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3:37:34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1

四平八法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2

在武當松溪派基本練技法中,首推“四平手”。它為本門諸法中之大法,尊為練技的“根本大法”。

“四平”之意,出自“元亨利貞”四字。表示天之四時——春、夏、秋、冬;地之四方——東、南、西、北。前為元,後為利,左為亨,右為貞。“八法”乃是正偶八個方位的轉換變化之法。

正位有四:乾卦與坤卦相對,是謂天與地相對;坎卦與離卦相對,是謂水與火相對:偶位亦有四:巽卦與震卦相對,是謂風與雷相對;兌卦與艮卦相對,是謂山與澤相對。如此四正四偶,就構成了八個不同的方位。

“四平八法”的練技法則,起源于易理。“易經”是講究矛盾,講究相對統一的。其技擊原則,是在陰陽相合中追求正、偶轉化,在順、背相對中争取得氣得勢。這是本拳技擊法則的核心思想。

從淺易的形象角度而言,“四平八法”也可用四平八穩的概念來具體化,以自身為中心,以周圍為圓形,四面八方皆可進退得勢,攻守得機,轉化得氣。

“四平手”的基本步法是走圓圈。以圓圈而論,它沒有起點,亦無終點;它沒有固定的前後,也沒有不變的左右,隻有不停頓的轉動。八個方位,把360°的圓周,分出了許多角度。角度謂之“方”,拳理說:“圓要形成方.”意思是說:“走化宜圓,打擊要方。”方者“剛”也,合适的角度,就能充分發揮“剛”的打擊威力。

八卦以圓為形。陰陽之分為八卦之精,角度便由陰陽相合而生,大可無限,小亦可無盡,變化之法,蓋孕于無限無盡之中。

拳理說:“由正轉偶,由偶轉正。”這是指“八法”的方位轉換:可由上轉為下,由下轉為上;亦可由左轉至右,由右轉至左;又可由前轉到後,由後轉到前。總之,無論如何轉化,都是為了在技擊對抗中轉背為順,避實就虛,進而揚己之長,攻敵之短,從而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基本動作圖例1一4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3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4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5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6

“四平手”的基本練習架勢

身、手、足形是含機樁式的基本架子。上為含機手,下為含機步;手法在轉腕、扣穴、抱球的連續動作中進行左右手交替,步法遵循“陽開于外,陰守于内”的原則,在左右虛實腳法交替中,循圓周走步。其要領分類如下:

第一 意動

“意動”是指内意的鍛煉。内意者,意識活動也。以内意求外形,造外形達内意。因此,就拳術鍛煉的法則來說,千動萬動概起于意動:千變萬化,皆根于意變。以本門拳理而論,内意運動為先,這是内家拳術的鍛煉關鍵所在。

“意動”,就是在練“四平手”時必須在意識中不斷制造假想敵。起勢出手、轉身動步,要假想四面來敵,要盡力設想在“猛虎撲于前,泰山崩于後“的險惡處境中,力求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克敵制勝。

大千世界中任何矛盾的對立,從來沒有絕對不變之說。武術對抗中的勝負之别,也隻是相對的。因此在各種相對、可能的基礎上争取矛盾向利己不利敵的方向轉化,乃是意動的根本目的。

要進行有效的内意運動鍛煉,先決條件就是思想意識必須高度集中,集中到與假想敵在攻防變化争鬥上來。長期日積月累的意識鍛煉,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高度靈敏的神經反射,這是因為大腦皮層、中樞神經的反應起了飛躍,升華到了不用意識想象便會自然而動的境界,即“熟能生巧”的境界,在本門拳術理論中,稱為“手比心靈”,須以意動為本。

“四平手”的鍛煉,既以“八法”為本,當以方位角度為治武之要。意識鍛煉,應能在任何複雜的對抗中不亂方位,在瞬息萬變的相持中得機争先.這種境界,源于長期的、锲而不舍的有意識、有目的地艱苦鍛煉,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如若在“四平手”的鍛煉中不以意動為先,那隻能流于徒有其形、不精其裡的低級水平,在技擊對抗中必然淪至後人而動,處處被動的窘困境地。

第二 氣轉

氣轉是指氣轉黃庭。本門拳理認為任何外動皆源于黃庭氣機之轉,這是根本之點。任何發力攻防之點,便是黃庭内氣機轉動之向。

在“四平手”的鍛煉中,必須十分講究氣轉黃庭。隻有這樣才能把全身的氣機主要集中到黃庭,氣機在黃庭内的轉動方向,與身、手、步法的運動方向是一緻的,八個方位間的任何角度都可以成為黃庭氣機的轉動方向。

拳理說:“用勁之機應于發時.”氣轉黃庭便猶如軍事戰争中的集結優勢兵力,打擊空虛薄弱之點。發則以雷霆萬鈞之勢,攻敵之防所不能。

第三 足轉

足轉是指足腕轉動的基本腳法。陽開于外,陰守于内,這是“四平手”、“含機步”的基本腳法。動步出腳以足尖内扣為要,這是本門中主要腳法不可違背的原則。

“四平手”腳法以落點成三為原則,三角撐點穩為最,這是基本的力學之理。四平步法嚴禁巢裆。一旦巢裆,落點便成一線,這樣就違背了力學常識,犯了拳家之大忌,一旦交手對陣,便會不擊自倒,其害大矣!

再則,以本門拳術的步法而論,初步出腳均以踩足封裆為要,四平步法既是本門的基本腳法,當以足轉内扣,雙足支撐成三點之勢,此為必須嚴格遵守的鍛煉法則。

足腕之轉是選取方位角度的關鍵。無論是由正轉偶,由偶轉正,或是45°、90°,還是180°,甚至270°,都主要取決于足腕轉動的幅度。

第四 腰胯轉

“四平手”鍛煉法的方位角度是由旋轉産生的。

腰胯的轉動在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拳理曰“人即一個小天地。”地球的旋轉是由于地軸的作用才能形成有規則的轉動,拳法亦是如此,任何旋轉運動都不具有超出自然法則和固有軌道的規律。腰胯的轉動,主要是由于帶脈的作用。反過來,腰胯運動的鍛煉,也正是着眼于鍛煉帶脈運動的能力。

通過“四平八法”的鍛煉,腰胯轉動若能達到精熟自如的程度,在實用技擊對抗中便能顯見實效,即:

一、微動——腰胯微動具有相當的隐蔽性,往往令敵不易覺察。在不露外動的表面之下,卻使方位角度起了根本的變化。在隐蔽中完成了攻守方向的轉換,在無形中取得了理想的發力角度。

二、大動——腰胯大動具有相當的攻擊威脅性。腰胯轉動的幅度越大,攻擊爆發勁的威力就越大,同樣道理,退守轉化的突然性越迅猛,就越是神速莫測。

第五 手轉

手轉是一個廣義的拳法概念,除手腕轉動之外,還包括肘轉、肩轉、扇骨轉。

“四平手”鍛煉法中的手法之練,看似簡單,其實相當複雜。所謂“含機手”,即是意味着手法的各種可能的攻防變化之機全部包含其中。

譬如:單是手腕之轉,就有轉腕、翻腕、刁腕,等等。就轉腕的概念就可以分成:上轉下、左轉右、右轉左、外轉裡、裡轉外,等等。這些衆多變化的手法要求,必須在實際練習中具體體現,力求以細微處見真形,于精熟中得三昧。

所謂肘、肩、扇骨之轉,也必須十分講究,轉動力求自然,要一氣呵成。要努力達到這幾個部位的連接關節圓活,韌帶堅柔。長此依法而練,可使手臂的内力充溢,暗勁積威,就可避免僵滞。在實戰對抗中,就可在八法之間的任何方位得機占先。

總而言之,四平手的身、手、步法是綜合性的全身鍛煉,意、氣務須緊密相連;胸、背、腹、腰、肩、胯、膝、肘、足腕、手腕的動作必須貫串協調。動則一動百動,靜則一靜百靜。

如前所述,“四平八法”的步法運動線路是走圓圈。有原地走、走小圈、走大圈三種。三種走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要點,便是本拳理中的一條法則:“大身法、小手法“。身法宜大,勁力必猛,手法宜小,招術易變。

拳理說:“欲左先擊右,避其實,順其虛。”其意是說欲攻其左先虛其右,反之亦然.如敵狡詭,左右亦防,我即或取其上,或攻其下,變化之功,全在虛實閃擊之間。

“四平手”就是根據此理,腰胯不停地旋轉,足的位置不斷地變化,手的陰陽連續交替,在旋轉、變化、交替的協調運動中,于正、偶八個方位間的任何攻防角度占盡地利。

正、偶變換的方位角度的選擇乃是諸要中之主要。方位角度的正确取法的标準是:一定要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攻防發勁。若是取法偏差,往往會造成得機之時,同時卻也是背勢之始,非但不能制敵,反倒自禍其身,發勁愈烈,其害愈厲。

“四平八法”,本門拳術中的攻防招術蓋出其源,變化過渡亦出其本,源湧流則長,本壯枝則繁,“四平手”的功夫精熟與否,直接決定其他技擊招術、攻防能力的高低強弱。(王維慎)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7

1,所謂武當内家武學 最初就是十三式

2,秘傳武當太極内家拳法(五)

武當太乙鐵松派高級樁功(武當松溪派練技法)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