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八家嘴水庫曆史

八家嘴水庫曆史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7-01 17:50:29

極目新聞記者 董淑健

通訊員 雷世達 耿文輝

至11月25日,水利部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發布的50家“紅色基因水利風景區”公示期屆滿,湖北兩家水庫武穴梅川水庫水利風景區和襄陽三道河水鏡湖水利風景區同時上榜。

27日上午,湖北省檔案館研究員、全國首批檔案專家王平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梅川水庫,是武穴人民克服困難建成的名揚四海、澤被後世的水利工程,其“一洞連四庫”的創舉體現了東方智慧,發揮了巨大作用,工程建設期間展現的人定勝天的英雄氣概,對教育當今幹部群衆赓續紅色血脈、傳承革命文化是一例不可多得的生動教材。

風光旖旎的水庫風景,令人流連的生态樂園

梅川水庫位于武穴市梅川鎮北部山區。上承大别山流下的條條溪流河谷,下注滔滔滾滾的長江。

水庫管理處座落在梅川水庫南岸,一棟别墅式辦公樓、一棟歐式科普館、一棟徽派遊客中心分布在園林式庭院。建築高低搭配,錯落有緻。建築與周邊山水組成“人在綠中、綠在山中、山在水中”的特定環境,共同構築出一個碩大的“山環水繞”的風景園林水生态空間。

八家嘴水庫曆史(聯合國曾派專家考察)1

風景如畫的梅川水庫

步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石,上雕“梅川水庫國家水利風景區”幾個大字。管理處的東邊有一座長長的白色棧橋,直通閘門工作間,側後是一個水文觀測站。閘門工作室和水文觀測站全部設計成亭廓廊橋式樣,看上去古樸典雅,十分養眼。這裡三面環水,路邊栽種了大量的柳樹,柳樹依水而立,一庫碧水波光粼粼,倒映着柳樹的婀娜多姿。

梅川水庫管理處處長夏超俊介紹,水庫景區總面積25平方公裡,共劃分為科普宣教、生态保育、文化體驗、生态休閑度假等4個區域,生态保育區作為涵養水源、生态修複、美化環境的主要功能區,實行嚴格保護,而水庫中心島等動植物聚集地域被列為禁止開發區,以維持較高的生物多樣性。

在水庫管理處門口,幾株碩大的香樟枝繁葉茂,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折射出串串金光。院子中心是一個綠茵茵的草坪,草坪中間擺放着假山、巨石。草坪四周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花壇,院内小路四通八達,散布在樹叢和花壇間,蜿蜒至碧綠的水庫邊,給人一種“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八家嘴水庫曆史(聯合國曾派專家考察)2

梅川水庫位于武穴市梅川鎮

漫步景區,隻見處處植被茂盛,物種豐富,原生态自然風光優美。舉目四望,白雲藍天下遠山如黛,層層疊疊,在湛藍的湖水中留下美麗的倒影,倒影與湖岸線構成一幅優美迷人的風景畫。藍天白雲的高遠,山的雄偉,水的柔媚,與建築的精巧在這裡融為一體。

巧奪天工的宏偉工程,曾拍成一部風靡全國的電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部全國各地反複放映的老電影《梅川水庫》,迄今的觀看量已達數億人次。

11月26日上午,武穴市檔案館前館長、文史專家朱澤民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每次放這部電影,解說員念出“湖北省廣濟縣梅川水庫”這幾個字時,每位武穴兒女的眼睛就一下子亮起來,精神為之一振。當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這部紀錄片的拷貝和大量圖片、文字,以及那個年代的放映機、手搖發電機等都保存在景區的水利科普館。

朱澤民介紹,梅川水庫于1957年11月動工興建,1959年4月一期工程完工。是武穴市建設最早的一座中型水庫,也是全省重點防洪水庫。

梅川水庫的蓄水量畢竟有限,為打通周邊多座水庫,專家提出了建隧洞的想法,即用一座隧洞将蕲春縣大同水庫和蔡壽河餘水引入武穴市,連接武穴北部梅川、荊竹、仙人壩、大金四座中型水庫,解決武穴北部地區缺水問題。

1974年,3000多名幹部群衆奔赴工地。初開工時,由于缺乏機械設備,全靠手工和簡單機械操作,工程大部分位于地形複雜的山區,施工難度可想而知。但困難再大,也難不住幹勁十足的幹部群衆,面對無技術、無經驗、無材料、物資緊缺的現狀,武穴人民餓着肚子,以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迎難而上。由于當時主隧洞進口段風化嚴重,建設中曾先後發生塌方30餘次,其中2次為大塌方。困難和危險面前全體黨員群衆沒有退縮,更加頑強地堅持施工。1979年8月22日,主洞工程南北貫通,洞身全長6010米。由于工程極為艱苦,全體幹部群衆一緻呼籲,要求把鑿通的這處隧洞定名為“群英隧洞”。

八家嘴水庫曆史(聯合國曾派專家考察)3

梅川水庫景區生态環境優良

今年夏天,當地旱情嚴重,武穴市重修了隧洞,從蕲春縣大同水庫調水1000萬立方米入4座山區水庫,用于調蓄和抗旱,解決了梅川鎮53個村8萬餘畝水稻的灌溉用水。

群英隧洞目前仍為湖北省最長的引水隧洞。

朱澤民說,上世紀70年代,梅川水庫實現了成魚最高畝産70公斤的優異成績,創造了全國大中型水庫成魚畝産的最高記錄。

據《淡水漁業》雜志介紹,梅川水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養殖水面2500畝,自1959年以來,灌區不斷擴大,農漁連年豐收。1972年,在遭逢大旱庫水減少的情況下,仍獲成魚總産13.5萬餘公斤,畝産54公斤。1973年,該水庫又幫助當地戰勝洪澇災害。

從那時起,梅川水庫先後7次獲得水利部全國水利戰線标兵、全國水利系統綜合經營先進單位等榮譽。

梅川水庫的經驗除了拍成電影,還有其他方式的介紹和推廣。1972年,紅旗雜志以《淡水養殖大有可為》為題,全面介紹了梅川水庫大搞淡水養殖,實現糧、油、魚全面豐收的經驗。1973年3月23日,人民日報第三版刊發長篇通訊《他們把水庫管到家了》,介紹梅川水庫蓄水保水立體養殖和成魚高産的經驗。1974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許志方教授編寫了《梅川水庫灌區的管理》一書,介紹了水庫的科學管理模式,該書由水利電力出版社出版。

聯合國曾派專家考察,是一本學習東方治水經驗的生動教材

不久前,武穴市一位退休幹部曹建美發表了一篇文章,懷念父親曹振豫,介紹梅川水庫。曹振豫1960年12月至1978年2月任廣濟縣梅川水庫管理處處長。

曹建美說,梅川水庫在那個年代是全國水利戰線上的一面紅旗。其科學有效的管理經驗不僅傳遍全國,還介紹到國外,引起了美國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高度重視。

據朱澤民介紹,許志方教授編寫的《梅川水庫灌區的管理》一書1982年10月由美國的詹姆斯教授翻譯成英文,改名為《人民中國管水組織》,在美國出版發行。1983年春,詹姆斯教授由許志方等陪同考察了梅川水庫,并帶來了翻譯本,該書現存梅川水庫水利科普館。

八家嘴水庫曆史(聯合國曾派專家考察)4

享“城市後花園”美譽,是名副其實的生态樂園

1978年5月24日,聯合國糧農組織考察團一行18人,來梅川水庫考察淡水養殖。該考察團由1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員組成,團長是印度的比萊先生。1983年8月16日,加拿大淡水生态養殖專家馬泰先生在中國科學院水庫魚業研究所有關人員陪同下考察了梅川水庫。

梅川水庫管理處處長夏超俊說,梅川水庫景區水利特色鮮明、生态環境優良、紅色基因内涵豐富、紅色文化氛圍濃厚,下一步,我們将突出紅色基因傳承,景區建設注入紅色元素,在此次獲獎基礎上,争創全國紅色基因示範水利風景區。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