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手機它實在是太愛玩了,拉着我們沒日沒夜地聊天、看新聞、刷視頻。尤其是晚上,總不放我們去睡覺。
大腦也很奇怪,一邊想着“該睡了該睡了”,一邊想着“也許下一條更有趣”。
而手指則完全不聽任何人的指揮,自顧自地在屏幕上劃上劃下。
有時你刷着手機會産生這樣的疑問,到底是我在玩它還是它在玩我?
就像海源在段子裡說的那樣,“最好的獵人總是以獵物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所以最好的主人可能正在以奴隸的形式為我們服務。”
安德斯·漢森對此也有同感。這位瑞典首席心理健康專家在發現自己每天需要使用三個小時的手機時,感到非常震驚。自那時起,他便開始研究數字化生活對人類到底造成了哪些影響。
在《手機大腦》這本書中,他不僅從腦科學、進化論、心理學等角度剖析了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手機,還給出了一些簡單易行且有效的戒手機方法。
一、每十分鐘看一次手機,手機的吸引力在哪兒?
沒有新消息提示,也沒有特别需要搜索的信息,是什麼促使我們一次次拿起手機呢?
在進化的過程中,大腦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獎賞機制。為了激勵我們采取各種有利于生存的行為,每當我們做出此類行為的時候,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
對于原始人類來說,除了吃飯和睡覺之外,對世界的了解越多,存活下來的概率就越大。因此人類總是渴望知道更多的消息。如今手機中的各大APP正好滿足了我們的這個需求。
研究發現,相比于事物本身,對于他們的期待感才是更能刺激大腦獎賞系統的催化劑。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實驗中,隻要老鼠一翹杠杆,食物就有可能出現,結果每當有食物送上時,老鼠就會更加頻繁的撬動杠杆。
如今手機提供給我們的也是這種期待感——比起已經看到的消息而言,下一頁也許更加精彩。此時大腦産生的多巴胺就會刺激我們不斷地刷新頁面。
畢竟每個APP的研發者都深谙一個道理——想要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就必須牢牢占據人們的注意力。
二、手機帶來的無形傷害,你察覺到了嗎?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對時間進行“高效利用”。現在甚至有了小窗功能,方便你在同一個屏幕上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情。
然而這種多任務模式對于注意力的損傷是巨大。
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系教授沃爾米勒所說,人類是無法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如果有人說自己可以,那他就是在自欺欺人。
你以為你在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情,實際上隻是讓注意力在幾個任務中來回穿梭。我們的大腦在切換任務時是需要時間的,會出現“注意力殘留現象”。當你切換到一個新的任務時,注意力還停留在上一個任務中。
如果你是一位手機資深用戶,可能已經察覺了,手機用得越多注意力下降得越嚴重。如今想要保持哪怕兩分鐘的注意力,都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了。
除了注意力以外,我們的記憶力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大腦作為人體中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早已進化出了一套獨特的節能系統。那些手機、電腦、網絡能夠幫我們記憶的東西,大腦才不會費神去記呢。
不信的話可以去翻翻看手機裡的相冊,裡面一定有不少你已經不記得的照片。而照片的内容經常是你拍照時為了留存方便日後查看的。
如今我們想要長久的記住某一樣東西,似乎變得更難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大腦愛偷懶,而手機又幫忙進行了信息儲存,更在于糟糕的睡眠。
過度使用手機導緻如今的睡眠時間越來越短,睡眠質量越來越差。而人的長期記憶是在睡眠中才能形成的,而且是深度睡眠期間。
手機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各種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困擾。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更容易感到壓力、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三、是時候減少手機的使用了全世界各地都有學者正在研究數碼生活方式會給人們造成怎樣的影響。考慮到每項研究要耗費的時長以及數碼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如果等研究結果出來再做出改變多半已經來不及。
在已經知道手機會對我們的注意力、記憶力、情緒造成負面影響的當下,我們就需要做點什麼來改變。
安德斯·漢森教授在書中說道:“對于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運動就是明智之舉,甚至可能是最棒的選擇。”
已經有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可以提升我們的注意力,同時緩解焦慮、緊張等情緒。
你可能會覺得,已經辛苦上一天的班,回家後還要運動實在太難了。等等,你是不是認為運動必須換上運動服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一小時呀?完全不必。
對于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哪怕隻是每天5分鐘的簡單運動——散步、瑜伽、拉伸都可以,也同樣能夠起到效果。
除了運動之外,我們還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幫助我們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寫在最後
如果沒猜錯的話,你正在用手機在閱讀這篇文章。怎麼樣?是不是已經意識到該學習如何擺脫手機的綁架了?
那還等什麼,快點行動起來!
或許,就從翻開這本《手機大腦》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