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豬八寶
來聊聊“儒、釋、道”。也就是俗話說的“三教九流”中的“三教。”
很多人肯定會說,這應該是大學老師或者學者文化專家研究的課題。至多也是那些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的人該研究的事。跟我們這些“打工人”有什麼毛線關系?
别急着下結論。容我慢慢說來。
一
先來說說“儒”的思想。也就是孔子孟子創立的人生哲學。
講求的是“學而時習之”,做人要尊老愛幼。就像李誠儒老師說的那樣,“小小年紀,要懂得尊重人。”還有“三省吾身”“三十而立”。要功成名就,報效國家。總之要成為人才,成為君子。
這些思想放到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不也一樣沒變嗎?你身邊是不是都有這樣的人,或是父母或是老師,都在循循善誘的勸導你。好好讀書,将來考個好工作,找個好伴侶,成家立業,傳宗接代。不要成為全村人的笑話。
甚至叫你不要穿破洞牛仔褲,不要披頭散發。要懂得捯饬自己,化化妝,洗洗臉,在别人面前有禮貌有涵養。最好西裝皮鞋打領帶。幹幹淨淨,才會讓别人喜歡你,記住你,靠近你。這也是對他人的基本尊重。
其實這些想法,都是千年前孔子總結出來的,都是儒家的思想。而且這種思想再過千年,依然還會存在。
一句話總結,所謂“儒家”思想,就是眼睛裡心裡得有别人。
二
再來說說“道家”,就老子和莊子創立的門派。
與“儒家”思想的在意别人不同,“道”家的思想就比較自我。講求的是天人合一。說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還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就是說,萬物是自然而生的,這裡的萬物也包括人。所以人活着就得遵從自然的法則。這個自然即是指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也是指自然而然。
所以大自然的環境,給了你什麼,你就去順應它,然後自然而然的活着。不要給自己增添煩惱。隻要享受自然給的饋贈就好。
說白了,就是要懂得為自己而活。要活的逍遙,活的自由。不要給自己那麼多條條框框,讓自己徒增煩惱。
所以莊子在它老婆過世時,還手舞足蹈地唱歌,并不是因為他和老婆有仇。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老婆迎來了自然的歸屬,為他老婆高興。他的意思就是,我隻和自然搞好關系就行,沒必要和人搞好關系。
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道家思想,比如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要懂得為自己而活,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
要做一個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人。這就是“道”家的想法。
三
最後說說“釋家”,也就是釋迦摩尼老人家創立的佛教。
最近些年,“佛系”思想很流行,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佛系思想的根本是什麼。覺得盤着腿,雙手合十,就是佛了。覺得雲淡風輕就是佛了。覺得吃頓蔬菜,就是佛了。
與儒家的在乎别人,道家的在乎自己不同,釋家的看法是,别人和自己都不用在乎。
他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意思就是說,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嘴巴吃到的,身體感知到的,都是虛的,一閃而過,如露也如電,都會消失。
所以那些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是虛空。都是人為給它們定性的,都不是他們本來的樣子,它們本來的樣子就是空幻,都是虛無。所以沒必要執着。
說實話,佛系的思想有點高深,它超越了你我,超越了萬物。我們這種凡夫俗子,怕是一輩子,哦不,估計三輩子都領悟不到。那些動不動就說自己佛系的人,多少有點戲谑成分。
不過話說回來,佛系的思想,更多的應該是,當我們在儒家的思想裡不如意,而在道家的思想裡也找不到自己的時候,給自己的一個精神安慰。
當我們即沒有功成名就,也沒有活的自由的時候,就可以用佛家的思想,來安慰一下自己,一切不過都是虛無,都會消失,雲淡風輕一點吧,不要執着了。
四
在生活中,真正能夠做到隻貫徹一種思想的人很少。除非是那些皈依某個教派,成為入室弟子的人,會按照裡面的思想規則來行事。
我們普通人,都是三種教派兼而有之的踐行者。大到這個社會,都是儒釋道思想并存的,有時候儒家思想多點,有時道家思想多點,偶爾又有佛的思想。
小到我們個人。在孩童的時候,每個人都很道家思想的,那時候不高興就哭,高興就笑,餓了就吃,渴了就喝,聽着音樂就扭動身體,不在乎動作規不規範。想大小便就直接拉了,哪怕當着衆人。多自然,多目中無人,多自我。
從開始上學起,這種道家的思想就慢慢磨滅,我們開始學着禮貌,學着尊重他人,學着在群體裡拔尖。學着忍饑挨餓,學着不随地大小便。學會隐藏自己的天性。
出了社會,到了中年,這段時期,我們就儒家了。要學會圓滑世故,要學會深藏不露,但又要學會讓别人看見你的才能,受到重用,成為高精尖的代表。
又要為家庭,為子女,為長輩,為身邊所有的關系。保持良好的發展。可以說這段時間,我們都在踐行着儒家的思想,基本上沒有自我。隻有在偶爾喝醉酒之後,可以釋放一下自己的天性,讓自己回到道家的體系裡來,自然純粹。
到我們老了,才學會了看淡一切。好像覺得别人不重要了,自己也不重要了。一切都好像是夢幻,都是虛空。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階段,我們就更加“佛系”。真正做到了雲淡風輕。也特别想普度一下别人,告誡他們别那麼拼命,别那麼執着。
五
所謂儒釋道,在生活中更像是一種平衡。一個人如果儒家的思想太重,就容易變得虛榮,變得功利。變得虛僞,而且一直在别人的眼睛裡活着,會很疲憊。這時候可以停下來,用道家的思想來找找自己本身的樣子。比如薛寶钗。
如果道家的思想太重,就容易特立獨行,變得和周圍的人不合群,以自我為中心,狂妄自大,傷害别人。這樣的行為,似乎也不值得提倡。比如林黛玉。
如果一個人太佛系,什麼事情都看穿,若無其事,滿不在乎。那也容易堕落,容易不求上進。過早的把一切看淡,活着就少了點激情,少了點樂趣。比如賈寶玉。
歸根結底,儒釋道是一種哲學思想,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一種做事的原則。它們需要的是相互平衡,相互取長補短。在一個社會是這樣,在一個人身上也是這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