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東周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母三遷”和“孟母斷織”的故事,讓許多人都知道孟母教子有方的特點,成為千古美談,可謂後世母教之典範。
當時,孟母僅僅為了兒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經三次搬家;看到他漫不經心的學習态度,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讓孟子明白荒廢學業會招緻的惡果。感到羞愧的孟子,從此每天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尊稱。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發揮詳盡,氣勢充沛并長于辯論。
孟子指出人有“四端”或“四德”:“恻隐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這四種心,并主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愛護自己的家人,到愛護國民,就是仁政)等等。
孟子還善用比喻和寓言,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如“挾泰山以超北海”、“椽木求魚”、“五十步笑百步”等。
孟子
孟子的弟子公孫醜,戰國時齊人,與萬章等著有《孟子》一書,其言行多載于《孟子》第二篇《公孫醜》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語,即出自此篇。
成語“拔苗助長”,是從公孫醜和孟子的談話中出來的。他們談論告子(東周戰國時思想家)後,公孫醜非常想知道自己老師的德性修養到底達到了何種境界,于是引出了下面這段對話:
公孫醜:“請問老師您長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我善于分辨别人的言語,善于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公孫醜:“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很難說清楚。這種氣,至大至剛,用坦蕩之胸懷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這種氣是通過蓄養仁義道德生成的,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為就能獲取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則浩然之氣就會衰竭。
所以我說,告子不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的東西。一定要把集聚道義當做一件事,既不要忘記聚集道義以培養浩然正氣,也不要因為正氣不足,就想要想盡辦法幫助它生長。不要像宋人一樣: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 于是到地裡去用手把它們拔高,疲累地回到家, 對家裡人說:‘今天可真累壞啦!不過,我幫助禾苗長高了!’
他的兒子跑到地裡去一看,禾苗都幹枯了。
天下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人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用而不去管的,是不除草的人;幫助莊稼生長的,是拔苗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當今,很多人知道“拔苗助長”的後果,就是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那麼,更要重視這樣的現象: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天下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人是很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