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知識#
據考證,我們中國迄今為止,有文獻記載的曆史就達到了5000多年。而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當中,我們的老祖宗憑借着他們的勞動創造。給我們後世留下了太多彌足珍貴的瑰寶,而這些瑰寶就包括了物質上的和文化上的。顯然物質上的瑰寶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漸漸被淘汰掉,文化上的瑰寶則不同。
它們随着時間的推移,還是能夠保留着原樣一直行進下去。不過有種物質遺産真的很有意思,它雖然本身已經“腐朽”,但是它可以通過自己的“後代”或者文化載體得以傳播下去。這就好比古代的詩詞、對聯等等,它們可以通過書面的形式記載傳承。
還有就是古代的一種具有文化意識的物件,通過種子的形式得以沿承下來。這就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葫蘆了。 提到葫蘆,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不少看到。可以說,葫蘆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具有觀賞和把玩價值的物件了。在影視劇《八仙過海》中,我們就看到鐵拐李手裡拿着一個葫蘆。
平常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喝喝小酒解解悶。到最後過海的時候,他就把葫蘆往天空一抛。漂到海面,成了一艘葫蘆船,搭載着八仙過海。還有動畫片《葫蘆娃》,7個葫蘆小男孩大戰蛇妖救爺爺,結果成功救出爺爺,并把蛇妖鎮壓的故事。
看到這裡,我們無不被“葫蘆”一詞給深深吸引着。由此可見,葫蘆其實已經形成了自己固有一套的文化了。其實,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千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于葫蘆的最早發現。
葫蘆在我國古代有許多記載,它的名字有很多,比如“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等。“壺”是裝酒水的器皿,而“盧”是盛飯的器具。後來人們為了更貼近自然,就将“壺盧”寫成了“葫蘆”,最後一直沿用至今。

對于古人,他們是很鐘愛葫蘆的。可以說,有古人的地方,就會有葫蘆的蹤迹。那麼古人為何鐘愛葫蘆呢?因為葫蘆與“福祿”諧音,寓意着福祿雙全,人生美好之意。另外,在迷信的古人看來,葫蘆嘴小肚大,可以很好地吸收住宅之内的清新之氣。
抑制、遏制不良的氣息,從而營造一個适宜的家居環境。在古代,一些大戶人家都會在家中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于家中,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兇的妙用。而在普通人家,他們會在房梁底下挂着葫蘆,以此來祝願家庭和睦,平安順利。而講究一些的民衆,他們則會用紅繩線串綁5個葫蘆,稱作“五福臨門”等等。
古人之所以鐘愛葫蘆,因為它愛生長、能蔓延、多果實。而這一點恰恰與人類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孫繁衍的願望相結合。借物抒情,于是古人就有了這樣的理念,進而有了相應的神話故事和迷信色彩的憧憬。再經過代代相傳,葫蘆就成了人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吉祥物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