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抽你,信不信!”
近日
這條男孩大罵服務員的視頻火了!
事情發生在北京一家書店裡
男孩在店内跟外教學英語
朗讀得特别大聲
并已經持續一兩個小時了
期間,其他顧客都在安靜地看書
店員上前善意提醒
卻被男孩指着鼻子罵:
“你管我?
我抽你,信不信!
投訴你!”
而店員始終面帶微笑:
“你聲音太大打擾到其他顧客,
所以請小聲一點。”
一位疑似男孩家長的女士
站在旁邊沒有任何道歉舉動
隻是一邊反複強調着:
“他還隻是個孩子”
一邊伸手摟住男孩:
“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
網友怒了:
讀再多書有什麼用!
更有網友直言:
這孩子一看就是缺乏家教!
還有網友表示:
品德缺位,未來堪憂!
孩子犯了錯
常常被“護犢子”的家長以
“他還隻是個孩子”的說辭
搪塞過去
“隻是個孩子”暗藏的潛台詞是
孩子年紀小不懂事
犯了錯理應被原諒
大人哪能跟孩子一般見識
若誰被孩子“無意”地冒犯了
就該忍忍忍
但是
“年紀小,不懂事”
就應該是任性妄為
不承擔後果的理由嗎?
1
幹出這些事的也都“隻是個孩子”
熊孩子指認現場
就在幾天前
江西吉安的某稻蝦共養基地
即将上市的數千斤小龍蝦
突然被全部被毒死
預估損失達六萬餘元
警方破案後發現
買毒、投毒的隻是兩個不滿十四歲的孩子問其原因答曰:學校放假,閑來無聊
2014年8月
貴陽某樓施工
一位工人的安全繩突然被割斷
他不得不單手握繩
吊挂在8樓空中長達40多分鐘
命懸一線
等待救援
而割斷工人用來保命的繩索的
是一個10歲的孩子問其原因答曰:樓外施工,太吵
2014年6月
江蘇江陰
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
被從24層樓天台扔下的磚塊
擊中頭部
當場死亡
斷送這位準新娘性命的
是兩名8歲的二年級小學生
面對法律的制裁
雙方家長依然認為
孩子還小,不懂事
是物業公司
沒有及時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
應承擔主要過錯
投毒、割斷安全繩
葬送鮮活的生命
......
罔顧他人勞動成果
漠視他人生命安全
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的
就是這些“熊孩子”
永遠不要低估“熊孩子”的破壞力
每個“熊孩子”背後
都有着“熊家長”
孩子“熊”的程度
往往也揭示着
一個家庭“教養”的底線
隻“養”不“教”
對孩子而言
是非常危險的
2
31歲被行拘的他依然“隻是個孩子”
誠然
日常生活中
人們與“熊孩子”的“遭遇戰”
大多隻是一些“小事”:
列車上的尖叫與哭鬧
餐廳裡的随意奔跑
還有電影院裡的
踢靠背、喧鬧和嬉笑
......
某些家長對孩子這些
小處不規矩、不禮貌的行為
不以為意
就算被提醒
一句“他還隻是個孩子”
就輕輕帶過
小錯講寬容,大錯求原諒把“年紀小”作為輕易獲取諒解的借口不辨是非,溺愛縱容培養出來的隻能是“高齡巨嬰”
今年四月
31歲的陳某
因使用僞造的駕駛證被交警查獲
被處以罰款5000元
行政拘留15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因為心疼孩子受到處罰
陳某父母
竟歇斯底裡地對警察喊:
“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你們為什麼罰那麼重?”
在陳某父母的眼中
兒子一直都是沒有長大的孩子
但法律并不會因為任何人的不成熟
就減免他應受的懲罰
這個“31歲的孩子”
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孩子還小
但總會長大
父母沒有給孩子上好的課
社會與法律
終究會給他“補上”
3
他們“隻是個孩子”但他們也是可愛的“小天使”
個頭還不及門把手高
甚至一隻手還拎着東西
這個5歲的男孩卻使出吃奶的勁兒
為别人扶住沉重的彈簧門
與人方便
為他人着想
這樣的“小紳士”,真帥!
一隻小貓困在屋檐雨棚上
踱步哀嚎,不敢跳下
兩個小學生決定用雨傘接住它
當小貓被成功解救的那一刻
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你們珍視世間每一條生命的樣子
像極了天使!
這幾張新聞圖片
曾經感動過無數網友
大家被這些孩子感動的同時
也為培養出如此善良孩子的家長點贊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人人會背的《三字經》
早已說明這個道理:
孩子就是那璞玉
究竟能打磨出什麼樣的“成品”
決定權往往在家長手裡
孩子的教養裡 一定藏着父母的修養
4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有一句話叫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其實這句話
說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父母的素質
決定孩子的未來
2017年11月
在武漢某小區的電梯裡
出現了兩封道歉信
是一對父子分别寫下的
父親得知兒子調皮
亂按電梯樓層
給鄰居的生活帶來不便
要求兒子改正并道歉
父親說:
“爸爸沒把你教育好,
也有責任,我們一起寫。”
父親以身作則
為孩子教授了
生動的一課
2018年11月
在山東淄博
9歲的兒子騎車撞壞他人車燈
媽媽席地而坐
主動給車主留下字條
“我也是小區住戶,
請您放心!”
母親的言傳身教
讓孩子懂得了
責任與擔當
2019年1月
在北京地鐵上
一位媽媽懷裡摟着熟睡的孩子
擔心鞋子弄髒座位
媽媽把背包墊在了孩子腳下
家長的一言一行
會對孩子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日積月累
就形成了孩子的“教養”
孩子就像小樹
隻有及時糾偏
才能茁壯成長
孩子确實難免犯錯
但一味地“寬容”和“忍讓”
并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借孩子犯錯的機會
教會孩子明辨是非
培養規矩意識、責任意識
以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才是真正為孩子着想
别再拿“他還隻是個孩子”說事了
面對“熊孩子”
該說的
一定要說!
該管的
一定得管!
來源:新華網(ID:newsxinhua),綜合人民日報、北京時間、梨視頻、揚子晚報、順德交警、楚天都市報、宜昌文明網、新浪微博等
本期編輯:崔鵬、楊翹楚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