穿着感受如何?和想象中有區别嗎?
ECCO ST.1 适動系列的鞋子穿起來真的是非常舒服,我這兩天參加活動都需要長時間的站立或走路,但穿着 ECCO 的鞋子,腳也沒有覺得很累。另外,其它品牌的鞋子在鞋頭的地方非常容易出現褶皺的情況,但 ECCO 的鞋子就比較不容易穿出褶皺來。而且,ECCO ST.1 适動這個系列的質感真的非常棒,可以說是我見過的同類型鞋子裡質感最好的了。
點點當天便着用了 Baseball Jersey 來搭配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款,由此可見其鞋款在運動潮流穿搭中的可搭配性
在與 ECCO 溝通合作的過程裡,有發生什麼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嗎?
在這兩天的活動裡,我就發現來到 ECCO 展位的消費者還是對球鞋定制這件事情非常感興趣的,他們也都很有各自的想法。當拿到鞋子的時候,他們還會直接試穿,那我就問他們感覺如何,他們普遍都覺得 ST.1 适動這個系列的鞋子還不錯,這就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近來的鞋市異常瘋狂,這也讓很多人沉浸在了泡沫般的幻象當中,而忽略了一些真正優質的東西,或許此番向各位推薦的 ECCO ST.1 适動系列鞋款便是其中之一。
拼色設計、皮革鞋面以及舒适的鞋底系統都為這次的 ECCO ST.1 适動系列增色不少,如果你的鞋櫃裡永遠都缺一雙鞋,那麼不妨走進 ECCO 的店鋪,感受一下創新後的舒适感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