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1 07:52:03
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中考語文重點記承天寺夜遊)1

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

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裡,(十分美好),我高興地起來走到戶外。

戶:門。

欣然:高興、愉快。

行:散步。

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譯:想到沒有人與我同樂,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

念:考慮,想到。

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尋:尋找。

3.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

譯: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寝:睡,卧。

相與:共同,一同。

中庭:庭院裡。

相與步于中庭:倒裝句,(我們)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賓短語後置,應為“相與于中庭步”)

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這裡形容月色如水般澄淨明亮的樣子。

藻、荇(xìng):均為水生植物,這裡是水草。藻,水草總稱。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髒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蓋:句首語氣詞,這裡可以譯為“原來是”。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哪一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竹子和松柏?隻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啊。

但:隻是。

閑人:這裡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轼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裡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閑,自稱“閑人”。

耳:語氣詞,相當于“而已”,意思是“罷了”。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中考語文重點記承天寺夜遊)2

《送東陽馬生序》

作者:明代文學家宋濂。本文是宋濂送給同鄉馬君則的一篇贈序。作者自謙地表達了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曆,勉勵同鄉晚輩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中考語文重點記承天寺夜遊)3

【重要句子翻譯】

1、家貧,無從緻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文: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

緻書:得到書,這裡是買書。緻:得到。

假借:同意複詞。借。“假”即借。

2、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譯:那位前輩道德高,聲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填:塞。這裡指擁擠。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譯:住在旅店裡,主人每天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食物可以享用。

逆旅:旅店。

再:兩次。

4、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譯文: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走:跑。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5、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譯文:因此人們大多肯将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

以是:因此。

6、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譯文:曾快跑到百裡之外,手拿着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

趨:奔向。

執:拿着。

叩問:求教。叩,請教。

6、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譯文: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

援:引,提出。質:詢問。

7、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

譯文: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複一句話。

或:有時

至:周到。

複:辯解。

8、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譯文: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

俟sì:等。

9、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譯文: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卒:最終。

10、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

譯文:當我尋師時,背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

負箧曳屣fù qiè yè xǐ:背着書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中考語文重點記承天寺夜遊)4

11、餘則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譯:我卻穿着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他們的意思。

1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文: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也就不感覺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13、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něi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

譯文:現在在太學裡學習的各個學生,朝廷每天有米糧供給,父母每年給(他們)冬夏的衣服,沒有受凍挨餓的擔心;坐在大廈裡面讀書,再也沒有奔走的勞累了。

遺:給予,贈送

14、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譯文: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題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滿足的。

15、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譯文:凡是應該有書都集中在這裡,不必像我那樣動手抄寫,要向别人借來書才看得到。

宜:應當。

若:像

假:借。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中考語文重點記承天寺夜遊)5

16、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譯文:他們的學業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專一罷了,哪裡是别人的過失呢?

17、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谒餘。

譯文:東陽縣的馬君則在太學裡讀書已經有兩年了,同輩的人很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城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

賢:賢能

朝:朝見

谒:拜見。

18、撰長書以為贽,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

譯文:寫了一封長信作為初次見面表示敬意的禮物,言辭很流暢、通達。和他辯論問題,言語溫和而臉色平和。他自己說少年時候在學習上用心很勞苦。

贽zhì:初次進見尊者時所持的禮物。

色:臉色。

夷:平易。

謂:說。

19、.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将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譯文:這可以說是善于學習的人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講講求學的困難來告訴他。

是:這。

謂:稱作。

八上語文古詩文言文理解性默寫題(中考語文重點記承天寺夜遊)6

其他重點字詞:

餘幼時即嗜學。 嗜:特别愛好。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書。“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代作賓,賓前置。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既:已經。 道:學問、學說。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遊:交流。

四肢僵勁不能動,媵yìng人持湯沃灌。

支=“肢”。 湯:熱水。媵:妾。

同舍生皆被绮繡。 被=“披”,穿着。

腰白玉之環。 腰:用作動詞,腰佩。

右備容臭。 容臭:(xiù)香袋。

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烨然若神人。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 綴:跟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