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22講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22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2:43:04

淨宗法師 :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22講(開示你的煩惱)1

煩惱即菩提,雖聞而造罪;

生死即涅槃,雖言猶惜命。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相信這兩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大菩薩的境界。道理是這樣的,煩惱的當下就是菩提。菩提是覺悟,而煩惱根本就是迷昧,被五蓋纏繞,哪有覺悟呢?但是以佛法來看,煩惱的當下就是菩提。因為煩惱沒有根,煩惱是虛妄的,它要趁衆生的佛性而起。

《楞嚴經》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如果是上根利智的人聽到“煩惱即菩提”,可能當下就“即菩提”了。我們現在聽到之後還是“即煩惱”,所以說“雖聞而造罪”,還是煩煩惱惱,我們“即菩提”了嗎?覺悟了嗎?不造罪了嗎?光說沒用。雖然理解這個道理,也聽得懂,但是跟我們不相應,這叫“解行相背”。

“生死即涅槃”,佛陀入滅不叫“死了”,叫“涅槃”。在佛陀的智慧境界當中,生死當下就是涅槃。所謂生和死,隻是凡夫虛妄的想象,其實并沒有生,也沒有死,所以叫“不生不滅”,一切萬法都是不生不滅的。

這我們就更不能理解了,“春天就是百草繁榮,秋天都是萬葉凋零;早晨太陽升,晚上太陽落,怎麼能說不生不滅呢?”有兩句話叫“日月經天而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太陽從東到西,但是沒有動;江河不斷流淌,但是沒有流。

一切萬法本來不生,也沒有滅,隻是一種緣起,是空性,并沒有從哪裡到哪裡,來了是什麼樣。我們認為它有生有滅,生了就歡喜,滅了就悲哀,生的時候要怎樣保持它,持有它,由此造成種種驚恐、種種罪業,這一切都是凡夫的妄念認識,不是事情的本來面貌。當然,今天我們不是專門讨論這方面。

這一切都是語言、概念、名相、妄念、執著、分别。不是說沒有這些現象,而是說這些現象是我們的執著、分别,我們沒有正确認識它。

我們聽聞佛法了,佛說生死即涅槃,我們聽到之後,現在生死即涅槃了嗎?佛雖然這麼說,但我們還是怕死。“既然生死即涅槃,活着是涅槃,死了也是涅槃,生死都是空中幻花,都無所謂了”,這都是口頭上說的,心中不相應。

所以,聖道門的修行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人都是口頭上講話,都不相應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