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雪蓮冰淇淋為什麼深受百姓喜歡

雪蓮冰淇淋為什麼深受百姓喜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59:26

雪蓮冰淇淋為什麼深受百姓喜歡(哈爾濱又一個老字号)1

南極冷飲廳,一代哈爾濱人的記憶,門臉前總是人來人往,櫃台後的店員一邊收着錢一邊念叨着“冰磚兩塊”,到手的冰磚散發着絲絲寒氣兒,藍色的招牌如同不朽的青春無法褪色……11月5日,哈爾濱市南極冷飲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因多種原因,公司拟整體出售、股權轉讓變更。這個消息傳出後,勾起了很多人關于南極冷飲廳的難忘回憶。

一段段關于“味道”的記憶

白色的雪糕箱子,裡面鋪着厚厚的棉被,冰棍、雪糕就被層層的包裹在其中,用簡單的薄紙包着,便宜,好吃。對于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哈爾濱人來說,“南極冷飲”可以說是生活裡最難忘的味道之一。

今年67歲的市民王先生對本報記者說,小時候家裡并不富裕,沒有閑錢給孩子買冰棍,家裡鼓勵孩子賣廢品。“我就盯着家裡産生的廢品,如廢報紙和紙殼子,拿去賣錢。那時候廢品最貴的是廢鐵,我出門四處尋摸廢鐵,希望能多賣幾個錢。換了錢之後,我就樂颠颠地跑去買冰棍。那時候南極冷飲廳還不叫冷飲廳,隻是冰棍廠,有人拿着冰棍暖瓶四處叫賣,這種冰棍暖瓶和普通暖瓶不一樣的地方是,瓶口特别寬,能容納人的手伸進去掏冰棍,冰棍放在這樣的容器裡,至少能保證大半天不化。”

王先生表示,有一種香蕉冰棍最好吃,還有奶油冰棍和咖啡冰棍。“我和别人口味不一樣,我喜歡冰比較多的那種。那時候最貴的冰棍是紅豆冰棍,就是冰棍堵頭那裡有一小塊紅豆冰,那家夥,誰要是能吃上紅豆冰棍,老能顯擺了。”的确,據說那時候,想要勸服一個孩子乖乖出門,隻要跟他說去秋林,他就會立刻穿好衣服等在門口。而調皮的男孩會在家長終于松口說“等下去南極吃冷飲”後,“嗖”地一聲提前跑去門口等,惹得家長滿街亂找。

在哈爾濱這片土地上,南極冷飲廳自主研制了高中低檔冰點、冰棍、冰糕等20餘種産品,包括鮮奶朗姆冰點、藍莓冰點、奶酪冰棍、榴蓮冰棍、酸奶冰棍、朗姆冰糕、藍莓冰糕、原味冰糕……品味之多,味道之美,想想就令人感到回味無窮。

對于許多70後80後來說,南極冷飲廳承載着許多兒時的回憶。“當年能坐在南極冷飲廳裡就算是比較高端的享受了,裡面的東西口味多,但東西有點貴。即使貴,多數時間還是找不到空閑的座位。”出生于1978年的張莉告訴記者,當年在南極冷飲廳裡排隊的場景還曆曆在目,為了同學聚會,她會一大早就去店裡“占座”,因為一到中午,店裡必然爆滿。

面對南極冷飲廳的挂牌出售,許多市民表示難忘與遺憾。1975年出生的孫青說:“還是很懷念小時候,考試得高分時,和媽媽撒嬌買南極冰棍的場景……”1981年出生的吳哲說:“那是一個紙盒,紙盒裡有個透明紙包裝的冰磚,上面隻有南極冰糕四個大字,吃起來黏黏糯糯,奶油味十足,是小時候最大的美味。”

雪蓮冰淇淋為什麼深受百姓喜歡(哈爾濱又一個老字号)2

1990年出生的黎剛說:“最愛三色冰磚,左邊巧克力,中間奶油,右邊冰糕,是當時特别火的産品。媽媽怕我受涼,控制我,每天隻讓我吃一口,好懷念。”當時南極冷飲廳最大的特色是種類多,樣式新,前店後廠,後面就能加工,不少哈爾濱老市民過生日,還回去訂制一個冰點蛋糕,趁涼趕緊吃,與衆不同。

2000年來哈爾濱上大學的市民小雪則被從小在哈爾濱長大的男朋友邀請到南極冷飲廳約會,當時覺得這個冷飲廳好大啊,那麼多張桌子坐滿了人,櫃台裡擺滿了各種冷飲、酸奶炸串。吃一口冰點,嘴角卻一直往外冒冷氣,凍得嘶嘶哈哈地。

據考證,冷飲廳是愛吃雪糕冰棍的黑龍江人的首創,在沒有星巴克的年月裡,冷飲廳成了無數龍江男女的相親場所。兩人見面點上一碗酸奶,用冰棍一起沾着吃,窗外冰天雪地,零下三十幾度痛快吃冰,那叫一個爽。你别管相親結果行不行,這氣氛當時就打開了。

有人回憶說,對于南極冷飲廳,那不僅僅是小時候的味道,更像是一種媽媽的味道、親情的味道、友誼的味道、愛情的味道。南極冷飲廳2014年離開了南崗,搬到了中央大街。有人感慨地說,逛完秋林隻能去奮鬥副食走走逛逛,沒有了電烤串,沒有了蜜豆冰糕,沒有了南極冷飲廳,在秋林逗留的時間似乎都減半了。

南極冷飲廳輝煌的曆史

1946年南極冰棍廠成立,位于南崗區建設街附近、現在的松雷商廈旁邊,最初由十幾個車間工人組成。建廠初期,冰棍、冰糕是冷飲廳的主打産品,一直到1970年後,才增添了冰激淩、雪糕、冰磚等品種。1987年南極冰棍廠設立對外經營場所,更名為南極冷飲廳,後改建成可以坐在大廳裡吃冷飲,改變了過去消費者站在街上吃冰棍的曆史。

南極冷飲廳研發了“冰點”,也稱“冰點心”,由冷凍制品作為蛋糕坯,上飾奶油花,兼有冰激淩、雪糕及西式糕點三種食品的特點。産品上市後,成為名噪一時的暢銷産品。1988年,南極的冰糕種類有菠蘿、芝麻、葡萄、桃子、山楂、桔子、果醬、梨等各種口味。冰點的種類也各有不同,價格低的有熊貓小冰點和三色冰磚,價格貴些的有5元-50元不等的多種造型的選擇。2011年,南極冷飲廳獲商務部批準的“中華老字号”稱号。

根據《精彩的弄潮兒——哈爾濱市南極冷飲廳久盛不衰探源》一文的描述,當年南極冷飲廳鼎盛時期曾是黑龍江冷營業利稅10強第一名,全國投入産出300強企業。南極冷飲廳始終立足靠自身實力求發展,不貪大求洋,不跟風,在已有冷飲、熱飲和燒烤的基礎上,借鑒鮮奶蛋糕的做法,研制出高檔的鮮奶冰點、果仁熊貓冰點、果醬夾心小冰點、巧克力、可可芝麻冰棍。

南極冷飲廳引進了北京涼皮、漢堡包、保持原有烤羊肉串、火腿腸的同時,又增添了烤鱿魚、炸薯條、炸牛肉串、炸雞制品等。僅炸牛肉串一項日增加銷售額千元以上,形成了以冷、熱飲為主,多種風味并存的南極特色經營格局。

南極冷飲廳還曾充分利用有效空間拓展經營,促進國有資産增值,将冷飲廳靠建設街市場一側扒開3個大窗戶,建起9個商亭,招商引資,每年收租金20多萬元。還曾在太平區民主村買了一塊地建立雞魚養殖場,雞蛋做生産原料,産魚2萬多斤,既可以出售又為職工謀福利。

可惜的是,2014年南極冷飲廳搬離現址,到了中央大街,雖然從繁華的秋林商圈混進了百年大街商圈,但是它卻漸漸地離開了人們的視線,繁華不在,直到今天。

雪蓮冰淇淋為什麼深受百姓喜歡(哈爾濱又一個老字号)3

東北人對冷飲深厚的感情

其實,人們對南極冷飲廳的回憶裡,還充滿着東北人對冷飲的深厚情感。在很多外地人看來,很難理解地處東北最北的哈爾濱人為何對冰淇淋、冰點的喜愛如此執著。即使在極度嚴寒的“三九天”,大街上也不乏見到大口嚼着冰棍的匆匆路人,還有人冬泳完了吃雪糕。

本報記者了解到,哈爾濱人喜歡吃冷飲,或許是受到早期僑民文化的影響。早在1930年,哈爾濱便有冷飲廠開始生産冰棍,1947年達到50家、日産量140萬支。1956年,冰棍全行業公私合營,開始在香坊、動力、太平、平房建廠。1974年,日産量上升至180萬支。在中國,哈爾濱也是最早引入西式冷飲的城市之一。

建國後,哈爾濱有五大冷飲廳:道外的合發祥、老鼎豐,道裡的源茂、馬叠爾,南崗的南極。哈爾濱很多老市民都忘不了小時候大街上的叫賣聲:香坊冰棍、馬叠爾冰棍、菠蘿、山楂、麻醬冰棍;忘不了每個夏天的傍晚,街口提着兩桶冰糕的大娘是;忘不了兒童公園、動物園門口從暖壺裡順出來的冰棍。

哈爾濱人對冷飲制品稱呼的一個習慣不僅區别于東北其他城市,也跟國内大多數城市相異。對于袋狀的冷飲制品,哈爾濱人習慣稱之為冰淇淋、冰激淩、冰棍,而不是雪糕;對于桶裝的、需用勺打出的冷飲制品,習慣稱之為冰糕;最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哈爾濱冷飲界的“高富帥”——冰點。冰點區别于冰糕,在于它不僅上層有奶油,下層也多為三色或者兩色冰坯,是一種做法考究、工藝複雜、口味獨特的冰點心。分大中小型号,大号的冰點可以作為生日蛋糕使用。

南極冷飲廳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售的冰點,用一種粉色盒子稱裝,一勺下去,舀起一大塊吸入嘴中,先感受細膩的奶油、再搭配涼絲絲的冰糕,奶油裡的草莓果醬又平添幾番風味,那感覺簡直是難以言表。當年幾乎在黑龍江省每個城市都有一個自制的土産冰棍,與南方城市相比,黑龍江,才是真正的雪糕天堂。

老字号的衰落

南極冷飲廳一直活在哈爾濱人的記憶裡,卻沒有在如今的冷飲市場裡再一次火起來。尤其離開了南崗的老地址,搬遷到遊客衆多的中央大街後,南極冷飲廳反倒備受冷落,在與馬叠爾冰棍的拉鋸戰中不斷衰落。

在中央大街這條百年老街上,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識得馬叠爾冰棍,識得華梅冰棍,卻未必知道哈爾濱人童年裡聲名顯赫的南極冷飲廳。更何況,南極冷飲廳的另一大招牌——電烤串,重新開業後不久便被擱置。

面對實體店顧客群體的轉變,南極冷飲廳雖順應潮流地進行了“美團”“餓了麼”平台的外賣配送,但在線上平台上,越來越多的選擇讓消費者眼花缭亂,而南極冷飲廳的品牌營銷以及産品包裝卻沒能實現新的突破……73年,事已至此。

顯然,要想跟上當下的創新節奏,老字号多少有些後勁不足。對于衆多消費實力雄厚的年輕人來說,老字号是陌生的,大家要追的潮流太多,變得太快,老字号品牌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掉隊。如今,南極冷飲廳即将易主,國營老店能否迎來新生與改變,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仍滿懷期待。

本報記者 畢嘉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