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看懂高中地理地形圖

如何看懂高中地理地形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03:41:07

一、地圖的三要素

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比例尺

(1)定義:比例尺又叫縮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表示方法:

a.線段式:在地圖上面一條線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

b.數字式: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1:100或1/1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厘米,即1米。

c.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m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如: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地距離50千米。

(4)比例尺比較大小同分數比較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5)比例尺的應用:相同圖幅,大比例尺,小範圍,事物詳細;小比例尺,大範圍,事物粗略。

2.地圖的方向

(1)方向的種類:從方向的種類來看,地圖上主要有東、西、南、北四個基本方向,還有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

a.一般定向法:在既無指向标也沒有經緯網時,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東”的原則。

b.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根據北方分别确定其他方向。

c.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

指示東西方向。

3.地圖的圖例和注記

(1)圖例: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号和它們的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字。常用的圖例符号有統一的規定。

(2)注記:在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

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記。

(3)圖例和注記的作用:圖例和注記可以幫助我們區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們的特征。

如何看懂高中地理地形圖(專題03地圖三要素及地形圖的判讀)1

常見圖例

二、地形圖的判讀

1.海拔和相對高度

(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2)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注:海拔是特殊的相對高度

2.等高線與等深線

(1)等高線

①等高線:在地圖上,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标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等高線上一般都标m高度,單位是米。

②等高線的特點

a.同一等高線上高度相等(同線等高)。

b.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高差相等(同圖等距)。

c.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2)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

3.等高線地形圖上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

如何看懂高中地理地形圖(專題03地圖三要素及地形圖的判讀)2

常見地形部位

4.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判讀

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和河湖等;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山地、高原。

5.五種基本地形的比較

如何看懂高中地理地形圖(專題03地圖三要素及地形圖的判讀)3

常見的五種常見地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