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動口不動手誰提出的? 五邑大學文學院龐光華教授,詳文參考《何九盈先生學行述論》(台灣花木蘭出版社2022年),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君子動口不動手誰提出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邑大學文學院龐光華教授,詳文參考《何九盈先生學行述論》(台灣花木蘭出版社2022年)
中國在佛教傳入以前到底有沒有宗教,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學術界有人慣常用儒教、佛教、道教來總括中國的傳統宗教。
這其實是很大的誤會。我們稍稍做一個簡要的辨析。
夏朝的君王不稱“王”,而稱“後”。“後”字在甲骨文中象人端坐用口發号施令之形。《說文》:“後,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号者,君後也”。
《說文》不把“後”解釋為“王後”,而解釋為“君”,這是精确闡釋了“後”的本義。
《說文》的“君後”不是“君王的後”,“君”與“後”是同義詞,猶如“君王”。
隻是《說文》把“後”分析為完全的會意字,則不完美。
從語源學上看,“後”與“口”明顯音義皆通,當是以“口”為聲符,因此,“後”的字形結構是會意兼形聲,不是單純的會意字。
“口”是“後”的語源,強調“發号施令”。于此可見夏朝文化中的“後”是以“發号施令”為主要特征,“後”不用自己動手幹事。後人常說的“君子動口不動手”其觀念是源自夏朝文化。
還有一種說法:“後”與“後”是同源詞,《說文》稱“後”為“繼體君”,就含有“後”與“後”同源的意味(“繼體”不就是“後”嗎?)。
段玉裁《說文注》也稱:分開來講,開國先君為君,繼體之君為後。渾言之,君與後就沒有區别。這是有道理的。
《爾雅》和《詩經》毛傳就将“後”注解為“君”,可見戰國中後期以降的學者都懂得“後”有“君王”之義,不僅僅是“君王的夫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