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現代快報消息,對于很多“戒糖”的人來說,無糖飲料是他們的快樂源泉。而近日,“無糖飲料為何會比有糖飲料危害更大”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相關專家表示,無糖飲料中添加的甜味劑,無法像蔗糖一樣滿足人對甜食的渴望。長期飲用無糖飲料,可能提升人體對甜度的“門檻”,讓人更加“嗜糖”。
聲音
有人一天能喝好幾瓶無糖飲料,有人從中喝出“塑料味”
近年來,各種打着“0卡”“減糖不減甜”的無糖飲料深受消費者的歡迎。不過,無糖飲料是否真的健康,一直飽受争議。近日,在相關報道中,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指出,無糖飲料其實對人體沒有好處。很多研究發現,人體如果長期攝入添加了諸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會比攝入含糖飲料容易導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生。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無糖飲料通常是指不含蔗糖以及澱粉水解的糖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這類飲料一般采用糖醇和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濃度的甜味劑作為糖的替代品,也就是所謂的“代糖”。市面上的蘇打水、木糖醇飲品都可以稱為無糖飲料。目前市面上的代糖一般可分為營養性甜味劑(産生熱量)和非營養性甜味劑(無熱量)。營養性甜味劑常見的有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非營養性甜味劑又可以分成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天然的有甜菊糖,人工合成的有蔗糖素、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
8月31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南京多家超市發現,在售的無糖飲料種類繁多。除了各種口味的氣泡水,還有不少無糖碳酸飲料、茶類飲品和果汁類飲品。在江北新區的一家大型超市中,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糖飲料的銷量要比有糖飲料的銷量高不少。“我們經常給無糖飲料補貨,有的熱銷産品一周要補兩三次。而且,買有糖飲料的消費者一般會選聽裝的,因為量比較少。”
白領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很喜歡吃甜品,但是每次吃完很甜的蛋糕、喝完全糖的奶茶,臉上都會冒很多痘痘。為此,她不得不“戒糖”。但李女士平時又“無糖不歡”,因此無糖飲料成了她為數不多的“代餐”。“如果趕上電商平台促銷,我能囤上好幾箱無糖飲料。夏天的時候,我一天能喝好幾瓶,但沒啥負擔。”不過,也有一些消費者不太能接受無糖飲料。一名網友表示,相比有糖飲料,無糖飲料的甜味非常奇怪,一喝就能喝出來。還有網友說,不論是什麼樣的代糖,都有股“塑料味”。“喝完無糖飲料,更加不滿足。特别想馬上喝一大罐有糖碳酸飲料。”
專家
長期飲用無糖飲料,可能會讓大腦對甜味産生依賴
那麼,無糖飲料是否真的比有糖飲料更“有害”?對此,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無糖飲料比有糖飲料更有害。但是從營養價值層面上說,無糖飲料的确也沒有多少價值。對于不少人好奇的“無糖飲料是否影響血糖”的問題,顧中一說,單純添加沒有熱量的甜味劑的無糖飲料,對血糖沒有什麼影響,但會損傷一部分調控血糖的能力。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管營養師梁婷婷則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無糖飲料的隐形危害可能比含糖飲料的危害大。梁婷婷介紹,從本質上說,代糖是一種甜味劑,無法像真的糖一樣滿足人對甜食的渴望。“市面上常見的代糖,它們的甜度通常比蔗糖高出幾十甚至幾百倍。”梁婷婷指出,長期飲用無糖飲料會讓人體對甜味遲鈍、上瘾,甚至産生依賴。此外,它還會刺激大腦攝食中樞興奮度,增加食欲,促使人進食更多高熱量食物。中大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金晖也表示,有一些消費者認為無糖飲料沒有熱量,所以飲用量會比有糖飲料大很多,從而導緻攝入過多的代糖。此外,代糖的口感和蔗糖差異比較大,部分無糖飲料的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更能夠接受代糖的口味,往往會添加許多調味添加劑。長期、大量飲用可能會擾亂腸道内環境,嚴重的甚至會導緻腹瀉。
梁婷婷表示,多數代糖飲料都沒有營養價值,不提供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還會擾亂腸道内環境,對血脂代謝産生不良影響,血糖不穩定的人群最好不要飲用。糖尿病人也最好不要飲用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因為這類産品不可能做到真正無糖,對維持血糖的穩定沒有幫助。此外,顧中一和金晖也建議消費者,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平時如果能不喝帶甜味的飲料,就盡量不喝;如果要喝,也要控制攝入量。
記者:江楠 文/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