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整理過典籍裡的蜂蜜記載,從《詩經》《楚辭》到《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更多是隻言片語的短句描述。
本期文章突發興緻,找了幾篇蜜蜂和蜂蜜的詩詞。花間小精靈以主角身份登場,看看它們在文人墨客筆下的模樣。
趕巧的是,秦嶺一白寫過其中幾位曆史人物。
《蜜蜂賦》郭璞
有叢瑣之細蜂,亦策名于羽屬,近浮遊于園荟,遠翺翔乎林谷。
青松冠谷,赤蘿繡嶺,無花不纏,無陳不省。
吮瓊液於懸峰,吸赤段津乎晨景。
於是回鹜林篁,經營堂窟。繁布金房,疊松王室。
咀嚼華滋,釀以為蜜,凝如割肪,冰鮮玉潤,髓滑蘭香,窮味之美,極甜之長。
百藥須之以諧和,扁鵲得之而術良,靈娥禦之以豔顔。
郭璞是東晉學者、文學家、訓诂學家,又是道學術數大師和遊仙詩祖師,還被譽為中國風水學鼻祖,著名代表作品《葬經》。
西晉末年,郭璞預感天下大亂辟地江南,被王敦聘任為記室參軍。後來老王準備發動叛亂,讓郭璞占蔔反叛事業能否成功。
郭璞勸阻道:收手吧,阿敦!遂被殺。(見秦嶺一白.郭璞篇)
《蜂》羅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橫是晚唐著名神童,常年緻力于科舉事業卻收獲慘淡。高達十餘次的名落孫山之後,村裡的希望被逼成第一憤青。
他将名字改為羅隐,編寫的《饞書》筆鋒辛辣,江湖人稱“讒書雖勝一名休”,推舉他為噴子界的二當家,老大當然是祢衡祖師。
他不是最出名的詩人,卻在亂世裡活得最長壽。(見秦嶺一白.羅隐篇)
《蜂》李商隐
小苑華池爛熳通,後門前檻思無窮。
宓妃腰細才勝露,趙後身輕欲倚風。
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
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
李商隐自稱有皇族血統,但是李唐家譜對此沒有任何記錄,就像劉琨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名頭已經變得比真相重要。
清新哀怨的詩詞曲風,仿佛印證作者一生的命運變遷,他幼年喪父替人抄書賺點生活費,卷進“牛李黨争”導緻仕途慘淡。
他一生困頓不得志,卻将唐詩推向另一個高峰。
《收蜜蜂》蘇轍
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解與蜂語言。
前人傳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
布囊包裡鬧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
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
相逢處處命俦侶,共入新宅長子孫。
今年活計知尚淺,蜜蠟未暇分主人。
明年少割助和藥,慚愧野老知利源。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請施工隊在颍川郊區蓋房,挂上親筆書寫的“遺老齋”牌匾,從此自号“颍濱遺老”不談時政。
元祐黨人相繼離開人世,他徜徉在清風明月裡追憶往事。忽然想起父親給自己起的名字,命運會不會是從那刻确立走向?
行車有轍,無功亦無過。起名蘇轍,不求福貴但求避禍。
《蜂兒詩》楊萬裡
蜜蜂不食人間倉,玉露為酒花為糧。
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猶帶百花香。
蜜成萬蜂不敢嘗,要輸蜜國供蜂王。
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
老蜜已成蠟,嫩蜜方成蜜。
蜜房蠟片割無餘,老饕更來搜我室。
老蜂無味秪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兒。
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毀我室取我子。
楊萬裡寫過兩萬多首詩詞,年輕的時候還燒掉幾千首。他起初學江西詩派、學唐朝的詩仙鬼聖,學得太雜反倒越來越不會寫了。
一把火燒光精美的仿制作品,遵從内心創造萌發出“誠齋體”,後來被譽為中興四大詩人,為人清廉剛正卻被氣到吐血身亡。
他堪稱文韬武略,就連大宋皇帝也照怼不誤。(見秦嶺一白.楊萬裡篇)
《安州老人食蜜歌》 蘇轼
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時一吐,還引世間癡小兒。
小兒得詩如得蜜,蜜中有藥治百疾。
東坡先生取人廉,幾人相歡幾人嫌。
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因君寄與雙龍餅,鏡空一照雙龍影。
三吳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
蘇轼不用作過多介紹,他是曆史人物陣營裡的超級網紅,另外還有一位大帥哥辛棄疾,被拔得太高導緻我也不敢寫他們。
很多人欣賞蘇轼的豁達,然而沒有承受住那般經曆的人,無法也不配擁有那份豁達,因為現實永遠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梅花香自苦寒來,路邊散漫的狗尾巴草,何嘗又不是另一種幸運?
《蜜酒歌》 蘇轼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百錢一鬥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
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
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
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
食色,性也。
一頓美食可以解決很多煩惱,這符合人性特征的反饋機制。蘇東坡貶到哪裡就吃到哪裡,活到65歲熬死了很多競争對手。
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記載:一日,與數客過之,皆漬蜜食之,每多不能下箸。唯東坡亦嗜蜜,能與之共飽。
所以啊,不開心的時候學學蘇東坡,吃點土蜂蜜或者喝點蜂蜜酒。
《詠蜂》吳承恩
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
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
四大名著各有所好,秦嶺一白最喜歡《西遊記》。
這位淮安府的才子,從小到大和沈坤是通家之好。看着發小成為淮安第一位狀元,自己卻還在一次次體驗着榜上無名。
年過半百的沈坤回家丁憂,兩鬓斑白的吳承恩前來祭奠。他們依然是一對好朋友,卻再也回不到無憂無慮的小時候。
吳承恩編寫西遊記,名揚千古。
沈坤自費抗倭被殺,寂寂無名。
見秦嶺一白.沈坤篇
一部土蜂史,半滴中華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