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裡面沒有兒子,要叫它“兒菜”呢?咱們先從它的外觀說起吧!兒菜其實是芥菜的一員,粗大根部上,環繞抱着一個個翠綠的芽包,就像衆多小孩子把媽媽圍在其中,這就是名字的由來。
它與芥菜相同的清香,口感卻要更好吃很多,甘甜略帶一丢丢微苦,肉脆,葉碧綠,潔白心,讨人喜歡。
烹饪前一定要了解食材的個性,才好找到合理的做法,就如醫生也要對症下藥。隻不過兒菜性質偏涼,不宜過多食用。
香菇一到冬天就變得肥厚鮮美,全靠早晚氣候溫差大,産生的好食材,也隻有在冬天生長出來的香菇叫冬菇,可見它的不同與珍貴。
想吃兒菜,處理它會比一般的食材來得麻煩一些,但是想想它長的這樣也不容易呀!密密麻麻擠在一起,不“拆”怎麼清洗? 除了拆之外,修整也是必須的,每顆芽包外有粗狀芥菜葉片包住,這片“護兒使者”很粗壯,不可口,隻能忍痛削去。
光杆司令的中心支柱隻要不是“空心大少爺”也是可以食用滴。
汆燙焯水,可以解決兒菜的苦澀。也有利于後續快炒,不用擔心成熟度。
冬菇要跟上兒菜的腳步,切丁是不合适,薄又寬,才是最佳組合模式。準備就緒後,隻需要在鍋中快速飛奔一圈,妥妥收入盤中,就可以上菜啦!事先做足功課,嘗得到兒菜的清脆與回甘,冬菇穿插其間,口味很接近肉片的Q彈。
還擔心小朋友不樂意嘗試,結果個個開懷朵頤。
兒菜炒冬菇
〔材料購買〕
兒菜一斤、冬菇150克、紅蘿蔔适量、蒜3個
*兒菜最好買一整顆的,水分不易散失。
〔具體做法〕
步驟1
買回來的兒菜要先把所有的“兒子”一顆一顆拆下來。太可愛了,排着隊,拍一拍。
步驟2
每一顆拆下來的芽包底座都有一片芥菜幫子保護,這時它已完成使命,所以切除它。
步驟3
這下輪到“光杆司令”削下芽包後,它就凹凸不平,這外皮挺粗糙,跟我們平時吃莴筍的外表一樣,所以要削掉。去皮後,又嫩又白。
步驟4
削好的兒菜要泡水去澀。邊泡邊取出來切成0.2公分厚的薄片,最好看的是外圍有翠綠,中間潔白。切完的薄片還是泡在水裡。
步驟5
冬菇去菇腳,放在菜闆上,手按壓冬菇,刀子接近平行,片下冬菇片,這種切法,冬菇可以感覺更大器。紅蘿蔔也切片。
步驟6
水鍋中放些糖,水開下兒菜焯水2~3分鐘,斷生即可,不要過頭,變軟就失敗了。
步驟7
鍋中下油,爆香紅蘿蔔與蒜片。倒入焯過水的兒菜一起翻炒,最後加入冬菇,用鹽與雞精調味即可。
溫馨提醒
對菌菇的獨有黴味不喜歡者,可用沸水焯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