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賀知章的說話之道

賀知章的說話之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9:11

賀知章的說話之道?史料記載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賀知章86歲回鄉退隐,真是活到老工作到老的典範當年因病去世,卒年86歲,這在那個年代是何等長壽此處得加N個感歎号和1個問号?為什麼長壽?是基因的強大嗎?,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賀知章的說話之道?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賀知章的說話之道(少小離家老大回)1

賀知章的說話之道

史料記載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賀知章86歲回鄉退隐,真是活到老工作到老的典範!!!當年因病去世,卒年86歲,這在那個年代是何等長壽!!!此處得加N個感歎号和1個問号?為什麼長壽?是基因的強大嗎?

恰翻閱《陶庵夢憶》,有篇散文日月湖記載了賀知章隻言片語。其中記載《回鄉》一詩的内容與大家常背誦的稍有差異:“幼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孫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是“幼小和少小”不同,二是“兒孫和兒童”不同。不知是印刷問題還是張岱之誤亦或記錄的是明末時代版本。日月湖一文亦記載了賀知章以明珠向賣藥王老求成仙之術而王老取珠易餅的故事,王老認為其“悭吝未除”,故張岱認為其是富貴利祿中人,列入《隐逸傳》不倫,就是不合适的意思。以其86歲因病求還鄉裡,張岱這樣認為倒也不過,不過故事源于《原化記》,作為傳奇小說流傳,或不可信也。

根據《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中記載:“因病恍惚,乃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裡,仍舍本鄉宅為觀”,生命的最後一心向道,可窺他平時亦求道問仙。

通過兩個案例再看看他的性格:

案例一:唐肅宗追贈其禮部尚書時的評價:“氣質平易恬淡,襟懷寬和高雅,神清志逸”且 “常常靜默自處涵養閑逸之情”。可見其性格甯靜内斂、豁達。個人感覺這是最難做到的,都知道心髒隻有拳頭那麼大,東西裝進去後怎麼拿出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其他什麼修道養生之途,僅此一條,夠我等修煉了。

案例二:曠達不羁,好酒,晚年尤縱, 曾“解金龜換酒為樂”。李白對酒憶賀監二首可見其頗喜杯中物:“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并點出“昔好杯中物”。兩人年齡相差40歲之多,性格相近、惺惺相惜,想當初一句“此天上谪仙人也”讓兩人成為忘年交。而杜甫的“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惟妙惟肖地表現了他曠達縱逸的性格。不過通過詩句可以看出醉态賀知章給人一種歡快的感覺,酒品應該還是挺好,愛酒并不縱酒。另外拿品階金龜換酒本身就非常人所為,為友、為酒視珍品為無物,身外之物皆可棄。另通過《題袁氏别業》一詩可見其性格始終輕松、悠然: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觀其所在的政治環境,環境并不好,能全身而退且被追贈,不得不說其一生的成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可惜資料有限,未能全閱借鑒。

賀知章在人生的最後時刻選擇隐逸入道,或許他的一生就是大隐隐于朝,無為而不為。這或許是其長壽的秘訣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