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動态心電圖做了多久拿結果

動态心電圖做了多久拿結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01:13:40

動态心電圖做了多久拿結果?記者 | 黃華編輯 | 謝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動态心電圖做了多久拿結果?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動态心電圖做了多久拿結果(動态心電做一做)1

動态心電圖做了多久拿結果

記者 | 黃華

編輯 | 謝欣

“家人從外地風塵仆仆地趕到上海,想做個心髒方面的檢查,在動态心電監護這一項上,說是要等一個禮拜之後才有機器。我們感覺這太耽誤時間了,而且這就說明還得再去醫院一次。”近期,有來滬患者如是向界面新聞表述。

而實際上,做動态心電監護排隊難的現象也并非孤例,有三甲醫院醫生同樣向界面新聞記者抱怨稱,有時候自己的住院患者直到出院了,都沒能排上動态心電監護。

動态心電圖(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于1949年由美國Holter首創,故又稱Holter心電圖,俗稱“背盒子”,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包括休息、進餐、工作、運動、睡眠等不同情況下的心電圖數據,能夠及時發現靜息型心電圖不易發現的心率失常和心肌缺血,是臨床分析病情、确立診斷、判斷療效重要的客觀依據,并可作為日常監測系統。

與靜态心電圖相比,動态心電圖最大的特點是,檢測時間長,這也意味着獲取信息量大,心電事件捕捉的成功率高。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有做過動态心電圖檢查的經曆,而大家對這個項目需要預約的狀态也習以為常。

心髒問題不是小事兒,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做動态心電圖動辄要排隊一兩周?

業内人士介紹,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需要做動态心電圖的患者越來越多。與前些年相比,現在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在增加,大衆的健康監測意識也在提升。而設備的采購可能是十年前的事了,彼時的醫院顯然沒能料想到今日的需求。

并且,在優質醫療資源稀缺的當下,病人集中到頭部醫院就診、醫院之間檢測報告不互認加重了醫院的檢測負擔。在醫院就診時,主訴心痛的患者基本上都被安排做動态心電檢查。由此,不僅僅是心内科要用該設備,心外科也會用到這個設備,這就造成了心電圖室工作量較大。

據天風證券研報顯示,國内每位心電圖醫生每年平均需要完成接近7000人次的心電圖檢查,在該檢測項目上,需求與供給的比例高達6944:1。當前,一般地市級醫院會配備20台左右的動态心電監測儀,但這并不能滿足臨床需求。

那麼,既然動态心電監測儀數量不夠,為什麼醫院不增加采購呢?有醫生認為,這或與心電圖室作為一個實際上的冷門科室,營收能力差,預算少有關。

另一方面,與大衆認為的“心電圖檢測很簡單”不同,由于要把24小時的數據分析一遍,動态心電圖出報告也很費時間。基于此,很多醫院選擇了将心電圖分析工作外包出去,但是,動态心電圖檢測并不是一個高利潤的項目,外部企業積極性不足,這也造成了院内的患者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

除了患者多、檢測需求大、出報告慢等原因之外,動态心電監測的深層次問題是醫療機構的設計問題。具體而言,在醫療機構科室設置上,心電圖科屬于醫技科室,和臨床科室不在一個體系。這和心髒支架直接由心内科管理有很大不同。這就造成了當臨床科室的檢測需求大量湧向心電圖科時,作為“旁系”的心電圖科隻能要求病人按順序排隊等待。

業内人士還提及,由于機構設計不夠高效,除了動态心電圖,動态血壓的檢測也有類似困局。不方便之處不僅僅是病人做這些檢測需要一直“等等等”,而且還得在臨床科室、檢驗科科室之間來回奔波。

不過,在心電監測領域上,除了傳統的心電監測方式外,不少科技企業也在進行一些新的嘗試。如蘋果、華為、等都在嘗試通過手表等移動設備來進行心電監測,不過有業内人士指出,目前這些嘗試産品的醫療功能暫時還遠不如專業的心電圖儀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