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流傳下來的詩歌中,有對唐時底層人民生活狀況的書寫,“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他想把民生疾苦,一樁樁一件件,寫在詩裡,反映給皇上聽;有對江南景色的細緻描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也有一些充滿哲理的詩句,如今人們寫議論文常常引用的“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便是出自他的筆下。
而今天要分享的這首詩,同樣包含着人生大智慧,尤其前兩句,給人一種醍醐灌頂之感,直擊人心。
他說,人生苦短啊,實在沒必要去在意貧與富,去争那蠅頭微利,人活一世,最要緊的就是開心啦!白居易寫詩,用的語言真的是很簡單,人人都能一下子讀懂,卻需要花時間去領會。
白居易雕像
《對酒》
唐·白居易
蝸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貧随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
這是白居易借酒興書懷之作,喝的是酒,寫的是詩,說的是人生。
詩開頭用了《莊子》中的寓言。莊子為勸諸侯放下對領土的執著,講了兩個國家為了争奪領土而打仗打得“伏屍數萬”,追擊又花了十五天的故事。而其實,這兩個國家,一個住在蝸牛的左邊觸角上,一個住在蝸牛的右角上,空間如此逼仄,時間多麼漫長,其實也不過是左右蝸牛角相觸的一瞬間而已。
蝸牛角
人一輩子,看似很漫長,實則也不過是短暫地寄居在這個世界上,所能占有的空間很小,能占有的時間很短,人們為了功名利祿追逐,就如同在蝸牛角上争鬥,也如電光石火之間,忽然而已。
當我們認清生命苦短的現實,該如何去對待,白居易後兩句提供了一個參考:随貧随富且盡歡樂,開心就對了。無論貧窮富貴,其實都不必太過挂懷,盡量放寬心胸,保持開心愉悅,這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畢竟,看清人生的真相,才是放下的開始。很多時候,面臨一時的成與敗,眼前的得與失,我們總是難以淡定,成與得時欣喜若狂,敗與失時苦苦掙紮,然而,放在整個生命旅途當中,這都不過是短短的一瞬。
一瞬間的火花
蘇轼後來在《滿庭芳》裡寫“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又在《行香子·述懷》裡寫,“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人生如白駒過隙,如燧石相擊那一縱即逝的火光,如那浮生一夢,又何必費神去争那些虛名浮利呢?
認清人生的真實,并不是讓我們消極對待,而是當我們面臨一個暫時的、轉瞬即逝的結果時,也可以淡然以對,不至于患得患失。
“蝸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光陰如此珍貴,容不得每一秒的浪費,好好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别把它浪費在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