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零點,閉市23天的嘉興水果市場按下“重啟鍵”。從午夜到黎明,一輛輛滿載新鮮水果的貨車排起長龍,披星戴月趕進貨,這座因為疫情而“空”的市場再度被誘人的果香填滿,久别重逢的幸福感洋溢在市場上空,目之所及皆是熱鬧。
“老闆好啊!今天想要點什麼?這些是淩晨剛到的海南荔枝,非常新鮮。”“火龍果要不要來一些?味道好得很!”今天上午8點,嘉興水果市場内經營戶的吆喝聲、拉貨聲此起彼伏,充盈着熟悉的煙火味,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嚴守“小門”,對所有進場人員查驗“嘉行碼”、健康碼、行程卡以及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經營戶積極備貨
纾困政策定“軍心”
“前兩天得知複市的消息後,我第一時間跟供貨商打了招呼,做好了貨物入場的準備。”康女士在嘉興水果市場擁有3個檔口,于是她準備了兩車貨,鳳梨和菠蘿各6萬斤。作為市場的經營戶,她認為複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關了這麼久,水果進價、運輸費用、人力成本都有了很大變化,需要慢慢适應、慢慢恢複。”
市場經營商戶搬運水果上車
今天上午,在福閩果業檔口,總經理陳建福一邊幫客商搬貨,一邊笑呵呵地在聊天。“在隔離期間,客商接二連三打我電話要水果,每天都能接到幾十個電話。”閉市的時候接到要貨電話,陳建福内心五味雜陳,對複市的時間心裡沒底。一接到複市通知,陳建福就安排了8噸貨“三月紅”荔枝,今天淩晨3點到貨,來自杭州、甯波、南京等地的客商紛紛搶貨,早上7點這批荔枝就已賣得所剩無幾。
市場經營商戶幫客商搬貨
回憶起“3·28”疫情的“至暗時刻”,陳建福表示,雖然疫情對經營戶來說是晴天霹靂,但為了疫情防控大局,市場内的每家經營戶都積極配合防疫管控,之後得知政府想方設法組織志願者轉運水果,且第一時間跟他對接了轉運事宜,這讓他感激萬分。“當時滞留在市場的水果有芒果、耙耙柑、沃柑、聖女果等10多種,總計4萬多箱,一大半都被志願者及時運送到了冷庫,為我們減少了損失。”
市場經營商戶幫客商搬貨
在業内被譽為“菠蘿大王”的永浩果業總經理周勇浩,已在嘉興水果市場做了17年的水果生意,複市的消息對他來說是一針“強心劑”。“我們積極組織貨源,把關防疫,都有信心恢複往日的繁榮。”周永浩欣慰地說,這波疫情雖然給經營戶帶來了沖擊,但是市場出台了給力的纾困政策,減少了大家的損失,“有嘉興水果市場這一大平台的支撐,市場回暖指日可待。”
周永浩口中的纾困政策是嘉興水果市場出台的“3·28”疫情纾困幫扶方案,方案根據經營戶在疫情期間的損耗大小來進行劃檔幫扶,減免房租及市場服務費(含場地交易服務費),國産區減免檔次分7檔,減免月數最多7個月;進口區減免檔次分2檔,減免月數最多3個月。
守護好“果籃子”
織密疫情防控網
在外來車輛待停區域,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對一白色車輛進行360度全面二次消殺,車廂、車門、車頭、車尾……一處不落地仔細噴灑消毒液。
嘉興水果市場不僅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果籃子”,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在複市之前,工作人員連夜奮戰,對整個市場進行了清理、消殺以及環境核酸采樣等工作,為保障市民“果籃子”的安全構築起堅實的防疫牆。
每個市場大門分設四條防疫檢驗通道
為确保防疫安全,每個市場大門分設四條防疫檢驗通道:一條貨車通道,一條叉車、三輪車通道,一條二輪電瓶車通道,一條人行道。人員需查驗“嘉行碼”、健康碼、行程卡、48小時内核酸檢測證明,配合測溫、戴好口罩,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後才能進入市場。
針對外地車輛,實行的是閉環管理。外地車輛須提前申請“暢行碼”,預約審核通過後,進入指定高速口,由市場工作人員審核相關信息、貼好車門封條。車輛司乘人員在閉環管理時間内不得下車,車子進入市場前還會做好全方位消殺。待市場疫情防控人員再次查看司乘人員的“嘉行碼”、健康碼、行程卡、核酸檢測證明等,确認符合防疫要求之後,車輛才能登記進場。
防疫人員為大貨車消毒
嘉興水果市場副總經理何浩介紹,市場目前招募了100名疫情防控專員負責守好“小門”、消殺車輛和場内巡邏。市場每天安排一次環境消殺,重點區域每天開展兩次消殺,同時定期進行環境的核酸檢測,嚴格落實相關防疫要求。
複市後,嘉興水果市場進口區域調整為:1号門為進口,車輛和行人隻進不出;5号門為車輛進口;2号門為出口,車輛和行人隻出不進;3号門為到貨車輛進口,其他車輛和人員不得通行;6号門為進口,隻允許三輪車、叉車和行人通行;7号門暫時封閉;文昌路延伸段路口雙向通行。
此外,進口水果繼續嚴格落實“一報告三憑證”制度,在入場銷售前必須進入進口水果核酸檢測站完成消殺和核酸檢測工作,在銷售過程中必須嚴格落實“浙食鍊”的溯源管理,建立進貨、銷售登記制度,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無“浙食鍊”标識、未索證索票和來源不明的果品,不得在市場銷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