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雲淡~
歡迎關注槐序,和我一起夢回前朝
(第 1 句)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摘自貫休的《獻錢尚父》
錢尚父即錢缪,吳越開國者,所以貫休這首詩是寫給他的谒見詩,同時也證明貫休經曆了唐和五代兩個時期。
在這首詩的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當時錢缪覺得“十四州”不夠霸氣,命貫休改為“四十州”。
貫休生氣了,随口答道:“州難添,詩亦難改。我孤雲野鶴,何天不可飛?
說罷拂袖而去,作為一個詩曾,貫休還是很有文人的氣節和風骨的。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寫出如此豪放之詩句。
(第 2 句)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摘自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
作為盛唐時期最重要的邊塞詩人之一,王昌齡曾有過一段棄筆從戎的經曆。
26歲出遊天下後,王昌齡赴長安,稀裡糊塗地參加了一次科舉,毫不意外地落了榜。
本就心高氣傲的他,決定前往邊塞遊曆,于是赴河隴,出玉門,在茫茫大漠中寫出了很多經典詩篇。
比如: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以及: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第 3 句)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摘自辛棄疾的《破陣子》
辛棄疾這首詞作于閑居江西上饒之時,因為“歸正人”的身份,他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所以想起心中的未竟之志,總是悶悶不樂。
原本,他是志在收複中原失地的,也曾率領50士兵,勇闖敵軍萬人大營,并生擒了叛徒張安國。
這是何等的勇猛。
奈何現實生生把他逼成了一個文人,很多時候都隻能靠寫詩寫詞聊以度日。
所以辛棄疾是難得一見的文武全才,一手握筆,一手持刀,文可指點江山,武可縱橫沙場。
(第 4 句)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摘自嶽飛的《滿江紅》
說起文武全才,自然少不了嶽飛,他筆下這首詞,素有“一詞壓兩宋”之美譽。
而嶽飛的光榮事迹,自不必多說,可謂人人皆知。
如果不是風波亭遭奸臣秦桧誣陷,南宋或許就不會那麼早滅亡。
但曆史沒有假設,曆史隻能給後人提醒:該出手時就出手。
(第 5 句)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摘自陸遊的《金錯刀行》
同樣,陸遊也是“主戰派”,雖然他缺乏實戰經驗,但一生習劍40載,還有射虎的經曆,當也是骁勇善戰。
遺憾的是,朝廷一味求和,無意收複失地,所以陸遊這一生和辛棄疾一樣,郁郁而不得志。
臨終前,陸遊還在叮囑自己的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從種種迹象來看,南宋的滅亡是必然,朝廷缺乏一種“亮劍”精神,大多數官員都貪戀江南美景,不想失去榮華富貴,所以根本就無意起兵。
任大好河山遭金人踐踏。
(第 6 句)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摘自戚繼光的《韬钤深處》
作這首詩時,戚繼光才19歲,蒙祖蔭任登州衛指揮佥事,當時很多人懷疑他的能力。
但戚繼光用一生的經曆證明了,當官并不是他的夢想,他隻是想把倭寇趕回老家。
最重要的是,戚繼光是真正的常勝将軍,生平未嘗敗績,但是張居正病逝後,他卻被自己的同僚彈劾罷官。
所以明朝末年能被倭寇和北方鞑子欺負,也是難以避免的事。
大多數官員都缺乏戚繼光這樣的剛毅和決心,一味地苟且偷生,隻能換來王朝的覆滅。
(第 7 句)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出自戴叔倫的《塞上曲》
戴叔倫這首邊塞詩,豪邁而又悲壯,有壯士一去不複還的蒼涼。
釋義:
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蕩,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
作為子民我願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着返回家園。
向戴叔倫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緻敬,每個時代都需要孤膽英雄。
(第 8 句)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摘自李賀的《南園十三首》
李賀這一生短暫而又悲涼,27歲英年早逝,過得凄凄苦苦。
早年參加科舉,因諱其父名“晉肅”而不得舉進士。
盡管如此,李賀心中依然裝着家國天下的沙場夢,希望能一展抱負。
可見英雄不問出處。
就像李賀在詩中所寫: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提刀跨劍,去收複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請登上那淩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侯?
(第 9 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摘自王翰《涼州詞二首》
王翰這首詩,觸動了每個熱血男兒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為千古絕唱。
大漠風沙狼煙起,号角争鳴搖旌旗。舉杯不管身後事,枕戈待旦為殺敵。
人不犯我君不犯,人若犯我絕不依。一生熱血為蒼生,劍破五洲斬蠻夷。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